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宏:成为资产奴隶的国企高管

来源 :党员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za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林志宏不时抬起头,望着福建省厦门市第二看守所铁窗外阴沉的天空,若有所思。自2018年11月因涉嫌受贿犯罪被留置以来,林志宏的心情犹如这沉闷的雨天,沉重而压抑。对他而言,自由享受阳光已是一种奢望。
  2020年6月19日,林志宏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万元。判决材料显示,林志宏在担任厦门建发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建发地产”)厦门事业部原总经理等职务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伙同他人或单独受贿3000余万元。
  在建发地产工作20余年,林志宏的个人资产快速增长,他因此曾自诩为“商界成功人士”。然而,林志宏并没有满足,不断膨胀的私欲导致他的党性修养弱化、法纪观念淡化、角色定位模糊、公私界限混淆,结果是物质欲望得到了暂时满足,精神世界却变得一片荒芜。
  欲壑难填
  党性修养与资产增长成反比
  古语云:“过载者沉其舟,欲胜者杀其身。”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对欲望不加以控制,一味追求个人利益,甚至见利忘义,欲望终将变成锢身之锁。如果林志宏能早点认识到这个道理,也许他的人生轨迹会大不相同。
  1996年,23岁的林志宏从同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毕业,入职建发地产,一直从事房地产工作。凭着专业方面的优势,他很快从一名普通员工走上领导岗位,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然而,定时炸弹早在林志宏入职时就已埋下。“加入公司的时候,当时就是以赚钱为目的,‘经营者没有利润是可耻的’这个观念在我的脑海中根深蒂固。”林志宏这样自我反思。
  纵观林志宏贪腐案,他对个人不断膨胀的物质欲望不加约束,党性修养弱化、理想信念全无,利用手中权力大肆中饱私囊,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败坏了国有企业的声誉。
  在房地产行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林志宏个人资产随着职务的升迁高速增长。
  在公与私的天平上,林志宏更关注自家的财富增值,他把房产、现金、债券等资产做成家庭资产表,每隔一段時间就会算算账:“这次是3000万元,希望一年之后变成5000万元。等这个数字到了之后,我又希望资产变成8000万元。”
  2008年2月,林志宏上任建发地产厦门事业部总经理。刚上任不久,从事配电业务的陈某便通过林志宏的同事认识了他。交往熟识后,陈某告诉林志宏想参与某项目的配电设备招投标,希望林志宏帮忙。“该工程是建发地产直接招标的,我交代下属配合,让陈某参与了该项目的招投标,后来他也中标了。”林志宏轻松帮助陈某中标,同时还热心地帮助陈某与施工总包单位牵线搭桥,从施工总包单位也拿到不少配电业务。
  林志宏为什么如此积极帮助陈某?除了熟人介绍的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他(陈某)跟我承诺,说我帮他拿到业务的话,他会拿出利润的30%作为感谢费给我。”正是这诱人的利润,驱使林志宏在后来负责的多个代建项目中,继续帮助陈某获取配电业务。
  “长久以来,一切向钱看的观念在我的脑海根深蒂固。在生活中,好像所有一切都可以用钱来衡量,眼中只有经济上的成功。”对资产增值的过度追求,严重扭曲了林志宏的价值观,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早被他抛到了脑后。
  储水万担,用水一瓢;大厦千间,夜眠六尺。党员领导干部只有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充满诱惑的大千世界,知足常乐,方能海阔天空。反之,如果不节制欲望、不锤炼党性,最终只能像林志宏一样变成金钱的奴隶。
  角色错位
  行使公权掺杂私念收受巨款
  “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门则不言货利。”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作为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自然应当公事私事了了分明。然而长期以来,一心逐利的林志宏并没有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是公职人员,在和业务相关人尤其是项目乙方打交道的过程中,角色错位,公私混淆,屡屡跨界。
