羌语稳定型村寨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来源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ling10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整个羌族地区来看,汶川县雁门乡是羌语保持较好的地区之一,但不同村寨羌语保持状态却有很大差别。萝卜寨、白水村和通山村属于羌语稳定型村寨,主要特征体现在四个方面:羌语整体水平高,青少年词汇量大;代际传承尚未受到明显挑战;羌语使用频率高,使用范围较广;语言忠诚度高等。这些地区稳定使用羌语的因素主要是:地理环境相对封闭,羌族比例大;婚姻状况与语言认同,保障了羌语的代际间传承。
其他文献
近年来,内蒙古地区频发的沙尘暴和草场沙化引起了举国关注。国家和地方政府为此斥巨资治理,同时国内的游牧文化研究也出现了生态学上的转向。学界目前认识到:草原是一个完整的
八连人重视邻里关系,人们说得最多的谚语是"远亲不如近邻"。村寨中的互助、助人等等习俗规范,为整个社会共同体中所有的成员,特别是少年儿童提供了一种可资效仿的榜样,对少年儿
语言濒危主要由语言交际功能退化而导致,但是在濒危过程中语言结构的变化不可避免。一般来说,濒危速度越快的语言其结构系统的变化越小;濒危速度越是缓慢而漫长的语言,结构系统的
一、玉米苗枯病  1.症状。该病主要发生在玉米苗期。感病植株最先由种子根的一处或数处发生褐变,后扩展成一段或整个根系,数条根可同时发生,继而侵染根间(中胚根),造成根部发育不良,根毛减少,无次生根或只有少量几条次生根。初生根老化,皮层坏死,根系变成黑褐色,并在第一节间形成坏死环状斑。根颈基部成水渍状腐烂,基部节间在外力作用下极易出现整齐断裂。地上部叶鞘褐色、呈撕裂状,叶片发黄,边缘呈枯焦状,心叶卷
采用钻土芯法对毛乌素沙地分布的天然臭柏、油蒿细根生产进行连续两年的动态研究,以揭示细根在沙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臭柏细根占其总根量的60.10%,年平均生物量
为探索甲酸、蔗糖及晾晒对无芒雀麦青贮效果的影响,分别对新鲜或晾晒无芒雀麦添加甲酸或蔗糖后青贮。室内贮藏360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晾晒后无芒雀麦原料的水分含量从65%左
1.池塘条件。养殖池塘不宜过大、过深,一般面积以l0~30亩为宜,平均水深以2米为宜。如果池塘过大、过深,则不易调节水质。池塘进行标准化鱼池改造,进排水系统齐全。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配备一定数量的增氧机和自动投饵机,在投饵区域安装微孔增氧设施。  2.清塘消毒。11月中旬,将池水排干,挖去过多的淤泥,池底留15厘米厚的淤泥,晒塘8~10天,然后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每亩用量为100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