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自我:“小镇做题家”的身份建构困境

来源 :中国青年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身小镇、拥有高学历的青年大学生本该是教育竞争和应试评价体系中的成功者,却因受制于现实的社会流动困境和预期落差带来的身份失落,在网络空间自嘲为“废物”,并试图通过“小镇做题家”这一网络新语词重构自我的身份认同。由文本分析及线上田野研究发现,“小镇做题家”的网络自我呈现是破碎的,包括自我设限、自我拉扯、自我铭写、自我疗愈四种表征,陷入身份建构困境。可将这种身份困境归因于三种结构性因素:原生家庭的期待和社会流动现实、教育竞争异化和学历的身份功能缩减、媒介流动中的情绪传染与放大。所以重构小镇青年大学生的自我主体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在深度与广度上的提升,来华外国人群体构成、目的与需求日益多样化,中国公民的跨边界逆流、环流形势日趋复杂化,国内"三非"问题突出,原有的治理机制在实际运行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作为回应,进入新时代,相关核心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关键政府职能机构改革,外国人在华居留制度也有了新探索.中国跨边界人口流动与国际移民的治理体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内政治经济结构变化产生的"拉"力、中国福利体系的建立与服务型政府的形成、央地关系的调整,以及中国参与世界角色的转换,对治理逻辑影响巨大.当下,为了应对跨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