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如何防范公务泄密?

来源 :奥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59714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密封始于何时?
  中国最早防止公文泄密的手法是使用泥封技术,这项保密技术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防伪包装技术。所谓“泥封”,就是使用一种叫“封泥”的材料,对重要文档进行密封包装的方式。
  泥封兴于先秦时期,到两汉时广为流行。当时不论是公函还是私人书信,大多写在竹简、木牍一类的“纸板”上。简牍不能折叠,写在上面的文字很容易让人看到。出于保密,古人又发明了一种木板,盖在简牍上面,这样就把文字内容盖住了。这块木板就是书函的盖子,古人叫作“检”。
  “检”,其实就是中国最原始的信封,或者说是现代信封的雏形。为了防止随意开“检”,“检”上刻有三道绳沟,中央挖一方形凹槽,叫做“印齿”。然后用绳子通过绳沟与印齿,捆紧扎牢,然后填泥封实,趁泥未干时,在上面摁印做标记。将封泥烘干后,“检”与“牍”就固定在了一起,如果有人拆了封泥,就会被发现,这样就有迹可查了。
  如果文件不只有一支简牍,便要串好装进布袋或锦囊中,然后袋囊口用绳子扎紧,绳子也缠入检齿内,并盖上封口人的印章,以发现被拆痕迹。
  古代布袋锦囊的封装方法启发了现代邮政,现在邮政所用的邮袋可谓布袋锦囊的翻版,不同的是,泥封换成了密封效果更好、更耐用的铅封。
  为防止泥封伪造,古代对玺印、封泥、检、囊、绳等包装保密材料的材质、大小、形状、格式、颜色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以易于辨识真伪,如在汉代,皇帝封泥专用“武都紫泥”,而一般人只能“青泥封书”。
  宋代启用 “弥封”
  魏、晋以后,随着纸张的普及和应用,泥封保密手段成了历史,古人进而研制出了密封效果更好的“火漆”。火漆,又叫“封口漆”,是一种人工合成胶合剂,其功能和作用与胶水、浆糊相似,颜色呈红色或棕红色,在尚未凝固时打上印记,凝固后就会留下清晰的图案。
  公文保密技术的重要发展时期是在宋代。宋代创设了新的“军邮制度”,规定重大军情或重大事变必须密封,并在封皮上注明“系机密”或“急速”字样。
  而对文书分“急”件与“不急”件,在先秦时已出现,并成为秦代一种公文传递制度,秦《行书律》中就有这样的规定:“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到了汉代,公文更注意保密,出现了“封事”、“合檄”、“飞檄”等不同保密级别的文书,均由专人另行封送。
  除了军事领域,宋代在非军事领域如事关机密、灾异、狱案等官员呈奏的文书,也必须将封皮折角重封,两端盖印,无印者要写上官名。在科举考试中,为防止试卷泄密,宋代的保密工作更是“严防死守”。
  科举制度确立于隋唐时期,到了宋代才逐步规范、成熟。从宋太祖赵匡胤起,便着手改革科举考试制度。宋代将唐代武则天时已出现的“糊名”手段制度化,所有试卷的卷头上有关考生个人信息部分一律“弥封”,接下来还有“誊录”、“别试”等,这些都是出于试卷保密的需要,防止泄密作弊。其中有的保密制度不仅为后面的元、明、清诸朝效仿,也为现代高考所采用。
  此外,宋代还采取暂时限制涉密者的措施,也就是现代的“隔离制度”。如:针对科举考试的“锁院制”,就是一种临时性隔离办法。相关官员在被任命为“知贡举”(主考官)、“权知贡举”(副考官)等考官后便被锁于贡院之中,断绝与外界的联系,以避免出现泄露试题事件。“锁院制”自宋代起开始实行,一直到现代高考都在采用,有关命题人员要被“隔离”,直到高考结束后才能“放”出来。
  古代官场的保密工作
