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房地产企业视角的装配式建筑成本管理及优化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name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房地产企业的角度出发,重点阐述装配式建筑建安成本的管理策略和可能的优化路径,希望为后续项目提供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建议。
  【关键词】房地产;装配式建筑;成本管理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02.103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进装配式建筑规模化发展,并鼓励地方政府因地制宜探索装配式建筑发展新模式。然而在项目实践中,鲜有房地产企业主动采用装配式建筑的情况,建造成本高是影响开发商开发装配式建筑的重要原因之一。
  1、装配式建筑的成本管理特点
  房地产项目开发流程大致分为投资决策、前期准备、规划设计、工程建设、验收交付等几个阶段。在开发过程中,大多数房地产企业将建安成本的控制重点放在了施工阶段。这是因为,基于传统建造模式的项目开发是前一阶段推动后一阶段的工作流程,每个阶段的工作相对独立。不同于传统建造,装配式建筑增加了构件设计、生产和运输环节,这一变化要求项目团队必须将成本控制理念前移,并贯穿于开发全过程。同时还要注重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间协作,打破单一环节的管理模式。比如在投资决策阶段进行土地筛选时,投资部应联合设计部、工程部对目标地块周边的预制工厂情况进行合理分析,避免项目后期构件生产运输过程中产生的风险成本。其次,建造环节增加也直接导致了项目参建主体的数量发生变化,企业间的关系也更复杂。因此,房地产企业应充分发挥中枢作用,重点加强企业间合作沟通,争取创造多方共赢的最终结果。
  2、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构成及分析
  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成本主要集中在预制构件的设计、生产、运输及安装阶段。在构件设计阶段,区别于现浇混凝土模式的按图施工,装配式建造需要在总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拆分设计。遇到复杂生产工艺时还需要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因此,构件设计阶段的成本主要来自于深化设计费用和专家咨询费。
  在構件生产阶段,成本主要来自于材料采购、构件制作等费用。由于其建造特点,装配式构件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无法忽视的成本增量。一是多数工程都是施工图完成之后进行预制构件的拆分和二次设计,非标构件较多,导致模具的重复利用率极低,造成制作费用增加。二是处于安全考虑的节点构造和临界条件造成的成本增加。比如,竖向构件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时,连接部位水平分布钢筋的加密会导致构件的含钢量增加。三是由于建筑构件采用工厂预制,需要监理单位派专人驻场监督,导致监理费用增加。
  在构件运输阶段,运输距离长、构件体积大等是造成物流成本偏高的主要因素。在现场安装阶段,由于装配式建筑对吊装作业、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成本更多来自于大型构件的垂直运输费用和构件装卸的人工费用。
  3、装配式建筑的成本管理策略
  3.1投资决策阶段
  项目决策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目标地块的调研与筛选、可行性研究等。在装配式建筑项目开发过程中,前期策划与后期成本控制密切相关。因此,投资部应重点完成以下工作:一是考察目标地块周边情况,充分了解邻近加工厂的运输距离和生产能力;二是掌握当地政府出台的装配式建筑政策,认真研究关于项目融资、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条款,为后期降低项目的资金成本提供有效依据;三是根据咨询公司提供的报告,收集整理有利于降低成本的资料和建议;
  在准备过程中,投资部应加强与设计部、成本部的信息交流,比如土地规划设计条件中关于装配率的要求、构件加工厂的企业信息等。成本部根据投资部提供的资料和设计部提供的强排方案进行成本测算。然后投资部基于强排设计方案和成本测算结果对目标地块的投资收益率进行合理预估。
  3.2规划设计阶段
  在设计阶段,设计部应要求设计单位参与项目开发的各个阶段,并加强其与各个参建企业的沟通交流,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及时调整设计方案。同时,设计部应通过多种手段对设计方案进行合理优化,减少项目实施阶段产生的工程变更成本。一是制定检查计划,对设计单位的设计成果进行定期检查,提出优化意见和调整方案。二是定期召开设计研讨会,要求各参建主体单位及企业内部各职能部参加,从生产、运输、施工等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共同探讨设计的可优化之处,减少各个阶段的风险成本。
  3.3生产-运输阶段
  在选择构件加工厂时,招采部应加强与设计部、工程部的沟通,重点考察厂家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技术是否满足项目需求。在合理运距范围内,招采部应优先选择具有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线的加工厂。在构件生产过程中,开发商应要求厂家编制完整的生产计划,并定期组织技术交底,通过交底加强加工厂、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三方技术人员的常态化交流,最大限度降低构件生产偏差造成的成本风险。在运输阶段中,工程部应加强运输公司与施工单位的沟通,并要求其根据施工进度调整运输计划,准时、高效地完成运输任务,降低现场堆积、工人窝工等带来的成本增加。同时应要求施工单位将构件堆放区安置在吊装作业区附近,避免二次搬运等费用的产生。
  3.4现场装配阶段
  招采部在选择施工单位时,并联合工程部、设计部对企业资质、专业人员配置等进行认真审核,优先选择经验丰富的施工团队,降低后期现场签证带来的成本风险。在现场安装阶段,工程部应做到精细化管控,协调加工厂、物流公司、总包单位间的合作,建立全过程跟踪管理,避免由于三者沟通不畅带来的成本风险。同时,工程部应建立量化考核机制,并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招采部,淘汰不合格的企业,培养长期合作的优秀企业,降低后续项目的试错成本。
  4、装配式建筑成本管理的优化路径
  第三节详细阐述了装配式建筑项目成本控制的基本策略。但是,要想进一步推动装配式建筑项目商业开发,需要引入新的手段对成本管理体系进行优化。笔者在此提出了两种优化方案:一是搭建信息化交流平台;二是开发企业内部标准化构件库。
  4.1搭建信息化交流平台
  相较传统模式,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参建主体跟多,企业间的沟通也更复杂。因此通过BIM技术搭建信息化平台,将信息高效、及时、准确地传递十分必要。设计单位通过BIM技术建立结构、电气等专业模型,检查管线碰撞情况,优化构件尺寸。构件加工厂通过BIM信息平台获得修正后的构件模型,进行构件批量生产。施工单位可以利用BIM信息平台的模型进行预安装和模拟交底,并将模拟结果反馈给构件加工厂和运输公司,及时调整生产运输计划。在整个流程中,开发商各职能部门借助信息平台,及时了解项目实施阶段的真实情况,高效、流畅地完成成本控制管理工作。
