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值分析的土工格栅加筋陡坡路堤优化设计研究

来源 :中外公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pt20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讨土工格栅加筋陡坡路堤设计参数对稳定性的影响,以G216线民丰至黑石北湖公路项目土工格栅加筋陡坡路堤工程为例,借助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实现土工格栅加筋陡坡路堤的建模,研究路堤构造形式、填土参数、筋材参数对路堤最大水平位移以及路堤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 表明:填土黏聚力、内摩擦角以及土工格栅弹性模量越大,加筋路堤最大水平位移越小,路堤整体稳定性越好;对于高陡坡路堤,可以通过路堤分级的形式对路堤进行加固;“上疏下密”型布筋方式比“中间密”型以及“均布”型更能有效限制路堤的水平位移;在加筋陡坡路堤设计时,建议土工格栅的弹性模量不低于7 MPa,筋材布设层间距不大于60 cm.
其他文献
离散单元仿真技术被广泛用于研究高炉布料过程中炉料运动的规律,其计算散料运动的方法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认可.利用SOLIDWORKS和EDEM的Geometry建立无钟炉顶高炉几何模型,基于DEM结合炉料物理参数进行数学模拟,研究了溜槽倾角、料线深度和溜槽结构对料流轨迹的影响.结果表明:焦炭落点半径随溜槽倾角的增大而增大,倾角为13.3°时,炉料在下落过程中不与溜槽接触;随着料线深度的增大,焦炭的落点半径随之增大,但增量减小;在相同倾角下,矩形溜槽布焦炭时的落点半径比半圆形溜槽的小0.3m,且料流更集中,布料
通过构建方坯软接触电磁连铸结晶器内钢液磁场分布的数学模型,研究了钢液内磁场分布不均的特性,模拟了结晶器内不同切缝形式、磁场频率及液面高度等参数在渣膜存在的条件下对结晶器内钢液磁场分布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模型验证.结果表明,铜壁对磁场的反射作用导致了切缝内的磁场叠加现象.渣膜的存在有利于改善钢液内磁场的均匀性.切缝应设计为下窄上宽型,尽量保持切缝长度在180~200 mm、宽度在0.8~1.0 mm,并多开切缝.磁场频率升高不利于钢液内磁场的均匀性,应尽量保持在20~30kHz.钢液面升高有助于改善钢液内磁
针对高校实验室危化品仓储中存在的毒害、火灾、爆炸等事故隐患以及传统监管方式效率低下的现状,基于物联网技术,以传感器为现场检测单元,4G DTU为数据传输模块,云平台为监测应用层,设计了一套危化品仓储环境远程监测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实时采集、实时传输危化品仓储环境信息,还能实时监测、远程控制危化品仓储环境状态.实测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响应快、精度高、稳定性强等优点,满足了高校危化品仓储环境监测和管理的需求.
大批量生产的国标机械密封圈中的次品,如果采用人工分拣,效率低下,准确性得不到保证.针对此问题,设计了一套机械密封圈视觉尺寸在线分拣系统,首先构建出整个系统的三维模型,零件在输送带上流经视觉系统采集零件图像.然后经过预处理操作后结合开发的圆检测算法提取圆形特征.接着根据机械密封圈国标利用对射型光电传感器采取相机硬触发模式与下位机西门子PLC通信,控制电动推杆分拣尺寸次品.最后为了实时查看分拣情况,利用Qt软件结合OpenCV库开发了一套人机交互界面.经过实验结果验证,该系统在选取的6种规格的密封圈中,检测次
通过对不同温度、不同兰炭配入量的内配兰炭赤铁矿球团进行FeO含量检测和矿相结构分析,得出兰炭在赤铁矿球团焙烧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兰炭含量较低时,主要发生燃烧反应,不利于赤铁矿向磁铁矿转变,且气孔率增大使球团抗压强度降低;兰炭含量过高,还原反应占主导,大量Fe2O3被还原为Fe3O4,甚至被还原为FeO,随之形成铁橄榄石;兰炭燃烧放热过多使球团内部熔化,导致球团抗压强度大幅降低.最终选择适宜的兰炭配比为1.5%,焙烧温度为1300℃,焙烧时间为18.5 min,空气流量为3.2 L/min,抗压强度
采用Ca、Mg处理工艺研究不同夹杂物粒子对200kJ/cm大线能量焊接低合金高强度钢CGHAZ冲击韧性的影响,对各个试样CGHAZ的显微组织,晶粒尺寸和冲击功进行观察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低合金高强度钢CGHAZ中,Mg处理钢的冲击性能明显高于Ca处理钢,主要原因是含Mg夹杂物粒子析出能力比含Ca夹杂物粒子强,在焊接过程中,含Mg夹杂物粒子对CGHAZ组织的钉扎作用更加显著;同时提高针状铁素体的含量,延长裂纹扩展路径,提高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使样品韧性得到提升.
ATML标准是由IEEE标准委员会制定的一项自动测试系统相关要素的描述标准,其中的测试描述分标准(IEEE Std 1671.1)以面向信号的方式提供了被测设备测试过程的描述方法.首先深入研究了ATML测试描述标准,并根据工程应用情况进行了扩展.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机设计思想的ATML测试程序运行平台,并就其中的测试流程运行控制、测试结果判读等进行了详细地阐述.所述运行平台已在某型自动测试设备中进行了工程应用,有效证明了软件的有效性、正确性和可靠性.
该文选取东风天龙牵引车(DFH4251AX4AV)作为目标车型,计算其在海平面高程下满载和超载时的动力因数以及爬坡的最大坡长限制值,发现目标车型的实际爬坡性能与中国现行的公路纵断面设计标准相差较大.当纵坡较大时,规范中规定的最大坡长限制值已经远远超过了目标车型所能爬上的坡道长度;而当道路纵坡较小时,若车辆入坡速度较大,即使货车超载,目标车型的爬坡能力也能较好地适应规范的要求.
现行JTG B01-20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及JTG D20-201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对采用不同设计速度、不同标准路拱横坡的公路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进行了规定.在道路几何设计过程中,当采用的圆曲线半径大于对应规定值时,一般习惯不设置缓和曲线及超高.该文针对这一设计习惯对行车安全性及舒适性的不利影响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某高速公路事故高发路段处治案例,提出在特定情况下,即使圆曲线半径大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也宜设置缓和曲线和超高的设计改进建议.
针对捕获,跟踪与瞄准(acquisition,tracking,pointing,ATP)系统子设备数量增多,对拓扑架构可拓展性要求更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EtherCAT的ATP系统串行级联架构,以调整系统框架保证数据速率,接人更多设备.实验以快速反射镜(fast steering miorr,FSM)闭环控制系统为平台,将星形拓扑和串行级联拓扑下FSM静态和动态指标作对比,证明了串行级联架构的可行性.数据表明,在保证反馈量刷新周期小于控制量刷新周期的条件下,EtherCAT通信周期为1 ms时,引入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