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还是激进民主?

来源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当前复杂的政治地形,应该用激进民主的战略替换共产主义的假设。新战略意味着全面解析霸权、激进民主、对抗、接合、要素、节点、话语、等同链条等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激进民主的真正内含在于,在尊重多样性、承认对抗不可根除的前提下寻找新的敌手,实现霸权政治在话语层面上的拆解和再接合,进而在不同民主要求之间建立起等同链条,全面质疑现存的权力关系结构。
其他文献
为深入学习贯彻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推进马克思主义研究与理论创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交流,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福建师范大学联合发起召开第十六届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暨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年会。论坛拟于2019年11月16日(周六)至17日(周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敬请您围绕论坛主题撰文,并拨冗与会。
在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做出的重大部署,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深刻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源。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就要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深入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本文考察了马克思如何通过对施蒂纳的批判来论述关于工人联合的构想及其理论意义。在马克思那里,贯穿《德意志意识形态》始终的"各个人"的概念,一方面是"从自己出发"的独立个体,另一方面是在社会协作中结合起来的个人,马克思通过"各个人"这个范畴,批判了施蒂纳的利己主义的"自我"和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抽象的"类"本质,从现实出发理解人的本质。马克思从生产维度和共产主义维度论述他的联合体概念,他提出,无论从运动维度还是生产维度,都有必要从异化的视角出发对联合体加以探讨,而只有超越异化,才能形成"个人
卢卡奇和列宁之间的关系问题,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界研究的重要领域。卢卡奇实现了对马克思进行黑格尔式的突破性解读。从政治视角分析,卢卡奇凭借其对马克思主义领导权的接受,成为一位政治的而非哲学的列宁主义者。而根据卢卡奇的观点,列宁才是马克思复兴的真正奠基者,因为其推动了对于唯物主义本体论的唯物主义反映形式的决定性发展。具体来看,卢卡奇根据列宁在《哲学笔记》中的内容论述来分析列宁,认为列宁通过普列汉诺夫和恩格斯实现了与马克思相联系,但是列宁身上却体现出黑格尔式的和反黑格尔式的两种不一致性。
当前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股威权主义的潮流。本文认为,威权新自由主义只是新自由主义的一个阶段。之所以发生这一变化,是由于新自由主义已经陷入了三重悖论:经济悖论,即金融化和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创造了有利于资本积累的政治条件,但却仍然无法进行有效的积累,而日益陷入金融化;政治悖论,即由于金融化和全球化的收益为极少数人获得,但造成的严重负面后果却由民众承担,这使得社会的不满情绪日益滋长,最终导致带有民粹主义和反体制色彩的政治强人上台,传统的自由民主政治体制开始崩塌;威权悖论,即威权政治家掌权后所推行的政策,实质上必然
2019年11月15-17日,由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福建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理论与评论》杂志共同承办的第十六届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暨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年会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
2019年11月16日,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在福州市举行。这次会议总结了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以来的工作,审议通过了新的章程,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会长、中央编译局原局长韦建桦出席大会并做工作报告。
金融体系在当代中国经济中起到了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该体系以银行信贷为基础,但金融市场也扮演了角色。最近的历史表明,金融市场缺乏监管和自我调节机制,是危机的滥觞之地。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言,传统的依靠银行信贷融资的方式更能避免道德风险,并与传统的经济文化更加合拍,因而较金融市场具有更大的优势。中国的公有制企业具有规模效益,不片面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并且部分允许企业职工参与企业的管理,对国家的宏观调控反应更加迅速,因而私有化并不完全符合中国的利益。中国不应该追求利率的自由化和人民币的国际化,应该限制银行业
马克思在1857--1858年所制订的关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六册计划是:(1)资本;(2)土地所有制;(3)雇佣劳动;(4)国家;(5)国际贸易;(6)世界市场危机。本文试图集中于马克思最初在这一计划中提出的“世界市场危机”概念,重构马克思主义的危机理论。首先,本文的论据表明,马克思本人总是从“世界市场危机”的视角出发来讨论当代危机;其次,本文聚焦于所谓的“计划的辩论”,讨论了“世界市场危机”概念在马克思危机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再次,本文概述了关于马克思危机理论的诸种不同阐释,比如利润率下降、利润压缩、金融危
我们现在处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际斗争的新时代,西方国家自认为了解民主和政治体制而怀着好为人师的感情来对其他国家的民主和政治体制评判打分,这种评价方式是不可取的。福山的《历史的终结》认为自由民主制将成为人类社会演化的重点,但中国的发展引起了已经衰落的西方极大的兴趣和恐慌。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的政治改革及其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探询中国模式的特点,建议同中国扩大对话,加深认识。未来世界发展还未可知,但社会主义一定会迎来历史转折点,结束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从属关系。孕育了社会主义的革命过渡期尚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