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作品打败岁月”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wei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晓庆从艺近40年,围绕她,近几年最热闹的话题就是整容。与她同时代的女明星、她的影迷们,喜欢和不喜欢她的人,都老了,只有她,似乎没什么变化,有些照片看起来甚至更年轻了。
  6月6日,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在北京朝阳区的一家咖啡馆见到了刘晓庆。刚刚接受完一家电视台的采访,她的脸上还留着浓妆,她的美依然是艳丽的那一种。她一边接受采访一边叮嘱摄影师注意光线和背景:“光线不好的话,谁都可能被拍出很难看的照片。”近距离端详她的脸,很难说她看起来像多少岁。关于她的年龄,有种种传闻,她自己认可的是出生于1955年。可她的美显然和年龄无关。我们的谈话,就从这个最热闹的话题开始。
  “由内向外的光芒整不出来”
  环球人物杂志:你微博上发了一张扮演蒙古族老妈妈奥优的照片,造型很苍老;同时又发了一张身穿紫色斜肩晚礼服的照片,非常年轻。这引起网友的争议,为什么要这么做?
  刘晓庆:我现在想做的事就是用作品打败岁月,一步又一步地超越自我。扰乱观众的视线,这样很有趣。我昨天遇到毛戈平(电视剧《武则天》的化妆师),他说他的朋友都拿着这两张照片问,到底哪个是真正的刘晓庆?我觉得一个真正的演员就应该是这样,不要被人固定在一个角色上。我的观众有不同的年龄段,他们喜欢的角色都不一样,有的喜欢《小花》、《原野》,有的喜欢《火烧圆明园》、《芙蓉镇》,现在的观众则喜欢《武则天》、《徽娘宛心》。
  环球人物杂志:但很多网友会说,你整容了。
  刘晓庆:我现在把“你整容了”当成“你变漂亮了,你更漂亮了”。他们心里这样想,但是又不愿夸你,就说“你是不是整容了”。这也许是我的一种阿Q精神。
  环球人物杂志:人们觉得你的形象和年龄不符。
  刘晓庆:女人活得漂亮才是本事。中国有一种传统观念,“男人三十一朵花,女人三十老人家”,我们女人为什么30岁就是老人家?女人的青春为什么要这么短暂?我希望天下女人都活得漂亮,能美丽一天就美丽一天。有人说,你怎么这么不服老?我服老呀,等我真正老的那天,我想不服也不行啊,但现在我没有那么老的时候,我总不能去装老吧?我能怎么好看就怎么好看。而且自己高兴,大家看着也高兴,不是挺好的吗?你现在让我做出一个老态,很困难。女人是世界的一道风景,我愿意参与到其中。
  环球人物杂志: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女人应该追求“优雅地老去”。
  刘晓庆:优雅地老去?还要追求?为什么?我没有老去,我为什么要追求老去?我身边很多朋友,年纪很大也保养得很好。像赵雅芝、麦当娜,都很年轻漂亮啊。为什么总是对我们中国内地的明星这么苛刻呢?我不懂。
  环球人物杂志:2008年你曾经发过一篇博客,题目是《真不好意思,我怎么现在还这么年轻》。
  刘晓庆:因为当时好多人不原谅我。中国的传统观念,不原谅一个女人到了他们认为该老的时候仍然年轻漂亮。很多人觉得女人过了25岁到了26岁就大了。我团队里的男孩子,我一点都不担心,他们什么时候结婚都找得到对象,女孩子过了一定年龄就不容易找对象了。这种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可全世界没几个地方认同这种观念。
  要向这种传统观念发起挑战是非常艰难的。有这种观念的人被认为是正派的人、传统的人、真正的中国人;我这样的人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是个怪物。他们会使劲地泼脏水,使劲地骂你。其中有些人是真的看不惯,说“装嫩可耻,你去死吧”,有些人纯粹是妒忌。按照这种传统观念,等到某一天我真的变成他们所期望的样子,老态龙钟了,他们就像扔破麻袋一样把你给扔了。
  环球人物杂志:你有一个专门负责造型的团队?
  刘晓庆:他们专门负责我拍戏、走红地毯时的造型,生活中的造型并不要他们做,你要把人家累死啊?平常就是我自己随便化一下,或者不化,打球就不化妆。排练话剧《风华绝代》的时候,我一天都不化妆。我本来就挺好的,素颜只是色彩没有那么鲜艳,有时候我素颜更好看一些。
  环球人物杂志:那你保持美丽的秘诀是什么?
