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AR APP再现大唐长安城是以长安城一百一十处里坊、丰富的故事脉线,展现唐代长安城当时的气势恢宏和国际地位。并且以AR作为辅助元素,加强人们对于AR的认知,借助手机便携移动平台,人们可以加深对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作为新一代计算平台,作为未来社会的大数据采集渠道点、物联网控制出发点、人工智能服务提供接受点的认知,在了解中国博大文化的同时提升中国消费者对AR新技术的接受程度。ARAPP再现长安城,以大唐长安城的内容为核心,以增强现实技术为工具,真正解决伴随旅行意义缺失所带来的,旅游景点客体同质化严重、旅行游客主体主动感受程度低的旅游业痛点问题。该项目将有效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发挥旅游“一业带百业”的带动作用,促进传统旅游产业提档升级,促进西安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打造西安全域旅游发展典型,树立全域旅游发展新标杆。本文同时还积极响应国家对于建设“一带一路”的要求、响应习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对于“坚定文化自信”的要求、响应文化和旅游部对于“促进全域旅游和科技旅游”的要求。
关键词:AR;增强现实技术;旅游发展;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09-0194-03
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1],是一种实时地感知现实世界的方位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目的时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嵌套在现实时间中。它可以将真实世界学习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叠加,把原本在现实世界的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很难体验到底虚拟信息,通过技术将它们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并同时存在,从而被人类感官所感知,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业界普遍认为[2],2016年是VR元年,更是AR爆发年。
随着AR游戏谷歌Ingress,任天堂Pokemon GO、AR眼镜Meta2、AR浏览器 Wikitude AR等大量優质AR硬件、软件在2016前后的集体爆发[3],增强现实以其虚实结合、实时交互、三维沉浸[4]、成本低和便捷操作等优点,收到了用户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也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研究者和用户的重视。
目前的主流AR硬件设备在价格、维护成本,在精确识别叠加、眼动跟踪技术[5]难度方面的短板使其在短时间内无法成为消费级AR产品,而智能手机是 AR的未来,10 年时间内智能手机AR应用将成为一个新的互联网风口。
同时,随着4G网络的普及、手机CPU处理速度的增强、手机端AR技术算法的日益成熟,扎克伯克在谈到FB未来时明确表示[6],移动AR时代,内容为王。
近几年来,国外应用市场上饱受好评的APP,例如地图导航软件Wikitude World Browser,Nokia City Lens、旅游翻译文字软件Word Lens、LBS手机游戏Pokemon GO,Ingress,无一例外均是基于LBS的ARAPP。其中为数不多的简单呈现历史信息的旅游APP包括英国伦敦“时间机器”,ARCHE0GUIDE(赫拉神庙实景再现),但其只基于单一旅游风景,游客持续参与感不强。在国内,对于AR的研发与应用集中于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在AR旅游领域,大多是基于PC端浏览器、虚拟大屏的全景漫步项目,例如北京理工大学再现圆明园项目、河南许昌再现春秋楼古建筑等。在稚嫩手机应用市场上,仅有2018年3月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推出的平面建筑图纸AR立体化项目,此外尚未发现AR 文化旅游相关的手机应用。
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旅游投资与消费均“逆势上扬”,2017全年,国内旅游人数50.01亿人次,入出境旅游总人数2.7亿人次,全年国际旅游收入达1234亿美元,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40万亿元,旅游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9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8%。2017年中国旅游产业对GDP综合贡献超10.8%,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中国已经迎来“大众旅游”时代。
1 市场上同类产品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场景
1.1 同类产品的研究方向
1.1.1 旅游APP
旅游APP作为一种发展旅游业的新形式,精选全国甚至世界的旅游景点,针对顾客的需求,提供在旅行途中衣、食、住、行、购物、娱乐等综合服务,抛弃了传统做旅行攻略的旅行方式,达到随时随地查询、预约等功能服务的目的,适用于各个客户群体。
