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家在粤西雷州半岛,爷爷奶奶、大伯和我父母都是中学老师,只有大娘是唱地方戏及民歌(雷剧)的另类,用家乡话说就是一个“唱歌叫戏”的。她从小拜师学艺,20世纪70年代末就是当家花旦,常年跟着剧团在“五县四区”巡演。
1984年,大娘下嫁了一个戏迷,就是我大伯,当时大伯月工资只有36元,她说:“你一个月还抵不上老娘唱一晚。”我妈刚结婚就怀孕了,大娘带着剧团的人,每天在家里的天井咿呀练功,吵得人没法睡觉。抱怨过两次后,她与大娘就结下梁子,她说大娘轻狂,大娘说她是穷教书的。
九十年代初,彩电普及剧团倒闭。大娘回家带孩子了。我和堂哥吴强、堂弟吴俊记事起,就没看大娘演过一场戏。但我喜欢去她家玩,那儿像个游乐场,到处都是零食。大娘很会讲故事:“从前,有一个赵员外……”都是戏文里的故事,讲到精彩处,大伯就鼓掌喝彩,十足的脑残粉。
大娘的搭档常常来做客,在雷州地方戏“姑娘歌”里,女演员被称为“姑娘”,男演员都叫“歌童”。剧团解散多年,他俩依旧称呼对方为姑娘和歌童,那口吻亲昵得肉麻。
我媽怀疑他俩有染,多次叮嘱我:“去大娘家玩时长点心,大伯不在家时,看他俩有啥勾当。”别的我没看到过,倒是听歌童叔问过多次:“要不要复出?还有一批老戏迷等着呢!”大娘总说:“我有积蓄,十年八年不愁吃喝,懒得折腾。”她每天陪着儿子上学、放学,生活随意简单,但很快乐。
2000年初,读初二的堂哥患了怪病,头上和四肢长满癣疹,看上去触目惊心。我们偷偷议论:“他现在像个大蟾蜍,身上能喷毒浆液。”只有奶奶不嫌弃他,唠叨着:“这孩子真是受了大罪了。”堂哥常年扣着鸭舌帽,总说:“我喝药都快要喝吐了,这不能吃,那不能吃,真是生不如死……”
后来我才知道,堂哥得的是牛皮癣,虽不致命但长年复发,身上瘙痒不止、伤神失眠。为给他治病,大娘可以过许多年的积蓄,逐渐花光了,她找人到学校去看管单车,月薪八百元。得病的堂哥再无心向学,初三毕业,勉强考了市里的商贸学校,中途还因病休学过,毕业后,因为容貌恐怖他也羞于见人,长期在黑网吧应聘网管。
堂哥的人生转折,让大娘不再整日乐呵。家庭聚会时,她跟奶奶说:“这孩子将来可怎么办?身体毁了,工作、结婚生子都会受影响。”那些年,大娘将所有心血倾注在堂哥身上,堂弟高考只考上了广州一所大专,言辞间充满被忽略的失落。
2011年6月,爷爷突然离世。出殡当天,在抬棺出行环节,请来的司仪只会发号施令走流程,气氛冷清。奶奶生气质问:“我们家给了你一千块,你就只会念这些?”司仪各种狡辩。忽然间,一个女高音哭腔开唱,是在如泣如诉地歌咏爷爷生前的功德。我被这高超的歌咏技艺惊呆了,但心底却很遗憾,心心念念多年的大娘首演,竟是以哭丧为主题。所有人都被她镇住了,沿途的乡邻,也被她专业的歌喉所吸引。
办完丧事奶奶很满意,大赞道:“钱花在外人身上多冤,还是妃妹(大娘)卖力!”葬礼完毕,除了我爸妈不服气,大家都对大娘赞赏有加。奶奶直接说了:“妃妹的表现特别好,是悲中之喜,也是意外收获。”大出风头之后,大娘从家中大木床下面翻出一个戏箱,经常连人带箱子不见踪影。我妈揣测,大娘在爷爷葬礼上哭丧的反响那么好,肯定不会只演一次。她带着戏箱出门,很有可能是在秘密“试营业”。
不久后,我的小学同学宋明家办丧事,就花2000元请大娘去哭丧。他在QQ上跟我说:“你大娘嗓子太亮敞了,我奶奶一个农妇,硬被她唱出了诰命夫人的排场!”一想到她那本事,只能在葬礼派上用场,我心里就酸酸的。没几个月,大娘就在县城打响了名号,许多有钱家庭有人过世,都争相请她去哭丧。据说她很敬业,唱功又过硬,别人随便穿身黑衣就去唱,而她非得从戏箱里祭出全副行头,声势和感情无人能比。她也辞掉了看单车的活儿,全职干起了哭丧这个行当。
当年春节团年饭,大娘穿着簇新的浅紫色大衣,堂哥依旧戴着鸭舌帽,坐在角落不声不响。堂弟毕业了,在广州一家企业打工,比起已在读研的我,他们看上去都是灰头土脸的。
席间,奶奶问堂哥相亲可有结果,他苦笑道:“没人看得上我。”大娘说要给堂哥买个房子,好谈对象结婚。众人谁也没接话,生怕他们张口借钱。大娘一脸云淡风轻地说:“我会想办法的。”
2013年初,大伯大娘真给堂哥凑齐了20万,在城西新区首付了套三居室,月供4000元。我妈愤愤然对我说:“走歪门邪道一个顶俩。”原来,此前奶奶患了肠梗阻入院,大伯大娘天天去陪护,老人心软,就拿了5万元私房钱支援给他们买房。
之后,大娘看上去腰杆挺得更直,可大伯拿着3500元的工资,每周还呼朋引伴去喝大酒。加上如今网吧不景气,堂哥多半是赋闲在家,连我妈都看不下去了,感慨道:“有这样的懒鬼老公和丧气儿子,你大娘怕是得哭丧到七老八十!”
