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创伤救治体系对危重创伤患者病死率的影响

来源 :中华烧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tta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定量评估一体化创伤救治体系对危重创伤患者救治质量的影响。

方法

从笔者单位创伤中心创伤数据库中提取并统计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危重创伤患者以下数据:性别、年龄;入院后基本情况,包括收缩压、舒张压、腋温、心率、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首日尿量;入院后首次生理生化检测指标值,包括pH值、剩余碱、PaCO2、PaO2、标准碳酸氢根离子、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Hb、血小板计数、白蛋白、尿素氮、乳酸、血糖、血钠;手术情况、ICU住院时间、主要并发症(感染、ARDS、MODS/MOF)发生情况、死亡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出与患者死亡显著相关的暴露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建立风险校正病死率模型,计算3年间患者调整病死率的观察数/预期数(O/E)比值,并且采用泊松分布计算出O/E比值的95%置信区间(CI)。对数据行Student t检验、Wilcox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

结果

共纳入3年间536例危重创伤患者,其中男438例(81.72%)、女98例(18.28%)。3年间患者性别、年龄、入院后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6,t值为0.05~104.50,W值为0.008~104.500,P值均大于0.05)。3年间患者入院后首次生理生化检查指标pH值、剩余碱、PaCO2、PaO2、Hb、血小板计数、血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为0.80~29.10,W值为0.110、5.450,P值均大于0.05);标准碳酸氢根离子、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白蛋白、尿素氮、乳酸、血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 542.00~500 000.00,W值为637.000~500 000.000,P<0.05或P<0.01)。3年间患者的手术情况、ICU住院时间、主要并发症(感染、ARDS、MODS/MOF)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0.48~2.43,W=2.100,P值均大于0.05)。2010、2011、2012年患者病死率分别为11.9%(19/159)、11.2%(21/187)、7.4%(14/190),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3,P>0.05)。3年间危重创伤患者死亡相关风险因素为患者年龄、ISS、APACHEⅡ评分、首日尿量、血小板计数、白蛋白和血钠。2010、2011、2012年患者调整病死率O/E比值(95%CI)分别为0.727(0.460~1.180)、0.718(0.460~1.230)、0.460(0.270~0.840),呈逐年下降趋势。

结论

一体化创伤救治体系有助于提高危重创伤患者救治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短透明帽辅助单人结肠镜操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行结肠镜检查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透明帽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由2位肠镜技术中级医生完成检查,并记录体质量指数、有无手术史、肠镜开始时间、到达回盲部时间、结束时间、肠道清洁程度、检查结果、通过回盲瓣尝试次数及患者舒适度等。结果透明帽组73例到达回盲部,到达回盲部时间(7.5±4.0)min;对照组76例到达回
目的研究止血夹牙线牵引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技术在胃角早期胃癌应用的效果及对初学者的帮助价值。方法符合纳入标准27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入常规ESD组和牙线牵引组,分析ESD技术的相关指标,包括操作时间,并发症,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同时,每组按时间顺序分为2个阶段,以单位时间内切割面积评价学员学习曲线的变化。结果常规ESD组整块切除率为85.7%(12/14),牙线牵引组为100.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