其中,旅游APP大致可分为:预定类、攻略类、国际旅行类
1)预定类:具备预订酒店机票等功能的旅游APP,如:携程、飞猪等。
2)攻略类:规划自由行的出行路线,小到必去的胡同美食以及所需的交通证件,大到景点开放时间以及根据最近天气制定的出行路线。如:蚂蜂窝、穷游等。
3)国际旅行类:主要针对出国旅行的顾客,预订酒店、特色民俗以及购买低价机票,甚至包括签证等相关问题。如:穷游、Agoda、Airbnb等。
1.1.2 虚拟现实APP
虚拟现实APP以Ingress为代表。Ingress是由谷歌公司Niantic Labs开发的一款结合现实和生活的Android
关键词:AR;增强现实技术;旅游发展;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09-0194-03
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1],是一种实时地感知现实世界的方位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目的时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嵌套在现实时间中。它可以将真实世界学习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叠加,把原本在现实世界的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很难体验到底虚拟信息,通过技术将它们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并同时存在,从而被人类感官所感知,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业界普遍认为[2],2016年是VR元年,更是AR爆发年。
随着AR游戏谷歌Ingress,任天堂Pokemon GO、AR眼镜Meta2、AR浏览器 Wikitude AR等大量優质AR硬件、软件在2016前后的集体爆发[3],增强现实以其虚实结合、实时交互、三维沉浸[4]、成本低和便捷操作等优点,收到了用户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也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研究者和用户的重视。
目前的主流AR硬件设备在价格、维护成本,在精确识别叠加、眼动跟踪技术[5]难度方面的短板使其在短时间内无法成为消费级AR产品,而智能手机是 AR的未来,10 年时间内智能手机AR应用将成为一个新的互联网风口。
同时,随着4G网络的普及、手机CPU处理速度的增强、手机端AR技术算法的日益成熟,扎克伯克在谈到FB未来时明确表示[6],移动AR时代,内容为王。
近几年来,国外应用市场上饱受好评的APP,例如地图导航软件Wikitude World Browser,Nokia City Lens、旅游翻译文字软件Word Lens、LBS手机游戏Pokemon GO,Ingress,无一例外均是基于LBS的ARAPP。其中为数不多的简单呈现历史信息的旅游APP包括英国伦敦“时间机器”,ARCHE0GUIDE(赫拉神庙实景再现),但其只基于单一旅游风景,游客持续参与感不强。在国内,对于AR的研发与应用集中于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在AR旅游领域,大多是基于PC端浏览器、虚拟大屏的全景漫步项目,例如北京理工大学再现圆明园项目、河南许昌再现春秋楼古建筑等。在稚嫩手机应用市场上,仅有2018年3月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推出的平面建筑图纸AR立体化项目,此外尚未发现AR 文化旅游相关的手机应用。
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旅游投资与消费均“逆势上扬”,2017全年,国内旅游人数50.01亿人次,入出境旅游总人数2.7亿人次,全年国际旅游收入达1234亿美元,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40万亿元,旅游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9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8%。2017年中国旅游产业对GDP综合贡献超10.8%,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中国已经迎来“大众旅游”时代。
1 市场上同类产品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场景
1.1 同类产品的研究方向
1.1.1 旅游APP
旅游APP作为一种发展旅游业的新形式,精选全国甚至世界的旅游景点,针对顾客的需求,提供在旅行途中衣、食、住、行、购物、娱乐等综合服务,抛弃了传统做旅行攻略的旅行方式,达到随时随地查询、预约等功能服务的目的,适用于各个客户群体。
其中,旅游APP大致可分为:预定类、攻略类、国际旅行类
1)预定类:具备预订酒店机票等功能的旅游APP,如:携程、飞猪等。
2)攻略类:规划自由行的出行路线,小到必去的胡同美食以及所需的交通证件,大到景点开放时间以及根据最近天气制定的出行路线。如:蚂蜂窝、穷游等。
3)国际旅行类:主要针对出国旅行的顾客,预订酒店、特色民俗以及购买低价机票,甚至包括签证等相关问题。如:穷游、Agoda、Airbnb等。
1.1.2 虚拟现实APP
虚拟现实APP以Ingress为代表。Ingress是由谷歌公司Niantic Labs开发的一款结合现实和生活的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