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贲门癌组织多药耐药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ingz4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MDR1)基因在食管、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161例手术切除食管、贲门癌组织中的MDR1表达.术前未用化疗.结果 MDR1的阳性表达率为34.78%(56例).其中<60岁者40.26%,≥60岁者20.76%;男36.97%,女28.57%;肿瘤大小3.1~5 cm 29.23%,>5 cm 38.54%;浸润深度达肌层30.77%,达外膜或浆膜外35.14%;腺癌41.67%,鳞癌27.27%;淋巴结转移阳性35.19%,阴性33.96%;Ⅰ,Ⅱ期33.33%,Ⅲ,Ⅳ期35.58%.MDR1基因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等无关.结论 化疗前食管、贲门癌组织中MDR1基因表达率较高,且独立于病理形态学之外.提示化疗前要区别对待,对MDR1基因表达阳性者应合理选择化疗。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吡柔比星术后立即腔内灌注+短期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 浅表性膀胱癌(T1~2,G1~3)60例,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立即灌注吡柔比星20 mg,以后每周1次,灌注5次,再改为每月1次,灌注4次,总疗程6个月;随访6~36个月,观察膀胱癌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随访期内无死亡病例.6例复发,复发率10%.未见全身不良反应发生,12例出现短期尿路刺激症状,发生率20%.结
本刊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第十六条规定:建立健全企业能
1988年2月至2005年12月,我们行气管、支气管、隆凸成形术26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嗅神经母细胞瘤(olfactory neuroblastoma,ONB)占鼻腔、鼻窦癌肿的6%,占整个上呼吸道、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0.3%,症状多不典型,以尿崩症为首发症状者罕见,我们于2004年4月诊治1例,经验和教训总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