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在教学工作中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新的知识,运用趣味教学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6文献标识码:A
解剖学作为基础医学学科,是中职卫校学生进校后最先必修课之一。人体解剖学这门课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面学科的学习,笔者在教学工作中,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新的知识,运用趣味教学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趣味教学法的概念
趣味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建立在学生有一定学识基础上,采用启发式提问的方式,辅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幽默易懂的图片,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此类教学法对老师有很高的要求。因为要运用趣味教学法,不仅要求授课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对教材理解透彻,还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善于运动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不断地引导学生自觉地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点,充分发挥学生们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从“被老师逼着学”转变成“我主动要学”的良好学习气氛。良好的课堂气氛不仅能融洽师生关系,还能满足学生们的好奇心,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新知识。教师要想和学生打成一片,不仅要掌握语言技巧,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气氛,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这让每个学生都有主人翁的感觉。
2 趣味教学的应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老师不想办法让学生产生激情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让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各自重要的作用,我们教学中使用的教具和模型都是死的没生气的东西, 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我们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当是生动的有趣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日积月累、仔细观察,总结出一套适合我们学生的有趣的教学方法。幽默形象的语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1)启发式开局——引发学生学习热情未知的事情,总能激发人们的激情和探知的好奇。这样就需要我们用一个启发式开局,把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出来,比如我们讲消化系统:食物进入人体,需要经过消化吸收,才能被身体里的各个器官应用,这个过程就完全要靠我们身体里庞大的消化系统来帮忙了。消化系统就像一个食物的加工厂,里面的机器不仅仅有我们平常所知道的胃肠,部件还有很多,要论它的设备,可与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媲美。这就让我们打开它的厂门,探个究竟。
(2)形象的比喻和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容易认知。教学语言是对学生重要的刺激,如果平淡无奇,千篇一律,就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厌烦,失去学习兴趣。比如讲血小板,我们可以把血液中的血小板比喻成堵决口的工兵,血小板个子虽小,本领却大,人体一旦受伤流血,它就像防汛的工兵,一涌而上,参加堵堤大战。工兵会使用沙袋,那么血小板是靠什么去堵堤的呢?原来血小板中含有血小板因子,这就是它的“沙袋”。这样,我们让学生把已经理解的知识与解剖学知识通过形象的比喻联系起来,学生不仅更有兴趣了,印象也会更加深刻。
3 趣味记忆法的应用
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轻松愉快学好解剖人体结构复杂,名词术语繁多,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难学难记,我们在教学中运用趣味记忆法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所学知识,寻求规律,激发中职学生智慧的闪光点。
3.1 形象记忆法
例:我们在讲十二指空肠曲,十二指肠空肠曲是由十二指肠升部与与空肠相续而形成,这一段肠管构成“S”型,这样的描述不免空洞,我们可以把这段结构比喻成下水池或洗手池下方的下水管道的设计,这种设计既能保证下水的通畅,又防止下方的污水和臭气上反。这种形象的比喻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也有有利于记忆。
3.2 趣味口诀法
在解剖教学中,有许多朗朗上口的口诀:例1:肝门静脉的属支较多,不容易记忆。我们通过“上下左右二夫妻,不能没有好脾气”这一口诀就能全部记住(上——肠系膜上静脉,下——肠系膜下静脉,左——胃左静脉,右——胃右静脉,夫妻——副脐静脉,脾——脾静脉)。例2:左为二,右为三。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例3:肾脏的被膜好比是人穿的三层衣服“纤维膜是衬衣,脂肪囊像棉袄,肾筋膜似风衣,三层结构要牢记”。这些口诀应用于解剖教学中,效果都非常好。
3.3 肢体语言教学法
教学中,视觉记忆往往高于听觉记忆,所以教师巧用应用肢体语言来配合教学,往往能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不仅让课堂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加深记忆。比如解剖学姿势的示范,还有在讲女性生殖系统时,教师可以用躯干代表子宫体,两腿合并代表子宫颈,双臂代表输卵管,双手代表卵巢,形象的来表示女性内生殖器的形态位置关系。
3.4 兴趣教学法之设疑法
“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这是古希腊大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一句名言。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启发,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懂得利用设置疑问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说,在上课前我们可以设置这些疑问:鼻窦炎是由什么引起的?喉腔、气管及主支气管为什么呈开放状态?气管由14~16个呈“c”字形的透明软骨环组成,缺口朝后,并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封闭,有何意义?左、右肺的形态为什么有异同?异物为什么多坠入右主支气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说出呼吸系统的结构如何适应气体交换?学生有疑问,自然想知道为什么,通过在课堂上的见解、消化、讨论,加上教师的点拨和见解,使得学生豁然开朗,在气氛活跃的课堂中,不仅满足了学生们的好奇心,而且使得他们获得了学业上的知识,提高了教学效果。
