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拙的自由

来源 :中学生百科·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gengji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惯了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考场作文,在抱怨了十几年失去了自由后,不敢想象,老师居然布置了一篇随笔作文!我知道,自由来了。
  回家的路上我就窃喜着开始构思。老师最近不是在讲细节描写吗,我若是也写一段细节老师会怎么评价呢?我可以写郑老师多年前的一个拥抱,可以写一群老奶奶在夕阳下翩跹的舞蹈,可以写黄昏的幻觉,可以写乍起的风与月夜中回家的人,可以写清风的思绪与露水的呼吸……
  可是想了半天又觉得那些东西都只是片段而已,我应该写一篇长篇大论,好好利用这来之不易的自由。或许我可以写写上高中的初感受,可那在博客里已经写过了;或许我可以写写文学社的进程,可又难免有汇报工作之嫌;或许我可以写写中秋的月,可又不想再提起那段忧伤的过往,我早已没有力气再去叩响天国的大门……
  那我该写什么?
  我一直这样问自己。在路上,连错过了三次绿灯都没感觉,直至马路对面的熟人实在看不过去了才打乱我的思绪;在电视机旁,妈妈问我怎么连广告都爱看了,半天不换台;在床上,从不失眠的我居然无论如何也睡不着;在写字台边,空白的本子半天也开不出墨蓝色的小花,只是一片残缺的寂寥。而我还是在问自己,我该写什么?
  从前,我所有的思绪都被整整齐齐地藏在心中一个一个的小格子里。老师要求写什么文章,对应的那个格子就会立刻打开,喷出汩汩的灵感,在文字的舞台上成就它们自己的舞蹈。所以我不怕任何刁钻的作文题目,见招拆招是我的绝招。可这次,偏偏什么招都没有了,突如其来的自由让我无可应对。我心中宝贝的格子,不是吝啬地死死关闭,就是忽然统统打开,让所有的心绪、回忆、赞美与抒情,都凌乱地飞出,毫无逻辑地纠缠在一起,摇摇曳曳。那些俏皮的灵感们,得到了“自由”的大赦,就你推我赶地张牙舞爪起来。
  思绪活跃了,我却呆住了,望着空的本子,满目愁容——三天了,我只字未动。
  那笨拙的自由啊,让我拿什么来面对你?
  怪不得长住在笼中的金丝雀放生后不会飞,怪不得沙漠中的仙人掌移入沃土反会死亡,怪不得脱线的风筝会很快掉在地上,怪不得刚出校门的大学生会那么迷茫……
  这都是笨拙的自由啊!
  
  编辑/梁宇清
其他文献
潘先生就是学生们口中的Mr. Pan,高一(7)班的英语老师。  他可是个鼎鼎有名的人物,不仅闻名全校,在当地教育界也可谓人尽皆知。他的学生在毕业之后的很多年,都可以清晰地回忆起他在课堂上说的话、做的动作,并把这些作为大家最津津乐道的谈资,在同学聚会时进行交流。  Mr. Pan的外貌并没什么特别之处。个子不高,挺壮实,虽然戴了眼镜但丝毫不显老师们惯有的严肃。常穿的是洗得很干净的衬衫,淡蓝色的牛仔
那一年,我只有一岁半,需要的只是一双温暖的大手牵着我坚定地往前走。  对于一个只有一岁半的孩子来说,周围是一个巨人的世界:高大的树木,巨型的汽车,我依偎着你,身高还不到你的膝盖。  在我最需要依靠的时候,你却放开了我的手,站在不远的地方,拿着我喜欢的玩偶,诱惑般的挥手,嘴里不停说着:  “来,到这里来。”  我茫然地站着,觉得自己像秋天树上的叶子,无依无靠般摇摇欲坠。  一岁半的孩子,第一次有了最
信息学是一门在发展中经受着真正的革命和“繁荣”的综合性学科、它的哲学方法论问题具有特殊现实意义。在发展速度、实际运用广度以及对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和军事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