  刘晓庆:我正在总结,准备写一本书,可能原因之一是我心态好,喜欢运动,我是明星羽毛球队的名誉队长。我至今都认为一个不运动的人是不美丽的,不会有一个蓬勃的感觉。我从小是在体育学院长大的,父亲是体育学院保健系的主任,母亲是体育学院附中的校长,受环境影响,很喜欢运动。过去办公司的时候,想到各种烦心事,心里很烦躁,我就去游泳或者打网球,一小时下来,就又开心了。运动带给人由内向外的那种光芒,是怎么都整不出来的。如果我心理很丑恶、很自私,怎么整容都不行。
  现在流行瘦,但我从来不是瘦成片片的,身材是不能改变的,人家以为我在身上千刀万剐,那我咋没把自己剐成个片片呢。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按照那时的审美标准,我又不够胖,所以我是不完美的演员。
  我觉得属于角色的就是美的。我和化妆师常常争论,有一次演癌症病人,我让化妆师给我化成化疗后的形象,连摄影师都不能接受。但我觉得就该是那个样子,是角色的才是美的。
  环球人物杂志:作家严歌苓曾说,对于女人来讲,“美是爱的纪律”。你怎么看?
  刘晓庆:我觉得美对女人男人都非常重要,你就是有一颗金子般闪亮的心,也不会有人把你的心挖出来看。这个时代很浮躁,没这个时间来关心你的品格怎么样。如果我今天不化妆,穿个短裤、拖鞋来,我会觉得我不礼貌,对你们不尊重,我自己也不高兴。我今天这身衣服是在美国买的,很便宜,9.99美元,人民币才60多块钱,喜欢它就买,买了以后才发现这么便宜。我买了一大堆这种价格的衣服。我觉得最好的服装,是能展现你的优点、掩盖你的缺点,让别人看着顺眼,自己也觉得开心。比如说这两天比较疲劳,我穿一套不同风格的衣服,我会有一种新的感觉。养成习惯后其实一点不累,我觉得女人这样活着挺好的。
  “在大陆做演员非常幸福”
  与刘晓庆同时代的女星,大多淡出荧幕,只是偶尔在各大电影节中露面,并被尊称为“表演艺术家”。即使仍在演戏,也多扮演一些“妈妈”、“婆婆”的角色。只有刘晓庆还在和比她年轻20岁的女明星争奇斗艳。这也成了她饱受诟病的一个原因。6月28日,即将在湖南卫视上映的电视剧《隋唐英雄》中,她扮演的又是一个风华绝代的美人萧后,这个角色陪伴了6个帝王,是当时全天下男人梦寐以求的。   环球人物杂志:这么多年你演的都是倾国倾城的大美女,这次为什么在电影《37》中演奥优?
  刘晓庆:我很感谢主创团队连这个角色都会想到我,让我有机会在艺术上又前进一大步。《37》里的造型,我先得晒黑,在太阳底下躺着晒。我很希望晒出大皱纹来,比如说我眯着眼睛晒,就可以让晒的地方是黑的,皱纹里面是白的,但我不可能一直眯着眼睛,结果只好晒得很均匀。晒完再剃眉毛、穿棉袄,最后装上牙托让牙齿往外突出。这造型一出来,都认不出是我了。因为演的是蒙古族老妈妈,我提前了十几天住到蒙古包里,和当地人一起生活,看她们怎么走路。我们这代演员比较笨嘛,都要去体验生活。所以主创团队说,你是真正爱电影的人。其实要拍老也很不容易,有很多镜头我觉得不够老,拍了好几遍。
  这是我喜欢的题材。杨采妮和林妙可演的是从香港来的一对母女,富有但不快乐,孩子有自闭症。她们母女来到草原是很不情愿的,是出公差。来了以后碰到这样一群蒙古族人,很落后但特别淳朴乐观,她们母女从看不起蒙古族人到最后被蒙古族人影响,改变了人生观,找到了幸福。这群蒙古族人是非常纯净的,现在想到片子里的歌,我还会感到心灵的震颤。今天中国电影界能有这么一股清新的气息已经是很难得了。
  环球人物杂志:演这部片子的片酬高吗?
  刘晓庆:我不是那么爱钱的人。《风华绝代》我就没有什么酬劳,《37》我也几乎是零片酬。我觉得钱不重要,房子再大,你也只能睡一张床;好吃的再多,你也只有一个胃。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都是钱买不来的。比方说亲情、健康、知识、爱情。健康怎么买?真正爱你的人怎么买?我对幸福的定义就是,一个人有一定的钱,衣食无忧,有自己喜欢的工作,同时有一个爱你的人,这就足够了。生活就是这么简单。
  环球人物杂志:你现在可以不考虑片酬,单纯凭喜好来接片了?