  所谓保密,就是要求知情者能严守秘密,不希望不相干或有利益关系的人知道内情。在中国古代,几乎历代都制订有相应的保密制度。如不得将机密文件带回家,机密文件不得让他人代笔、誊抄,不得复印,不得打听等等。
  秦朝《行书律》规定:“行传书,受书,必书其起及到日月夙暮。”也就是说,文书的始发和收发都要写得清清楚楚,掌管公文秘籍的官员必须遵守相关规定,不允许擅自出借、传写“秘书”。
  在古代,保密工作要求最严的是决策、执行机构,如尚书省、中书省等重要的中央行政机构等。这些重点保密单位的工作人员不论官职大小,都必须保守机密。如汉成帝时,曾任尚书令及御史大夫的孔光,居官谨慎、严守机密,“口不言温室之树”。“温室”是汉代尚书省所在的办公场所,这句话的意思是,连温室那边种什么树孔光回家都不谈。孔光的表现,成了古代公职人员严守职业机密的典范。
  到了清朝,其保密制度堪称历代之最。在汉代即有的“封事”基础上,创设了“密奏”(密封奏折)制度。如:中枢机构军机处,规定秘书一律不得招聘高干子弟,听差的一律选用不识字的文盲。无关人员根本不准接近军机处,并专派监察御史看守。只有奉旨到军机处恭听谕旨、查看奏折的,才能进去,办完事也要立即离开。
  密奏一类的机密文书,仅限皇帝与上奏人知悉。清代皇宫中设有专门的奏事处,负责收受给皇帝的奏折,臣僚之间不得互相打听奏折和朱批内容。清代还实行朱批奏折缴回制度,个人不得私自留存和抄录,缴回奏折由军机处集中存放和管理。
  泄密者被称为“喜鹊嘴”
  在上述保密措施之外,历代还都通过法律强化保密工作,严惩泄密者。
  古代称官场泄密者为“喜鹊嘴”,此典故来源于唐代的官场泄密事件。李适(唐德宗)当皇帝时,宰相窦参常与其远房侄子窦申参谋人事任用,每次商议好任命某人为某官的决定后,窦申便立即将“好事”泄露给当事人,以让当事人对他行贿,时人给其起了一个绰号“喜鹊”,后来李适知道其泄密受贿事件后,窦申仍不悔改,最后被赐死。窦申的泄密罪在各朝各代都是有的,自汉代起,就是官场很重的一项罪名。
  唐代时,对于公职人员泄密一事特做出四项禁令:不准违章失职,不准贻误公事。否则,“诸漏泄大事应密者,绞;非大事应密者,徒一年半。”唐代法律还首次明确提出了“间谍罪”,如果充当间谍,或明知对方的间谍身份还故意隐瞒,帮助其隐藏等,都一律处以绞刑。
  宋代比唐代更强调公文的保密,对泄密者惩罚相当狠,还鼓励群众举报泄密者,如告发藏匿弃毁拆换机密档案者,可获得50贯至100贯的奖赏。
  到了明代,则大兴特务之风,对保密工作愈加重视,手段非常。《明律·吏律》“职制”条规定:“诸衙门官吏,若与内官及近侍人员互相勾结,泄露事情……皆斩,妻、子流两千里”。
其他文献
“纸袋相亲”模式由位于伦敦的Loveflutter.com公司构想而成。参加者可以自由加工纸袋,在上面写上文字或画上可爱的图案,然后把纸袋套在头上,遮住自己的脸,只露出眼睛和嘴巴进行约会。该公司希望参加者在了解一个人时,首先看对方的内在,而不是长相。
雷公奇遇记之雷鬼
案 例:  小江是一名大二学生,放假时找了一份销售员的工作,因为假期宿舍不开放,在校外和别人合租了一间房。室友是个脾气不大好的中年男子,生活习惯与小江有诸多不合,两人发生了不小的矛盾。小江性格内向,抱着惹不起躲得起的心理决定退租,另找住处。搬家那天,忍不下一口气,将室友放在桌上的笔记本电脑放进了自己的行李。[问题]  此案中,小江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评析]  小江的行为已构成盗窃罪。根据《中华人
生活中天天都有一幕幕真实的戏剧在上演。诚恳踏实者固然不乏其人,装腔作势、扮猫扮虎、献谄献媚、指鹿为马者也纷纷粉墨登场,他们出于个人的目的,用虚伪为“皇帝”,也为自己编织出一件件并不存在的“新装”。  在这个各类媒体成天充塞着打假、反盗版、卖文凭、诈骗之类纷繁信息的时代,我们的确需要为“诚信”二字进一步张目,需要天真的孩子喊出“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的勇气和真诚。  假话说多了、伪的听多了都会疲劳