  4.2开发企业内部标准构件库
  由于国内装配式建筑设计还处于起步阶段,设计人员缺乏全局性思维,导致大部分项目依然需要预制构件二次拆分,构件规格较多且不统一。因此,房地产企业应充分利用BIM技术建立构件模型库。通过多个项目的积淀,不断修正和改进构件的尺寸、功能和类型,并遵循“多组合少规格”的设计原则,探索高效率低成本的构件,不断强化构件设计的标准程度。在后续项目中,通过使用企业内部标准化构件模型库,提升加工厂模具重复利用率,大幅度节约构件的设计和生产成本。
  结语:
  综上所述,打通企业内部环节,加强外部企业间的合作交流,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装配式建筑的建安成本,有利于提高房地产企业对装配式建筑的接纳程度。同时,利用信息化和标准化的管理理念,可以优化房地产企业成本管控体系,进一步促进了装配式建筑项目商业开发的良性循环。
其他文献
【摘要】建筑行业的发展可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住宅建筑项目建设数量逐渐增多,且住宅建筑的体式愈加复杂,在进行工程施工时,需格外关注质量和安全问题。本文在分析住宅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活动时,从质量监督管理和安全管理两个方面出发,深入探究具体的管控措施。  【关键词】住宅建筑;质量监督;安全管理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摘要】在最近几年中,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市场环境竞爭变得越来越激烈。为能够保证可持续发展,建筑施工企业需要选用比较先进的施工技术,对多种不同的建筑工程管理措施进行充分利用。一般来说,建筑工程是比较复杂的,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较多影响因素,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所以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有效解决。基于此,本文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成本核算管理作为建筑企业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建筑企业施工效益的提升也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很多建筑类企业在成本核算工作开展过程中还存在有比较多的问题,成本核算效果难以保障,也就无法实现建筑企业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企业发展也造成了一定阻碍,只有做好了建筑类企业成本核算的优化工作,充分发挥出成本核算作用,才能够促进建筑企业市场核心竞争能力得以提升,对于建筑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也有着重要意
【摘要】房屋建筑的深基坑支护工程本身需要在地下进行施工,对于建筑整体性能而言有着直接影响,所以我们需要分析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本身的特点和实际运用的效果,从而提高整体施工质量,让建筑物本身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更加优质。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02.078  新时期建筑业发展下,建筑项目高度与复杂程度逐
【摘要】建筑行业发展要求建筑施工技术不断更新进步,而随着技术的迭代升级发展,加强技术管理已成为必然趋势。对于建筑施工而言,基础施工作为重要施工环节,需要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提高重视,做好对深基坑施工技术的针对性管理。本文在分析建筑工程施工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时,从施工技术应用现状出发分析管理诉求,并进一步深入探究做好深基坑施工技术管理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要点;技术管理 
【摘要】在新世纪来临后,建筑业得到成倍增长,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之一,大大解决农村闲散劳动力就业出路,对新时期城乡一体化建设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大量建筑工程项目投资建设的时期,施工管理水平不及时提高,导致各种问题发生如工程质量通病多、安全事故频发、工程成本不可控、工期无法得到保证等,影响到工程投资效果和社会效益。因此,在工程项目中运用有效应对措施,提升施工管理水平成为施工单位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  
【摘要】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加之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开发精装商品房住宅将成为许多房地产企业长期发展的趋势。在精装住宅建设过程中,为了防止出现质量隐患、减少业主投诉、降低装修工程对住宅结构及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需要加强全过程质量管控。下文针对精装住宅全过程质量管控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提升质量管控水平,促使精装住宅建设长远发展。  【关键词】精装住宅;全过程;质量管控 
【摘要】近年来,建筑业达到了新的高度,土木工程建设的质量受到了高度重视。项目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因此,必须充分了解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对建设项目的社会和职能效率的影响。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这是建立一个健全的项目管理系统的先决条件,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建筑工程的预期目标。在此基础上,合理的建设周期规划有助于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提高工程项目的总体社会价值,促进土木工程的顺利发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要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成本控制,为进一步推动国内公路事业健康平稳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成本控制;质量管理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02.085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其涉及范围非常广,需要多个专业和多种作业人员共同完成。因为道路桥梁工程质量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