  刘晓庆:如果接广告,还是要考虑酬劳的,不然为什么要接广告?刚从监狱出来的时候,负债嘛,那两年之内完全是为了钱在跑码头,什么角色都演,只要给我钱,我就兢兢业业地去演,但现在已经重建家园了。
  环球人物杂志:还有做生意的打算吗?
  刘晓庆:不用做生意了,经历过就行了,而且我已经成功过了。我曾经是文艺界经商最成功的,我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第一期排42位,第二期排45位。
  环球人物杂志:你现在有特别想演的角色吗?
  刘晓庆:没有。我已经演过很多角色了,等新角色到来的时候,我会有兴趣去演。但现在还没有一个角色是贴近我的。
  环球人物杂志:你怎么评价自己的演技?
  刘晓庆:我一直觉得,在中国大陆,做一个演员是非常幸福的,因为无论哪个阶层的观众,他们都懂得欣赏演技,所以才有我的存在。如果是在其他一些国家或者港台地区,我早就被淘汰了,那些地方到了一定年龄就要退出。现在还是有很多片子来找我,每次选剧本都选得眼花缭乱,都是特别有挑战的角色。只要你付出努力观众就会给你肯定,这真的很幸福。他们实际上是可以把你本人和艺术分开的。就像我去过监狱,但观众不会因为这个改变对我的热爱和支持。
  “我心里有很多反驳的话”
  经历过上世纪80年代的人们,每个人都有和刘晓庆相关的记忆,她是当时人们最喜爱的明星之一,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个连续3年获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的明星,用她自己的话说,“无敌最寂寞”。1980年调到北京电影制片厂时,刘晓庆已经红了,所以几十年来,她没有在北京逛过街。她说:“当时的情况是,我要在这里接受访问,那外面的街道就要出动公安局,全部密密麻麻站满人。”但她和媒体的关系一直不好,她经常和记者吵架,她的“狂”和她的私生活屡屡成为媒体批评的对象。当时在香港《明报》做记者的作家亦舒这样写道:“刘晓庆最近一次外访,擦艳红胭脂,穿大花衣裳,戴金刚钻手镯腕表,脖子上一条粗金链条,用碎钻拼出英文字样。观众那顽劣好奇心大发,这是什么字?研究半晌,呵,原来是拼音‘庆’:QING。端的是艳光四射,把身边短直发、淡妆、毛衣牛仔裤的林青霞映得似名苦学生。她痛恨记者,这样说:‘我比较容易发火,最怕人家一直追我拍照,上次在香港,与一个记者大吵一顿,其实在港我表现已经相当好。’又说:‘我没有仰慕林青霞,我连她一部电影都没有看过。’还有:‘邓丽君的歌已经不流行了。’她还想加入作家协会,觉得艺术水平较高。她说她的墓志铭会这样写:“这里埋葬了中国传闻最多的女明星,她是个对自己真实,而从来未让人理解的传奇人物。”
  环球人物杂志:今天的社会舆论环境和上世纪80年代比,有什么不同?
  刘晓庆:中国社会也在变化。当年《火烧圆明园》的新闻发布会后,一个角落里有个美国记者,会说几句中文,见我在休息,就过来找我聊天,问我,你觉得中国最好的女演员是谁啊?我想了一下,很小声地说了一句:“是我。”第二天报纸上登出来大标题《我是中国最好的女演员》,引起了轩然大波,给我后来的发展带来了数不清的障碍。因为那时候大家要求你谦虚,要把成绩归功于别人。可现在,很多演员都可以说我是最好的、我是无敌的、我是独一无二的,比我当年说的厉害多了。如果今天有谁大声说“是我”,哪怕是喊出来,大家也不会觉得奇怪了。
  环球人物杂志:你是中国第一个出书的明星,1983年出版了自传《我的路》,当时出书是因为人言可畏吗?
  刘晓庆:当然了,我不是那样的人嘛,他们非要把我说成那样,就写一本书出来辩解。现在,我微博里一些恶意的评论,我看了也不高兴。有人说“你去死吧”,至少今天我不想死,凭什么你要让我去死呢,你怎么不死啊!我心里有很多反驳的话。
  环球人物杂志:这些恶性的评论,会把它删掉吗?
