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4月,北京市东城区教委出台的该区教育未来5年规划中提到,要为全区的中小学生建立第二学籍,鼓励学生发展文体特长。《教育》旬刊记者关注此事近两年,最近采访到东城区少年宫负责人,证实第二学籍由少年宫系统负责建立,并称建档工作刚开始进行,完成后即通过中小学校公开发布。
首创双学籍
2011年4月,东城区教委制定了未来5年的教育规划。按照这一规划,在未来5年内,该区学生将享受到“双学籍”管理。双学籍是在原有学籍基础上,新增加了文艺体育学籍,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全程进行跟踪和记录。以校外的少年宫、兴趣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学到一技之长。通过跟踪,及时发现学生的特长,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但是从2011年4月至今,在东城区各中小学校并未建立学生的第二学籍。2013年是5年规划的第3年,再不建立第二学籍,将时间过半,任务却未能过半。
2012年12月20日,《教育》旬刊记者采访东城区少年宫招生办公室负责人了解到,第二学籍建档工作正在少年宫积极落实。招生办负责人介绍说,从今年9月开始,少年宫已经着手建立第二学籍档案。目前正在建立的部分是少儿艺术学院的学籍系统,该系统资料与东城区教委信息共享,学生信息将被教委调用。少儿艺术学院的专业有19个,均为唱歌跳舞等表演类专业,目前暂未列入绘画类艺术专业。这个学院的学生来源为东城区少年宫开办的各个兴趣班的学员,经过考核选拔,水平优异者可以进入这个学院。
东城区少年宫隶属于东城区教委,主要承担学生的校外教育。其开设的课程与学校课程不重复,以兴趣班为主。东城区少年宫第二学籍系统将面向全区所有中小学生征召兴趣班学员。
第二学籍成为小升初推优依据
东城区少年宫招生办公室负责人透露,由于三好学生和社会评比的特长资格正在退出北京市小学生升学到初中的推优工作,今后,第二学籍或将成为小升初推优的重要依据。
推优,是指小学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综合素质、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学业成绩等一定标准,选出一些优秀学生向重点中学进行推荐,同时满足家长择校、中学择生的现实需要。由于推优的标准不统一,出现了令家长不满意的情况,也出现了家长通过关系、随便找个依据就被推优的现象。现在,东城区教委正对学生推优的依据进行梳理,今后有望建立以本区教委制定的第二学籍为主要依据的推优评价体系。
东城区2012年“小升初”电脑派位和对口接收两种方式同时使用,在划片实施办法上因地制宜多样化,北片(原东城区)仍然是电脑派位,南片(原崇文区)依旧是小学和初中对口接收。这使得南北两片升学不理想的学生家长都不满意。为此,东城区沿用了以往“小升初”的推优比例20%,南、北两片的优质资源校都拿出一定比例的指标纳入统一推优派位中,从而实现南北两片的融通。今后东城区小升初推优将不采纳奥数等外部成绩,第二学籍或将成为该区教育系统高度可控的内部化体系。
助力南北融合
由于新的东城区是由原东城区和崇文区两区合并而成的,小学入学、初中入学和高中入学都要重新统一的规划和操作。如何将南、北两片入学方式进行统一,成为新东城面临的一道难题。教育资源较好的北片区也会担心南北合并带来的冲击。
目前,东城区的南北两片被人为划分开,南区学生只能进入对口的南区学校,不能参加北区的电脑派位。这显然是不平等的。新东城教委负责人多次表示,全区早晚要实现全面统一的小升初招生。
这一问题现在被分步解决。东城区教委主任冯洪荣介绍说:“目前,二中分校、五中分校等北片的优质资源校拿出了一定比例的指标给南片学生,而南片的汇文、广渠门中学等优质资源校也被纳入了北片的推优派位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南、北两片的融通,使得南、北片学生利益的不冲突。”但这个解决方案还不能算是南北贯通。全区统一招生需要南北教育水平进一步拉近。如何让南北区学生素质接近,成为东城区教委的难题。
