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i6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主要通过人物形象表现主题和作者的思想倾向。一方面,外貌、服饰、心理、语言、行动描写是作者刻画人物性格,塑造典型人物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离开了环境,人物就没有了活动的天地,思想性格就失去了社会根源。同时,小说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作者往往根据人物性格的发展,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来选择或虚构事件,组成作品完整的故事情节。因而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不仅要结合人物的言行来分析性格,还要结合环境和故事情节等来分析形象特征。
  
  一、赏析人物描写的精妙
  
  刻画人物的主要描写方法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还可以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俗话说:“人配衣裳马配鞍”。服饰是人的身份、性格、风度、处境的表现与标志。《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服饰描写,从头饰、项饰到裙饰,从上穿、外罩到下着,从衣饰质地、款式到色彩,可谓精雕细琢,不肯放过一个细节。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王熙凤身为荣府管家奶奶不同凡响的气度和华贵。
  言为心声,人物语言“贵在肖似”。作品中的人物,生活经验、教养、心理各不相同,人物语言和行为也就因人而异。如《林黛玉进贾府》中描写人物出场,王熙凤人未到,笑声先到,风风火火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待她见到黛玉,即大大夸奖一番:“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其张张扬扬、逢场作戏、迎合贾母,乃至放诞无礼、刁钻谄媚的形象,跃然纸上。
  人物的心理活动最能展示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如《失街亭》中“挥泪斩马谡”一段,把诸葛亮的心理写得有血有肉,深化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境界。
  人物性格决定行为,行为表现性格。也可以从人物动作行为入手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鉴赏人物描写技巧时,还要看人物描写内容的层次。第一,要明确各种描写方法安排的顺序。如上所举,写王熙凤的出场,是先闻其声,后见其人。有些人物的描写顺序是:先见其人,后闻其声;还有些人物的描写是先写语言,然后写外貌、动作等等。第二,看人物描写怎样一步步展开。“使读者越来越知道得多些,如交友然,由生疏而亲密,倒觉有趣”。(老舍语)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写黛玉的外貌,先用众人的眼光写,再用王熙凤的眼光写,然后用贾宝玉的眼光写。由模糊美定格为清晰美。《祝福》刻画祥林嫂,先写祥林嫂临死前的外貌和语言,然后倒过来从她二十六七岁写起。
  
  二、分析环境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环境决定和影响人物的性格,同时,人物性格也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二者相互统一。
  茅盾先生曾说过:“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联系着人物的思想和行为。”社会环境不仅包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背景,不仅包含人物的生活环境、场所,而且主要是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人际环境、人情环境、风俗环境。
  《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主要发生在鲁镇这个典型的环境中。小说一开始就写“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鲁镇不但祝福的陋习分毫不改,人际关系、人情环境也始终“没有什么大改变”,封建礼教气息浓厚。鲁镇的“不变”与祥林嫂的“变”概括了典型环境与典型性格“吃”与“被吃”的关系。只有通过分析这一典型环境中的社会关系、风俗人情,才能深刻地了解祥林嫂这一典型形象悲剧的性格命运。
  因此,环境是形成性格的土壤,要注意分析环境与人物的关系,尤其要注意环境对人物性格的体现起着强化作用。
  
  三、剖析情节中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同情、反感和一般相互联系——各种不同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高尔基语)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的历史,它体现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例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套中人别里科夫和充满朝气的华连卡、科瓦连科,在漫画事件、自行车事件和滚下楼梯的一系列故事情节中,人物各自的性格都得到了充分体现,把套中人的墨守成规、怯懦、虚弱、不堪一击的性格表现得栩栩如生。
  情节为人物的性格所决定,由人物的行动所组成。剖析小说的故事情节,有利于把握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
  
  四、以发展的观点来领悟人物形象特征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社会关系错综复杂,因而社会中的人物性格往往是复杂的并且是发展变化的。
  如《荷花淀》中的妇女,以前对丈夫是习惯性的顺从。由探夫开始,心理起了变化。亲身感受了战争,使她们对于丈夫从事的抗战事业有了更深一步地理解,于是也投身于保家卫国的神圣事业中,思想性格也得到了一个大的飞跃。
  综上所述,人物是小说的命脉,小说的思想价值和艺术水平主要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出来的。因而评析人物形象时,要善于抓住主要的艺术手段和方法,选择一个角度去分析。■
其他文献
谈萧红作品中的女性,总是有说不完的话,本文从萧红的《生死场》入手,解析萧红作品中的女性、奴性和人性。这里的女性是作为弱势群体而存在,这里的女性总是有做不完的事,一件接着一
波德莱尔以精炼诗歌形式反对浪漫派长而散漫的段落和结构,无论从意象、情感,还是从主题、结构的角度,都充满了艺术张力感。本文立足英美新批评的张力论,通过对波德莱尔诗歌张力建
本文主要从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的设置以及实践活动的落实等三个方面对如何为社会培养出既有扎实的知识储备又有很强的实践能力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进行探讨。 This artic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做一名一流的人民教师所需要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可谓言人人殊。有人认为要“爱岗敬业”,有人认为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人认为要“德艺双馨”,还有人认为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这些观点自然都有道理,但却都没有点到问题的实质。我们认为,拥有一颗基于社会责任的、无私的对于学生的关爱之心,是师德的核心、灵魂与根本,自然也是做一名一流人民教师的根本。鲁迅先生曾言:“人必活着,爱才有所附丽。”我
小说《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所写的唯一一部作品。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曾被誉为世界上“最奇特的小说”。小说以其新颖的布局,曲折回环的情节,和许多鲜活复杂的
人们都说诗有诗的创作结构,曲有曲的创作结构,但陆机在《文赋》中指出:“诗缘情而绮靡”,这既揭示了诗的本质特征,也道出了散曲的本质特征。对于一篇散曲作品,作家为抒发某种强烈的情感,势必要寻求最合适的表现形式,需要调动各种不同的抒情技法,这样散曲便形成了情绪的跳荡和有层次的表达这一特点。这种跳荡的、有层次的感情轨迹,在作品中定型,便成为贯通前后的情绪结构。元散曲四大家之一的马致远创作的散曲小令《天净沙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教育学生档案制建设对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以及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修养等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借鉴和考察中西方的职业生涯教育学生档案制的经验,以当前
和小说、戏剧一样,诗歌也塑造形象。不同的是,诗歌中的形象,既可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可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  诗歌鉴赏的能力层级达到了“E”,是语文试卷中公认的难点。要顺利而快速地突破诗歌鉴赏,就必须“过五关,斩六将”。“五关”依次是:积累关、语言关、要素关、审题关、表达关;“六将”即构成诗歌的六种要素——人、事、物、
诗歌鉴赏的能力层级达到了“E”,是语文试卷中公认的难点,要顺利而快速地突破诗歌鉴赏,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就必须“过四关”。“四关”依次是语言关、审题关、范式关和表达关。    第一关:语言关。关键:识别文言  此关是诗歌鉴赏的基础,是做诗歌鉴赏的第一步。本关的关键在于扫清诗歌中的语言障碍,理清诗歌脉络,疏通诗歌大意。诗歌也属于文言文的一种,由于语言的高度凝练,因而难度又高于一般文言文。文言文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