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石墨烯增强淀粉/聚乙烯醇全生物降解薄膜的性能

来源 :工程塑料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dio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高直链玉米淀粉(HACS)与聚乙烯醇(PVAL)按质量比40:60混合,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氧化石墨烯(GO),使用丙三醇作为增塑剂,戊二醛作为交联剂,采用溶液流延法制备HACS/PVAL/GO共混膜.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同步综合热分析仪等对共混膜的表面形态、拉伸性能、水蒸气透过率、透光率、热稳定性进行分析测试.研究发现,在共混膜中添加适量GO可以有效提高共混膜的的结晶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透光率和热稳定性.当添加GO质量分数为0.04%时,共混膜的结晶度、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3.75%,10.12 MPa,205.72%;当添加GO质量分数为0.06%时,共混膜拥有最高的透光率,为86.08%;当添加GO质量分数分别为0.04%,0.06%时,共混膜的水蒸气透过率分别1962.53,1878.04 g/(m2·24 h).
其他文献
为缓解废水集输管道堵塞问题,采用本体聚合方法合成含氟聚丙烯酸酯(PFA)和含硅聚丙烯酸酯聚合物(PSA),将PFA,PSA和疏水改性纳米SiO2作为填料加入到高密度聚乙烯(PE-HD)基体中,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低表面能PE-HD/PFA/纳米SiO2复合材料(FAPE)和PE-HD/PSA/纳米SiO2复合材料(SAPE).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接触角测试、电化学腐蚀测试、热重分析等多种表征分析手段,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化学结构、耐腐蚀性能、热性能、耐酸碱性能、防污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加入含氟单体的PF
在聚砜(PSU)纺丝液中添加不同含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利用溶液喷射纺丝法制备PSU/PVP复合纳米纤维膜.随后将复合纳米纤维膜浸入次氯酸钠溶液中进行后处理,制备多孔结构的PSU/PVP复合纳米纤维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接触角测量仪、表面轮廓仪等对PSU/PVP复合多孔纳米纤维膜的形貌和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表征,最后将复合多孔纳米纤维膜用于染料吸附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VP添加含量的增加,纳米纤维上的孔洞不断增大,纤维膜的孔隙率和表面粗糙度呈现轻微增加的趋势,同时亲水性也不断提
以苯酚、甲醛为原料,邻甲苯胺为改性剂,氢氧化钡为催化剂,成功合成出分子结构中含有邻甲苯胺基团的改性酚醛树脂(PF).对不同邻甲苯胺用量的改性PF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热重分析,以及弯曲强度、缺口冲击强度和粘结强度测试.结果表明,FTIR谱图显示,邻甲苯胺基团被成功引入到了PF中;当邻甲苯胺物质的量分数为10%时,改性PF的弯曲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8.9 MPa和13.2 kJ/m2,与未改性PF相比,分别提高了103.5%和230%;改性PF的粘结强度随邻甲苯胺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