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胆红素对血红蛋白分子中发光基团结构变化的影响及其与血红蛋白结合方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胆红素可以不同程度地猝灭血红蛋白荧光,导致330 nm处色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广州市科技发展基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胆红素对血红蛋白分子中发光基团结构变化的影响及其与血红蛋白结合方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胆红素可以不同程度地猝灭血红蛋白荧光,导致330 nm处色氨酸残基荧光峰下降,410nm处荧光峰消失;pH值9.4时血红蛋白与胆红素以非静电引力如疏水作用、范德华力的协同作用结合,且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荧光强度下降.血红蛋白中氨基酸残基上的-NH2与胆红素分子中两个-COOH结合,形成复杂的卷曲结构.血红蛋白的紫外光谱受胆红素分子中二吡咯发色团的影响,导致光吸收劈裂,在350,406 nm处形成肩
其他文献
低压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的纳米硅镶嵌结构的a-SiNx:H薄膜,在3.75 eV的激光激发下,室温下发射1~3个高强度的可见荧光.在相同的沉积温度下(900℃),选择不同的SiH2Cl2和NH3气体配比
利用飞秒抽运 探测技术及时间分辨荧光 (TRPL)等光谱技术对高等植物LHCⅡ中的超快光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在其时间分辨荧光光谱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各向异性特性。实验上观察了LHCⅡ中色素间的能量传递过程 ,由飞秒动力学发现 ,单体内Chlb到邻近的Chla之间的能量传递在 2 0 0~ 30 0fs的时间尺度 ,Chla激子带间的能量弛豫发生在几百飞秒 ,不同单体Chla分子间能量分布过程在几个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SrTiO3:Pr3+系发光材料,利用荧光光谱、XRD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工艺参数,如不同价态K、Ca和Al离子掺杂,以及1 050~1 300℃不同烧成温度对SrTiO3:Pr3+体系
采用量子化学半经验方法RHF/AM1对3种有较高杀霉活性的2—苯乙烯基苯并噻唑类化合物的电致发光性质进行了理论研究,对探索新型有机发光材料以及设计具有特定光电转换功能材料的
制备了以PbF2+GeO2+WO3+SiO2+NaF为基质组分的yb3+,Er3+双掺稀土离子上转换发光玻璃陶瓷.采用日本产Hitachi F-4500荧光光度计,激发波长为980 nm,观测到样品在550 nm处出现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