3.5 分组讨论法
教师在进行实验课程教学时,可以讲某班的学生分成好几个学习兴趣小组,在每个小组中指定一个负责人,该负责人带领兴趣小组的全体组员进行学习实验认标本,在下课前的十分钟时,对每个小组的标本进行评测,好成绩的学生要进行肯定,但成绩较差的学生更要进行鼓励。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实际动手能力,还能加强每个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调动组员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趣味绘图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幻灯、投影仪、电视、甚至多媒体等先进教学设备已广泛应用于解剖教学中。这些现代教学手段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促进了解剖学发展,为古老的解剖学科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而作为解剖教学最基本的技能——黑板绘图则在科技浪潮的冲击下,有萎缩的倾向。尤以在年轻的解剖学教师中普遍。很多老师认为,上解剖课只要点点挂图、指指标本、放放录像、课就可以上活,黑板图画与不画关系不大。其实不然,黑板图作为传统的教学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每一位解剖学教师的基本功。绘图易于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显示教学内容,教师娴熟的绘图技术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有时学生还会模仿,这对加强学生的记忆有很大的帮助。
4 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法
在人体解剖学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常用的体表标志及深部结构的体表投影,对以后掌握规范的操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对照自身及相互对照,进行体表标志的观察和触摸。如在讲授运动系统时,触摸乳突、胸锁乳突肌、胸骨角、肋间隙、肋弓、髂前上棘、髂嵴、脐、臀大肌等;讲解呼吸系统时,触摸甲状软骨、喉结、环状软骨和气管颈段;讲解视器时请同学互看对方的双眸,辨认角膜和巩膜、虹膜和瞳孔等结构。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运用以上方法后发现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学生的学习自觉性都有明显提高。在运用该教学法中一定要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阐明道理,否则片面地追求趣味,为趣味而趣味就会落入俗套,从而失去了激发学生兴趣的真正目的。
5 总结
教育家马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有趣味才能激发学生对未知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动机缺失,如何在他们所接触的第一门医学学科中,树立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兴趣需要我们的努力。运用趣味教学法能使学生在一个快乐的课堂氛围下掌握知识,人为激发的这种短暂兴趣不断的重复,形成日益浓厚的的学习兴趣,起到“授之于渔”的作用,为以后的学科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别永信.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06.
[2]孙淑红.巧记神经解剖学相关知识提高学习成绩[J].现代医药卫生,2007.
[3]李文明,占生.解剖学实验教学中重点演示的作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6.
中图分类号:G426文献标识码:A
解剖学作为基础医学学科,是中职卫校学生进校后最先必修课之一。人体解剖学这门课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面学科的学习,笔者在教学工作中,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新的知识,运用趣味教学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趣味教学法的概念
趣味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建立在学生有一定学识基础上,采用启发式提问的方式,辅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幽默易懂的图片,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此类教学法对老师有很高的要求。因为要运用趣味教学法,不仅要求授课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对教材理解透彻,还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善于运动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不断地引导学生自觉地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点,充分发挥学生们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从“被老师逼着学”转变成“我主动要学”的良好学习气氛。良好的课堂气氛不仅能融洽师生关系,还能满足学生们的好奇心,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新知识。教师要想和学生打成一片,不仅要掌握语言技巧,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气氛,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这让每个学生都有主人翁的感觉。
2 趣味教学的应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老师不想办法让学生产生激情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让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各自重要的作用,我们教学中使用的教具和模型都是死的没生气的东西, 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我们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当是生动的有趣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日积月累、仔细观察,总结出一套适合我们学生的有趣的教学方法。幽默形象的语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1)启发式开局——引发学生学习热情未知的事情,总能激发人们的激情和探知的好奇。这样就需要我们用一个启发式开局,把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出来,比如我们讲消化系统:食物进入人体,需要经过消化吸收,才能被身体里的各个器官应用,这个过程就完全要靠我们身体里庞大的消化系统来帮忙了。消化系统就像一个食物的加工厂,里面的机器不仅仅有我们平常所知道的胃肠,部件还有很多,要论它的设备,可与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媲美。这就让我们打开它的厂门,探个究竟。