  刘晓庆:我从来不删,一条都不删,大家都有眼睛,为什么要删呢?那不是弱者的表现吗?我只会删那些做广告的。有很多整形医生评论说你绝对是做了这个,做了那个,不然我们打赌。我可以打这个赌,但那不是替他们做宣传了?我就把他们的评论删了。
  环球人物杂志:但还是有人言之凿凿,说就是他给你做的整形手术。   刘晓庆:这么说的人,我和他们打官司,都打赢了。但打赢了以后,我没要他们的钱。我就很认真地告诉他,你认错了就行,不要这样对人家进行污蔑,不要踩着别人往上爬。给他足够的教训就可以了。
  环球人物杂志:还有打算写书吗?
  刘晓庆:肯定还要写一本,会比前面的更精彩,因为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我文风不会变的,我不是文学家。不过句子可能会短一点,现在人们都不读太长的文字了,都是“标题党”。我在考虑用什么方式写这本书。
  环球人物杂志:你曾说过,你写书是为了表明自己是个有缺点的人,“但我的缺点不是你们说的那些缺点”。
  刘晓庆:对,我接受你的访问也是想说,我可能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好看,但也没有网上一些照片那么难看。我不喜欢接受专访,我觉得向全国人民说自己的隐私,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不是要宣传电影《37》,我今天也不会坐在这里。我根本没有时间去想自己,每天想的都是所扮演的角色。电视剧《大红灯笼高高挂》马上要剪完了,我演二太太;《武则天秘史》刚刚播完,《隋唐英雄》马上要播出;而且我还要全国巡演100场话剧《风华绝代》,现在才演了8场,任重而道远。我这么忙,其实一直生活在角色中,哪有时间去想我美不美。我穿自己衣服的时间,一年没有几天。你看我腿上全是演《风华绝代》磕青的,伤痕累累。一场话剧3个多小时,这就算是在休息了,真正累的是拍电视剧。
  环球人物杂志:你给人的印象是非常坚韧的,好像伤和累都不算什么。
  刘晓庆:我从来都是靠自己,我的个性就是这样。我没傍过大款,大不了回到原处,有什么了不起啊。我从监狱出来后,也是在一片废墟和硝烟里重新站起来的。
  小时候,我家就在成都武侯祠后面,我常跑去玩。武侯祠有一副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没有人是天生与人为敌的,现在反思自己,我也该审时度势。
  环球人物杂志:田沁鑫说,她心底的刘晓庆就是那个真诚热情、风情万种的四川女孩,像刘晓庆这种人,放在任何时代都能成为明星。你怎么看?
  刘晓庆:田沁鑫是话剧《风华绝代》的导演,才华横溢的女性。《风华绝代》演的是民国奇女子赛金花从名妓到出使德国的故事。在这个题材被禁演75 年后,我们和天津人艺把它搬上了舞台,首演以来好评如潮,我和田导演也结下了很深的友情。我欣赏她,很佩服她。
  环球人物杂志:你这样强势的人,生活中的女性朋友多吗?
  刘晓庆:我很多朋友都是女的。我性格不强势啊,我其实很温柔。年轻人看我的作品是从《武则天》开始的,会有这样的印象。其实一个过于强势的人是不会成功的,生活中我不是武则天,也不是慈禧。外界对我有很多误读。历史人物没有不被误读的,有一天,我也会成为历史人物。所以我要写书,尽量地还原我自己认为的真实面貌。
  环球人物杂志:能谈谈你的爱情吗?