一  (A)这种关头,面对如此有权势的敌人,这样危险的一个决定我怕是靠不住的。我一度極力想反抗;我现在还有自由,这个帝国整个的力量用上也很难将我制服,只要用些石块,我就可以轻轻松松地把京城砸得粉碎。可是,一想起我对皇帝曾宣过誓,回忆起他给我的恩典,以及授予我的“那达克”的崇高荣誉,我马上就惶恐地取消了这样的念头。我也没有这么快就学会朝臣们那种报恩的办法,于是安慰自己说,既然现在皇帝对我这么严酷,以
在中国历史上,历经千年的科举制度,造就了数百名状元。这其中有摔跤摔出来的状元,有驸马状元,皇子状元……在有史可考的777名状元中,大多数是靠寒窗苦读得来的,但也有一些状元,或身份特别,或高中方式特殊,他们属于科举史上的另类状元。  一天三顿吃馒头的状元  清康熙三十六年丁卯科的状元,是江苏铜山人李蟠。他家境贫寒,进京科考时没有盘缠,便带了30个馒头。每天早中晚,顿顿吃馒头。开考那天,别人都交卷了,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为进一步巩固扶贫成果,提升脱贫攻坚工作质量,按照市、旗精准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要求,近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卫生健康委成立3个督查推进组,对各基层卫生院健康扶贫工作进行逐项排查,对1466户3580人进行排查走访。  本次重點排查贫困户是否能够有医疗机构看病、有医生看病、有制度保障看病,不因病影响“两不愁”;是否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
1.我喜欢读历史书?  是→第3题  否→第2题  2.我讨厌熨衬衣?  是→第3题  否→第5题  3.我关心时事,特别是政治经济类新闻?  是→第4题  否→第5题  4.我喜欢尝试对我来说比较困难的任务?  是→第6题  否→第9题  5.我乐于向人求助?  是→第6题  否→第7题  6.我经常阅读专业书籍,即使它非常枯燥?  是→第7题  否→第8题  7.我喜欢与人电话交流?  是→第
许多古典神话小说描写佛祖、菩萨等出现时多有“笼罩着五色祥云”、“香气四溢、红光四射”等词语。过去,人们一直把“祥云”、“红光”当作纯粹的神话,但至今一系列的科学发现表明,这些描述对人体来说并非完全虚构。  人体外周确有一圈光晕  自然界中有许多生物都能够发光,比如萤火虫、蚯蚓、磷虾、沙蚕,甚至某些海藻,这种光是由于生命活动中的种种化学反应而产生的,与体温无关,不发热,所以叫作“冷光”。  人体同样
摘要:以王君老师《开发〈三峡〉》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课例为例,从中寻找文言文教学通过整合资源实现审美教育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从审美情感、审美品位、审美表达三个方面实现文言文教学的审美功能。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审美教育;教学策略  我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选入教材的古文从内容到形式都颇具美感。学生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可以激发审美情感、提升审美品位,并逐渐学会运用口头与书面语言表现美与创造美,表达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