(2)形象的比喻和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容易认知。教学语言是对学生重要的刺激,如果平淡无奇,千篇一律,就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厌烦,失去学习兴趣。比如讲血小板,我们可以把血液中的血小板比喻成堵决口的工兵,血小板个子虽小,本领却大,人体一旦受伤流血,它就像防汛的工兵,一涌而上,参加堵堤大战。工兵会使用沙袋,那么血小板是靠什么去堵堤的呢?原来血小板中含有血小板因子,这就是它的“沙袋”。这样,我们让学生把已经理解的知识与解剖学知识通过形象的比喻联系起来,学生不仅更有兴趣了,印象也会更加深刻。
3 趣味记忆法的应用
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轻松愉快学好解剖人体结构复杂,名词术语繁多,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难学难记,我们在教学中运用趣味记忆法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所学知识,寻求规律,激发中职学生智慧的闪光点。
3.1 形象记忆法
例:我们在讲十二指空肠曲,十二指肠空肠曲是由十二指肠升部与与空肠相续而形成,这一段肠管构成“S”型,这样的描述不免空洞,我们可以把这段结构比喻成下水池或洗手池下方的下水管道的设计,这种设计既能保证下水的通畅,又防止下方的污水和臭气上反。这种形象的比喻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也有有利于记忆。
3.2 趣味口诀法
在解剖教学中,有许多朗朗上口的口诀:例1:肝门静脉的属支较多,不容易记忆。我们通过“上下左右二夫妻,不能没有好脾气”这一口诀就能全部记住(上——肠系膜上静脉,下——肠系膜下静脉,左——胃左静脉,右——胃右静脉,夫妻——副脐静脉,脾——脾静脉)。例2:左为二,右为三。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例3:肾脏的被膜好比是人穿的三层衣服“纤维膜是衬衣,脂肪囊像棉袄,肾筋膜似风衣,三层结构要牢记”。这些口诀应用于解剖教学中,效果都非常好。
3.3 肢体语言教学法
教学中,视觉记忆往往高于听觉记忆,所以教师巧用应用肢体语言来配合教学,往往能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不仅让课堂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加深记忆。比如解剖学姿势的示范,还有在讲女性生殖系统时,教师可以用躯干代表子宫体,两腿合并代表子宫颈,双臂代表输卵管,双手代表卵巢,形象的来表示女性内生殖器的形态位置关系。
3.4 兴趣教学法之设疑法
“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这是古希腊大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一句名言。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启发,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懂得利用设置疑问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说,在上课前我们可以设置这些疑问:鼻窦炎是由什么引起的?喉腔、气管及主支气管为什么呈开放状态?气管由14~16个呈“c”字形的透明软骨环组成,缺口朝后,并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封闭,有何意义?左、右肺的形态为什么有异同?异物为什么多坠入右主支气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说出呼吸系统的结构如何适应气体交换?学生有疑问,自然想知道为什么,通过在课堂上的见解、消化、讨论,加上教师的点拨和见解,使得学生豁然开朗,在气氛活跃的课堂中,不仅满足了学生们的好奇心,而且使得他们获得了学业上的知识,提高了教学效果。
3.5 分组讨论法
教师在进行实验课程教学时,可以讲某班的学生分成好几个学习兴趣小组,在每个小组中指定一个负责人,该负责人带领兴趣小组的全体组员进行学习实验认标本,在下课前的十分钟时,对每个小组的标本进行评测,好成绩的学生要进行肯定,但成绩较差的学生更要进行鼓励。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实际动手能力,还能加强每个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调动组员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趣味绘图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幻灯、投影仪、电视、甚至多媒体等先进教学设备已广泛应用于解剖教学中。这些现代教学手段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促进了解剖学发展,为古老的解剖学科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而作为解剖教学最基本的技能——黑板绘图则在科技浪潮的冲击下,有萎缩的倾向。尤以在年轻的解剖学教师中普遍。很多老师认为,上解剖课只要点点挂图、指指标本、放放录像、课就可以上活,黑板图画与不画关系不大。其实不然,黑板图作为传统的教学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每一位解剖学教师的基本功。绘图易于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显示教学内容,教师娴熟的绘图技术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有时学生还会模仿,这对加强学生的记忆有很大的帮助。
4 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法
在人体解剖学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常用的体表标志及深部结构的体表投影,对以后掌握规范的操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对照自身及相互对照,进行体表标志的观察和触摸。如在讲授运动系统时,触摸乳突、胸锁乳突肌、胸骨角、肋间隙、肋弓、髂前上棘、髂嵴、脐、臀大肌等;讲解呼吸系统时,触摸甲状软骨、喉结、环状软骨和气管颈段;讲解视器时请同学互看对方的双眸,辨认角膜和巩膜、虹膜和瞳孔等结构。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运用以上方法后发现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学生的学习自觉性都有明显提高。在运用该教学法中一定要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阐明道理,否则片面地追求趣味,为趣味而趣味就会落入俗套,从而失去了激发学生兴趣的真正目的。
5 总结
教育家马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有趣味才能激发学生对未知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动机缺失,如何在他们所接触的第一门医学学科中,树立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兴趣需要我们的努力。运用趣味教学法能使学生在一个快乐的课堂氛围下掌握知识,人为激发的这种短暂兴趣不断的重复,形成日益浓厚的的学习兴趣,起到“授之于渔”的作用,为以后的学科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别永信.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06.
[2]孙淑红.巧记神经解剖学相关知识提高学习成绩[J].现代医药卫生,2007.
[3]李文明,占生.解剖学实验教学中重点演示的作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