  刘晓庆:这个领域是我从来不谈的,因为我当了这么多年公众人物,留给自己的不多了,就剩下这么一小块地方,就让我一直保留吧。
  在刘晓庆扮演的众多角色中,“刘晓庆”是最难扮演的,她本人比任何角色都精彩。经历过演艺生涯的大起大落,商海沉浮,甚至进过监狱,很多次,人们以为她完了,可她一次次站起来,自信、坚强地在自己的人生旅程上昂首前行。
其他文献
4月初,浙江卫视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周立波正式加盟浙江卫视,担任该台创意总监。随即网上热传,此次仅付给他的加盟费就高达“8位数”,并由此引来各方争议。一时间,人气明星周立波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周立波跳槽背后有何隐情?他到浙江卫视能给《中国梦想秀》带来怎样的改变?他从东方卫视“出走”是否会给海派文化带来影响?  面对扑面而来的质疑,周立波决定敞开心扉,接受本刊记者独家专访。且看他如何演绎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前,改革首先在农村突破,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变。30年后,决策者的目光再次聚焦“三农”,谋划未来的农村改革与发展。  这一年的10月9日,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从加强农村制度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村公共事业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在会议
罗伯特·格林伯格和他的儿子在1992年创立了当时仅经营特种实用靴(用于警察或林业工作人员)和绒面革溜冰鞋的斯凯奇(SKECHERS)。斯凯奇源自加州俚语,意思是“坐不住的年轻人”,它代表着追求时尚、个性张扬的年轻族群。而这点也在斯凯奇员工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在本届上海马拉松赛场上,来自斯凯奇热爱运动的员工组成了一支“斯凯奇GOrun Team”来挑战健康跑的比赛,他们用热情和坚持向大家传递着对体育
托马斯·莫尔在他的名著《乌托邦》中说,这是一种试图将理论变成现实的尝试。而建立乌托邦者,则需要过人的智慧和胆识。特鲁西埃与冈田武史无疑具备上述条件,在众多执教中国俱乐部的外籍教练中,他们是货真价实的足球布道者。  两位曾带领日本足球崛起的功勋教练期待着见证另一个东亚奇迹,却在经历了种种是非后,于2013的年末黯然离去,匆忙中丢下的是一个未建成的乌托邦吗?
疯狂的统治  如果给今年的男女网坛冠名,那必然是“德约科维奇”和“小威廉姆斯”。这可能是21世纪最具统治力的一年,他们早早就拉开了与身后所有人的巨大鸿沟,用大满贯仅输一场的方式蝉联年终第一,让追赶者们只能偷偷觊觎巨人打盹时丢弃的残羹剩饭。  5年内第四次锁定年终第一,占据世界第一周数跻身史上前五,成为公开赛时代第五位大满贯上双的男选手,创造了2009积分改制以来单赛季最高积分……德约科维奇在本赛季
朱大可本人通相学,据他说自己天生有个“猪鼻”。因此,他的性情与文章完全不同:文章一出,霸气天成,满是傲气与威风;性格却是猪的笨拙与朴实,与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闲聊的他便是如此。  “我的精神摇篮是70年代”  1956年,朱大可出生在上海。7岁时,他上了当地一所有名的小学,却不怎么被老师喜欢——成绩最好、不听管教,朱大可的这种个性让老师深感困惑。  小学尚未毕业,“文革”到来。那是个荒诞的年代,但没妨
2013年10月15日是习仲勋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日子。对他的一生,他的夫人齐心有一句深情的概括:“我常说,仲勋英雄一世,坎坷一生。他胸怀宽广坦荡,为党的事业历尽艰辛,但他从不计较个人的恩怨得失。”  “英雄一世,坎坷一生”,这简单的8个字背后,却是波澜壮阔、起伏跌宕的人生故事。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习仲勋传》一书,用上下两卷、94万字的宏大篇幅,讲述了他不寻常的一生。据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了解,早在
“能有她这样一个名人,是好事”  3月1日,作为湖北省41名全国政协委员中惟一的体育界别委员,韩爱萍随团到京,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这次,她准备了三个提案:一、加强对全民健身站点的管理;二、规范和改进对大型体育场馆的管理和使用;三、马彩的可行性建议。  韩爱萍的提案更多侧重全民健身,这与她目前湖北省群体处副处长的职务和工作不无关系。  此前,她拜访了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调研了武汉市所属县乡的
在新赛季CBA联赛的前几轮中,现场多次发生计时故障,甚至出现了“时光倒流”的奇观。而在赛场之外,CBA还被卷入到另一场与计时有关的纠纷,那就是联赛官方计时器赞助商几经更迭,直接闹到了对簿公堂的地步。  不妨梳理一下整场风波的时间轴:首先在9月底,泰格豪雅与身为CBA市场代理商的盈方体育传媒(中国)有限公司签约,成为2015-17赛季CBA独家官方计时器和官方腕表赞助商;没想到短短几天之后,盈方体育
从1975年拍摄第一部电影《南海长城》开始,刘晓庆凭借《小花》、《瞧这一家子》、《原野》、《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芙蓉镇》、《春桃》、《大太监李莲英》等一系列代表作,成为金鸡奖、百花奖双料影后。上世纪90年代,她转身投入电视剧领域,一部《武则天》又成为经典。  刘晓庆的确称得上一个时代里中国最好的女演员。  《小花》初吐蕊  尽管拍摄于1979年的电影《小花》不是刘晓庆的巅峰之作,尽管凭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