东城区现有南北两个少年宫,对学生实施校外教育的能力覆盖了全区小学生半数以上,建立第二学籍后有望覆盖全体兴趣班学员。经过少年宫统一培训,拥有统一的第二学籍的南北片区小学生的背景将更加接近,融合起来更加容易。
首创双学籍
2011年4月,东城区教委制定了未来5年的教育规划。按照这一规划,在未来5年内,该区学生将享受到“双学籍”管理。双学籍是在原有学籍基础上,新增加了文艺体育学籍,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全程进行跟踪和记录。以校外的少年宫、兴趣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学到一技之长。通过跟踪,及时发现学生的特长,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但是从2011年4月至今,在东城区各中小学校并未建立学生的第二学籍。2013年是5年规划的第3年,再不建立第二学籍,将时间过半,任务却未能过半。
2012年12月20日,《教育》旬刊记者采访东城区少年宫招生办公室负责人了解到,第二学籍建档工作正在少年宫积极落实。招生办负责人介绍说,从今年9月开始,少年宫已经着手建立第二学籍档案。目前正在建立的部分是少儿艺术学院的学籍系统,该系统资料与东城区教委信息共享,学生信息将被教委调用。少儿艺术学院的专业有19个,均为唱歌跳舞等表演类专业,目前暂未列入绘画类艺术专业。这个学院的学生来源为东城区少年宫开办的各个兴趣班的学员,经过考核选拔,水平优异者可以进入这个学院。
东城区少年宫隶属于东城区教委,主要承担学生的校外教育。其开设的课程与学校课程不重复,以兴趣班为主。东城区少年宫第二学籍系统将面向全区所有中小学生征召兴趣班学员。
第二学籍成为小升初推优依据
东城区少年宫招生办公室负责人透露,由于三好学生和社会评比的特长资格正在退出北京市小学生升学到初中的推优工作,今后,第二学籍或将成为小升初推优的重要依据。
推优,是指小学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综合素质、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学业成绩等一定标准,选出一些优秀学生向重点中学进行推荐,同时满足家长择校、中学择生的现实需要。由于推优的标准不统一,出现了令家长不满意的情况,也出现了家长通过关系、随便找个依据就被推优的现象。现在,东城区教委正对学生推优的依据进行梳理,今后有望建立以本区教委制定的第二学籍为主要依据的推优评价体系。
东城区2012年“小升初”电脑派位和对口接收两种方式同时使用,在划片实施办法上因地制宜多样化,北片(原东城区)仍然是电脑派位,南片(原崇文区)依旧是小学和初中对口接收。这使得南北两片升学不理想的学生家长都不满意。为此,东城区沿用了以往“小升初”的推优比例20%,南、北两片的优质资源校都拿出一定比例的指标纳入统一推优派位中,从而实现南北两片的融通。今后东城区小升初推优将不采纳奥数等外部成绩,第二学籍或将成为该区教育系统高度可控的内部化体系。
助力南北融合
由于新的东城区是由原东城区和崇文区两区合并而成的,小学入学、初中入学和高中入学都要重新统一的规划和操作。如何将南、北两片入学方式进行统一,成为新东城面临的一道难题。教育资源较好的北片区也会担心南北合并带来的冲击。
目前,东城区的南北两片被人为划分开,南区学生只能进入对口的南区学校,不能参加北区的电脑派位。这显然是不平等的。新东城教委负责人多次表示,全区早晚要实现全面统一的小升初招生。
这一问题现在被分步解决。东城区教委主任冯洪荣介绍说:“目前,二中分校、五中分校等北片的优质资源校拿出了一定比例的指标给南片学生,而南片的汇文、广渠门中学等优质资源校也被纳入了北片的推优派位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南、北两片的融通,使得南、北片学生利益的不冲突。”但这个解决方案还不能算是南北贯通。全区统一招生需要南北教育水平进一步拉近。如何让南北区学生素质接近,成为东城区教委的难题。
东城区现有南北两个少年宫,对学生实施校外教育的能力覆盖了全区小学生半数以上,建立第二学籍后有望覆盖全体兴趣班学员。经过少年宫统一培训,拥有统一的第二学籍的南北片区小学生的背景将更加接近,融合起来更加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