一年后,堂哥拿到新房钥匙,也终于跟一个姑娘谈起了恋爱。女孩初次登门,闻到他家长年煎药的味就面色不悦。大娘虽殷勤招待,可一个请她去哭丧的电话打来,她就匆忙拖着戏箱去赶场了。女孩问堂哥:“你妈是干啥的啊?”他搪塞道:“她以前是戏曲演员,现在退了,偶尔兼职。”任他将大娘吹上了天,女孩还是看不上。
堂哥失恋后,将问题归咎于大娘上不了台面的工作,大娘气坏了:“有本事让你爸去挣钱买房,老娘也想体面地待在家里!”转头,她又去找我妈唠叨:“哎,还是你们当老师体面,小羽那么懂事,成绩好又争气。”她低声下气地要走我的号码,说:“我去广州看吴俊,也去看看小羽……”
其实,自从两年前他们给堂哥买房后,堂弟就再没回过家,他恨父母厚此薄彼。如今,家里既指望他在外混出名堂,又不给他一丁点扶持。我知道他一直委屈,偶尔会约他吃饭开导他。
大娘到广州后先找到我,才约了堂弟见面。那天,堂弟把心里的怨愤一股脑道了出来,他还说:“不给我也买套房子,休想我再回那个家!”大娘讨好地说:“仔啊,我一定让你兄弟俩一人一套房。我唱歌生意还可以,给你买房是迟早的事!”
一
1984年,大娘下嫁了一个戏迷,就是我大伯,当时大伯月工资只有36元,她说:“你一个月还抵不上老娘唱一晚。”我妈刚结婚就怀孕了,大娘带着剧团的人,每天在家里的天井咿呀练功,吵得人没法睡觉。抱怨过两次后,她与大娘就结下梁子,她说大娘轻狂,大娘说她是穷教书的。
九十年代初,彩电普及剧团倒闭。大娘回家带孩子了。我和堂哥吴强、堂弟吴俊记事起,就没看大娘演过一场戏。但我喜欢去她家玩,那儿像个游乐场,到处都是零食。大娘很会讲故事:“从前,有一个赵员外……”都是戏文里的故事,讲到精彩处,大伯就鼓掌喝彩,十足的脑残粉。
大娘的搭档常常来做客,在雷州地方戏“姑娘歌”里,女演员被称为“姑娘”,男演员都叫“歌童”。剧团解散多年,他俩依旧称呼对方为姑娘和歌童,那口吻亲昵得肉麻。
我媽怀疑他俩有染,多次叮嘱我:“去大娘家玩时长点心,大伯不在家时,看他俩有啥勾当。”别的我没看到过,倒是听歌童叔问过多次:“要不要复出?还有一批老戏迷等着呢!”大娘总说:“我有积蓄,十年八年不愁吃喝,懒得折腾。”她每天陪着儿子上学、放学,生活随意简单,但很快乐。
2000年初,读初二的堂哥患了怪病,头上和四肢长满癣疹,看上去触目惊心。我们偷偷议论:“他现在像个大蟾蜍,身上能喷毒浆液。”只有奶奶不嫌弃他,唠叨着:“这孩子真是受了大罪了。”堂哥常年扣着鸭舌帽,总说:“我喝药都快要喝吐了,这不能吃,那不能吃,真是生不如死……”
后来我才知道,堂哥得的是牛皮癣,虽不致命但长年复发,身上瘙痒不止、伤神失眠。为给他治病,大娘可以过许多年的积蓄,逐渐花光了,她找人到学校去看管单车,月薪八百元。得病的堂哥再无心向学,初三毕业,勉强考了市里的商贸学校,中途还因病休学过,毕业后,因为容貌恐怖他也羞于见人,长期在黑网吧应聘网管。
堂哥的人生转折,让大娘不再整日乐呵。家庭聚会时,她跟奶奶说:“这孩子将来可怎么办?身体毁了,工作、结婚生子都会受影响。”那些年,大娘将所有心血倾注在堂哥身上,堂弟高考只考上了广州一所大专,言辞间充满被忽略的失落。
