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j19630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传统文化的教育上,我们国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这就意味着我们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而如何更好的将这些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下去,这就是我们当下要面临的问题。要传承这些传统文化,我们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就要进行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并且在日常的学习中要穿插着传统文化的教育,并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一步步的渗透进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来,让他们了解到自己国家优秀的文化,并进行传承。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传统文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110-02
  首先,在我国,传统文化具有传承中华民族命脉的作用,也是我国能够有着五千年历史,而伫立于东方的根基所在。所以,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并能够积极对外积极的进行传播。而渗透传统文化的根本和根基,就是要在小学的教育上来下功夫。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只有深刻的学习传统文化的知识,才能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在小学所处的这一年龄时段,正是儿童本身所处的思想的养成阶段。如果可以在这一阶段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吗,可以让学生们感觉到自己国家所具有的独特的吸引力。所以,我们要在小学语文的教育方面,多多的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1]。
  一、针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的分析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在我国,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传承的书本文化,它更想是一种特有的精神文明,或者说是中华民族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特质,一种思想观念。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和精神观念的一种特有的表现形式。它的构称是以老子为的道德文化为本体,儒家、法家、道家的思想文化多元的进行融汇贯通所留下来的产物。从而繁衍几千年而不衰,几千年而不息的中华民族思想精神。而且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这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对于一些小学生来说,正是处于思想的启蒙阶段。如果在这一时段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思想启蒙教育的话,对于学生好奇心的培养和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的提升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小学所受到的教育中对传统文化没有很好的进行涉及。
  然而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进一步的重视,当然会改变现在所处的这一格局。
  二、针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中渗透所表现的重要性的分析
  1.对于当今爱国传承的探讨。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者说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没有自己民族国家的根。而面对如此之多的传统文化的内容,我们就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爱国主义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上是中华人民非常强的思想基础。爱国主义也是使中华民族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精神支柱。当然随着我们经济水平的提升和现代化建设的加深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就是我们现在要做的重要的事情。特别是在小学的教育中,能够使小学生能够从小对我们国家有着浓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例如;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就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的热情,最终战胜了侵略者。这也能够从侧面来让他们知道,让他们明白当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时,国家生死存亡的那一刻,我们还有我们的爱国精神,为国家、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勇气。
  2.对当今自强不息精神的探讨。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多少年来人们曾被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来求索”的精神所感染,也被“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浩歌所震撼。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所拥有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是不断的艰苦奋斗,不断的超越自我的精神理念,也是不断的拼搏进取坚定的意志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积淀的民族基本。是中华民族的魂魄。在小学教育中需要来进行渗透和传承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让他们从小养成面对困难,不怕险阻。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2]。
  三、针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中如何渗透的策略的分析
  1.从汉字的起源、形体来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传承。
  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对汉字对小学生进行教学。让他们感觉到汉字的形体之美,和方方正正的深刻含义。此外,由于小学阶段是处于教育教学的基础阶段,所以在此时要学习更多的汉字,有一定的汉字积累量。从而才能够将汉字进行一些归纳和了解。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从根本上来使学生真真正正的来热爱传统文化。不仅如此,在对学生的要求之外,老师还要有进行水平的提高。学生会临摹老师的写字方式,所以这就要要求老师注重自己的板书,工整的进行书写[3]。
  2.从古诗词、文言文和课外阅读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传承。
  在中国的传统为文化当中,古诗词和文言文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诗词本身就非常的优美,当然在进行学习时,由于理解能力较弱,老师应当积极的去引导学生来进行学习,对诗词进行一些解释。增强诗词对学生的艺术感染力。同时通过对诗词的了解,也能是学生热爱上传统文化。
  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吸收,不仅仅只在课堂上来进行学习,还要通过课下的阅读和文化的积累,来学习语文,进而学习我们的传统文化知识。在课下的阅读中,有很多鲜明的例子,还有很多富含哲理的故事。在课外接受文化的熏陶,这对小学生的启蒙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4]。
  总结:面对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不能够急于求成,语文的学习不是一时一刻就能完成的,而是在日程的学习和生活中慢慢积累的。这对于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也是一样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小学生也是处于人生的启蒙思想的阶段。任重而道远,要用一定的方法来认真的分析如何对小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和渗透。只有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分析才能达到这一目的。所以让我们将课堂和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王一峰.论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新视角[J].课程教育观察,2016,(27).
  [2]徐祥香.浅談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第一次抱母亲》教学案例分析[J].教育观察,2016,(12):72-73.
  [3]胡敏.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以通统编本教材为例[J].语文教育,2018,(11).
  [4]刘波.在小学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6,(20).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悄然兴起,并已见端倪,它预示着,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新世纪。高校是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利用的综合载体,它在知识经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小学教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历程中的初始阶段,也是打基础,筑思维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学培养将会对学生将来在数学方面的学习产生重大影响。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广大小学教师要以此为契机,革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摘 要: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是现代建筑工程项目实施时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造价控制的好坏对于工程经济效益水平影响很大。建筑企业必须坚持全过程控制的理念,对建筑工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管控,确保项目经济效益的顺利达成。该文围绕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有关问题进行探讨,阐述了建筑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最后就如何进行
摘 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了我国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做好供配电站的运行管理是保障用户用电需求的重要基础。供配电站是供电网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一次设备是变电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否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供配电站的运行状态。因此,在供配电站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对电气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良好的监控,并对供配电站电气一次设备较为常见的故障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应的故障原因以及故障发生时所需采取的应对措施,
摘 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市政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对于施工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文章对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总结,对其具体应该采取的有效措施进行了分析,从而更好地确保市政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完成。  关键词:市政公路 施工管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2(a)-0141-02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物质生活水
摘 要:在高职管理学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教学方法。但是从案例教学的应用现状来看,并没有达到管理学的教学目标,存在学生主动性不强和实际脱轨等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高职管理学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该文阐述了案例教学的重要性,从高职管理学教学应用案例教学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案例教学 高职管理学教学 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摘 要:早期的热传递过程与热应力分析是通过将复杂对象简化为相对简单的圆柱、球体等形状规则的结构或二维结构,基于理论推导结合单一的边界条件,以解析函数的形式实现对简化结构的热传递过程与热应力分析研究。但是实际能源动力装置应用工程异常复杂,简化的二维结构或形状规则结构与有限的解析函数无法模拟复杂的工程热问题,为提高工程热问题研究的精准程度,数值算法应运而生。本文对数值算法在工程热问题中的应用进行详细阐
摘 要:京沈高铁三棱山隧道出口段全长2 203 m,二次衬砌作为隧道支护体系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混凝土配合比的选取要符合设计要求和工程施工要求。该文通过实际工程案例,介绍了二次衬砌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步骤,通过工程应用,验证了设计配合比的合理性。  关键词:高铁隧道 衬砌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  中图分类号:DK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6(b)-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