  “我认为,工程给其他人做不如给朋友做,自然会在合适的机会或创造机会为乙方朋友说好话。”“亲”而不“清”让林志宏在行使公权时总是掺杂私念,也为林志宏和身为项目乙方代表的林某、中间人傅某沆瀣一气收受巨款埋下了伏笔。
  傅某是包工头,早些年因承揽建发地产的外墙砖、石材等项目和林志宏熟识。林某是某建筑公司原副总经理,熟识傅某,且早先也认识林志宏。后来,因为傅某这个“中间人”的关系,林志宏和林某的交往变得越来越频繁。
  2009年,林志宏在担任建发地产厦门事业部总经理期间,陆续负责代建某国际大厦、某金融中心、某安居工程等项目的任务。据林志宏交代,2009年的一天,傅某和林某找到他,表达了林某所在的建筑公司想承建某国际大厦、某金融中心主体工程的愿望。“他们公司很有实力,我当时表示可以合作。”林志宏说,后来他安排下属和该建筑公司的技术人员进行了对接,并实地考察了该建筑公司位于武汉、深圳等地的钢结构生产基地。在这个过程中,傅某积极为林志宏和林某沟通协商。最终,林某所在公司顺利承揽了上述工程项目。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傅某事后交代:“在商量招投标的过程中,林志宏跟我说,如果林某公司顺利中标,叫林某一方拿点‘中间费’给我。我当时想要这个钱,就答应林志宏了。”后来在林某等人的操作下,3个项目的“中间费”定为2500万元。林某坦言,在巨额利益的诱惑下,他没能经受住考验,和林志宏、傅某平分了那2500万元。
  国企经营者与业务对象官商不分、勾肩搭背,表面上风光无限,实际上是在刀尖上跳舞。林志宏的落马再次告诫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唯有常问我是谁、为了谁,盯紧红线,守住底线,时刻自清、自省,方能面对诱惑不移志、位高不变公仆心。
  悔不当初
  忘了父亲的告诫而身陷囹圄
  无知者无畏,无畏者无敬。一些涉案党员领导干部对法律缺乏应有的敬畏,对基本的法律概念模糊不清,并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一家三口最幸福的时光反而是住在90平方米的房子里,这样的幸福才是最真实的。后来我变成了资产的奴隶,而不是资产的主人。”尽管资产在不断增长,但林志宏的人生终究是贫瘠的。盲目攀比让他忘记了享受自己本已经拥有的幸福,而不断追求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越是盲目追求,真正的幸福越是渐行渐远。
  “希望我的父母能够高寿,我还能出去尽孝。”林志宏推了推厚厚的黑框眼镜,苦笑着说。失去自由的林志宏时常想起自己的父亲。
  林志宏的父亲曾是某县级市的林业局局长,虽然只是科级干部,手头的权力可不小。“当时林业收入占到了整个县财政收入40%的比例,父亲这个科级干部的含金量很高,但干部家庭出身的我是班级少数穿补丁衣服的学生,跟局长家庭出身相差甚远。”正因为这种反差,林志宏身边的不少同学、朋友戏称林志宏的父亲是“木头局长”,不懂得利用权力,为自己、为亲人改善生活条件。
  面对这样的评价,林志宏父亲的回答却很坦然:“我胆小,想睡个安稳觉。”这样的“胆小”其实是党员领导干部坚守原则的表现,林志宏父亲的坚守换来了晚年生活的安稳和平静。但遗憾的是,林志宏没能继续发扬“木头局长”父亲坚守原则的优良作风,走向了反面。
  “父亲告诫我,要堂堂正正做人,拿该拿的钱,挣的钱要能够花才是自己的。”现在回过头来想想,林志宏才明白,身在迷局中的自己是何等愚昧,而“木头局长”父亲是多么智慧。如今,他只能在冰冷的铁窗内慢慢吞咽自酿的苦酒,用失去自由的代价为自己赎罪。
  (摘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厦门日报》)
其他文献
只有了解历史,才知道“有饭吃”这三个字蕴含了多么丰富的内容。  1966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会见了美国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这位在延安窑洞采访过毛泽东,听他论述“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老朋友,怀着崇敬的心情再次向毛泽东提问:“您取得了这样伟大的成就,请问您的革命经验是什么?”出乎意料,毛泽东很简单地总结了三条:一、有饭吃。二、能走路。三、子弹能打死人。  排第一的“吃饭
1949年1月至1950年10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全中国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来自苏、美、英等国的国际因素,对新疆、西藏、台湾等地区的解放产生了深刻影响。  1949年6月下旬,刘少奇率代表团访苏,争取苏联的支持和援助。在6月27日的会谈中,斯大林强调:“不应当拖延占领新疆的时间。因为拖延会引起英国人对新疆事务的干涉。”同时,美国策动马步芳、马鸿逵等人退到新疆,与新疆分裂分子联合成立“伊斯兰共