2011年6月,爷爷突然离世。出殡当天,在抬棺出行环节,请来的司仪只会发号施令走流程,气氛冷清。奶奶生气质问:“我们家给了你一千块,你就只会念这些?”司仪各种狡辩。忽然间,一个女高音哭腔开唱,是在如泣如诉地歌咏爷爷生前的功德。我被这高超的歌咏技艺惊呆了,但心底却很遗憾,心心念念多年的大娘首演,竟是以哭丧为主题。所有人都被她镇住了,沿途的乡邻,也被她专业的歌喉所吸引。
办完丧事奶奶很满意,大赞道:“钱花在外人身上多冤,还是妃妹(大娘)卖力!”葬礼完毕,除了我爸妈不服气,大家都对大娘赞赏有加。奶奶直接说了:“妃妹的表现特别好,是悲中之喜,也是意外收获。”大出风头之后,大娘从家中大木床下面翻出一个戏箱,经常连人带箱子不见踪影。我妈揣测,大娘在爷爷葬礼上哭丧的反响那么好,肯定不会只演一次。她带着戏箱出门,很有可能是在秘密“试营业”。
不久后,我的小学同学宋明家办丧事,就花2000元请大娘去哭丧。他在QQ上跟我说:“你大娘嗓子太亮敞了,我奶奶一个农妇,硬被她唱出了诰命夫人的排场!”一想到她那本事,只能在葬礼派上用场,我心里就酸酸的。没几个月,大娘就在县城打响了名号,许多有钱家庭有人过世,都争相请她去哭丧。据说她很敬业,唱功又过硬,别人随便穿身黑衣就去唱,而她非得从戏箱里祭出全副行头,声势和感情无人能比。她也辞掉了看单车的活儿,全职干起了哭丧这个行当。
当年春节团年饭,大娘穿着簇新的浅紫色大衣,堂哥依旧戴着鸭舌帽,坐在角落不声不响。堂弟毕业了,在广州一家企业打工,比起已在读研的我,他们看上去都是灰头土脸的。
席间,奶奶问堂哥相亲可有结果,他苦笑道:“没人看得上我。”大娘说要给堂哥买个房子,好谈对象结婚。众人谁也没接话,生怕他们张口借钱。大娘一脸云淡风轻地说:“我会想办法的。”
二
2013年初,大伯大娘真给堂哥凑齐了20万,在城西新区首付了套三居室,月供4000元。我妈愤愤然对我说:“走歪门邪道一个顶俩。”原来,此前奶奶患了肠梗阻入院,大伯大娘天天去陪护,老人心软,就拿了5万元私房钱支援给他们买房。
之后,大娘看上去腰杆挺得更直,可大伯拿着3500元的工资,每周还呼朋引伴去喝大酒。加上如今网吧不景气,堂哥多半是赋闲在家,连我妈都看不下去了,感慨道:“有这样的懒鬼老公和丧气儿子,你大娘怕是得哭丧到七老八十!”
一年后,堂哥拿到新房钥匙,也终于跟一个姑娘谈起了恋爱。女孩初次登门,闻到他家长年煎药的味就面色不悦。大娘虽殷勤招待,可一个请她去哭丧的电话打来,她就匆忙拖着戏箱去赶场了。女孩问堂哥:“你妈是干啥的啊?”他搪塞道:“她以前是戏曲演员,现在退了,偶尔兼职。”任他将大娘吹上了天,女孩还是看不上。
堂哥失恋后,将问题归咎于大娘上不了台面的工作,大娘气坏了:“有本事让你爸去挣钱买房,老娘也想体面地待在家里!”转头,她又去找我妈唠叨:“哎,还是你们当老师体面,小羽那么懂事,成绩好又争气。”她低声下气地要走我的号码,说:“我去广州看吴俊,也去看看小羽……”
其实,自从两年前他们给堂哥买房后,堂弟就再没回过家,他恨父母厚此薄彼。如今,家里既指望他在外混出名堂,又不给他一丁点扶持。我知道他一直委屈,偶尔会约他吃饭开导他。
大娘到广州后先找到我,才约了堂弟见面。那天,堂弟把心里的怨愤一股脑道了出来,他还说:“不给我也买套房子,休想我再回那个家!”大娘讨好地说:“仔啊,我一定让你兄弟俩一人一套房。我唱歌生意还可以,给你买房是迟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