“1901张师傅的酒精、降压药奥美沙”,“1501刘姐的电池、奶粉”,“2204周师傅的甲硝唑”……  远远望去,这件防护服胸口处张贴的警徽、背部张贴的“荆州公安”格外醒目。走近一看,袖子、腿上写满了字,粗粗细细、歪歪扭扭、大小不一。字里行間,全是群众所需要购买的物资名称。  穿着这件“绝版防护服”的,是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局沙市区分局胜利街派出所所长代睿。“护目镜起雾,视线模糊,可又怕漏掉居民的需求
2020年9月1日,黑龙江省纪委监委对外发布,黑龙江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下称黑龙江省供销社)原党组副书记、监事会主任王桂芝因涉嫌利用职务便利,在工商注冊、工程承揽、资金结算、贷款担保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巨额钱款等违纪违法问题,被“双开”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此前10天,已退休3年的该社原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张文明亦因严重违法违纪问题被查。  全国供销系统包括总社、省社、市社、县社和乡镇
1961年,刘少奇带领工作组,深入湖南农村基层探访民情、蹲点调查。在调查期间,他怀着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深入群众,获得了真实的村情民意。  听到真话,  调查真实情况是多么不容易  20世紀60年代初期,由于“大跃进”、自然灾害的影响,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生产连年下降,人民生活处于困难境地。作为党中央副主席、国家主席,刘少奇决定深入到農村最基层,直接和农民群众见面,倾听他们的呼声,进而依靠广大
有调查表明,现代人平均每隔4分钟就要看一次手机,每天平均看150次。有1/3的人声称,他們宁肯没有私生活,也不能没有手机。  我们对手机的上瘾症或强迫症,其实就是一种习惯。我们迫不及待地看微信、刷朋友圈,原本只打算看几分钟,一个小时后却发现自己的手指还在手机屏幕上滑动。  根据认知心理学家的界定,所谓习惯,就是一种“在情境暗示下产生的无意识行为”,是我们几乎不假思索就做出的举动。如今,我们习以为常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全身血管的更新能力逐渐降,呈现老化趋势。机体新陈代谢速率的降低,可致大量废物堆积在血管,从而引起相应疾病发生。  损伤血管的常见因素主要包括:吸烟、酗酒、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及精神心理异常等。  上述因素能引起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在血管撕出一个“突破口”,血液中循环的糖类、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等,会沿此突破口进入血管中层并沉积,最终形成我们常说的粥样斑块。  长此以往,血管管
[摘要]随着微信的广泛使用,政府也顺应科技进步,提出了政务微信这种新型服务模式。本文首先对政务微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其次以“广州公安”政务微信平台为例,从行政业务流程、与公众沟通方式、提供服务方式和工作透明度4个方面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模式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出政务微信虽和其他公共服务模式相比,存在一定的优势,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足,所以,本文最后对完善政务微信提出了一些建议。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江山代有才人出,每个时代都有一批青年才俊引领着时代的风潮。今天的中国,“90后”“95后”相继登上舞台,展现着青年人朝气蓬勃的风采。  在留学行业,也涌现出了这样一批有为青年。他们毕业于国外名校,有的是优秀的年轻创业者,大学尚未毕业就已经创建了资产过亿的企业;有的身为社会公益的活动家,影响了身边的一大群有识之士;有的则是优秀学生团体的代表,也是留学生当中的意见领袖。本次圆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纪委监委牢固树立精准问责思维,坚持实事求是,既防止问责泛化、简单化,又防止问责不力,着力把问责的板子打准,督促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知责、负责、守责、尽责。问准人体现力度温度  “有组织的理解和关爱,我干工作更有劲了。”简阳市周家乡党委书记陈洁明激动地说。这次问责使他认识到,只要实实在在地“做活路”、真心为老百姓干实事,即使有一些小的差错和失误,组织也会客观评价,这样的问责让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