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如何应对信息化建设

来源 :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12325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跨越发展,各种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中,中国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作为社会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各地区基层公共图书馆,却面临着诸多困难,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在信息化高速发展与推进下,却呈现举步维艰、发展缓慢的不利局面,影响和制约了其健康发展。
  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广大西部地区,由于受其自身基础设施、技术条件、人员素质和经费严重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投入不足。经费不足是大多数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所面临的现状,也是制约各基层图书馆发展的首要瓶颈。由于无法投入有效资金进行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严重制约了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发展失衡。建设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的主要发展方向,东部地区、高校内大部分图书馆已经实现了图书馆自动化管理。但西部各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却严重滞后,藏书老化、服务手段落后,设备不足,甚至连基本设施都还缺乏。
  功能不全。数据库建设、信息开发方面严重滞后,面向读者提供的数字化服务内容多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自行传输和通过卫星下载的,自行购买和开发的数字资源较少,尤其是本地特色的数字化文献资源开发利用,虽然前者内容丰富、更新快,但从实际使用的程度来看并不一定适合读者的口味,远远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甚至一些图书馆由于技术人员缺乏而将省市配置的机器闲置。
  观念陈旧。一直以来,群众对公共图书馆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图书馆仅仅是用以收藏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场所,导致很多图书馆工作人员重藏轻用,服务方式、服务手段落后,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很多西部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仍旧以手工状态方式为主,有的虽然引进了信息技术,但是利用程度不够,很多仅停留在简单应用方面,工作人员没有形成创造性服务的意识,服务的水平和质量都不高。
  人员匮乏。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所接受的教育中,很少有涉及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同时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又急缺,导致西部图书馆工作人员面对信息技术束手无策,难以得心应手地全面开展信息化建设。因此在没有一支具有信息化技术知识水平的队伍的前提下,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步伐。
  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领导重视,加大投入力度。加大政府资金投入是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落后状况的一大关键,因为公共图书馆是政府投资的公益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提供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公共服务产品,政府应当承担保障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的经费。一方面各级政府应将本地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和更新改造经费单独列入预算,有效推进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另一方面西部地区各公共图书馆也要主动出击,积极向政府和社会各界争取资金,从推介、宣传入手,努力提升自身在公众及政府领导心目中的声望。克拉玛依市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在市政府的主导下,街道(乡镇)、社区(村)图书馆(室)的建设与运行经费全部被列入各区的财政预算,并且为了保证街道(乡镇)、社区(村)图书馆(室)达到一定的建设水平,政府统一对街道(乡镇)、社区(村)图书馆(室)的经费数量作了规定,即街道(乡镇)图书馆(室)年购书经费为3万元,社区(村)图书室年购书经费为1万元。另外,报刊订购费用单列,并保证各街道(乡镇)图书馆(室)订阅报刊不低于50种,各社区(村)图书室不低于20种。
  更新观念,创新服务方式。
  一是走全面合作的发展模式。在自我封闭的环境下开展服务是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实现分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是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转变的基础和条件,而信息技术正为我们开展这种模式转变提供了可能,因此我们可以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使信息资源的加工、储存、检索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服务的共享。
  二是大力倡导个性化弹性管理方式。如今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综合化发展趋势,因此西部地区图书馆的组织结构也应相应的建立决策权下移的分权型弹性化的组织结构,弹性化可以加快信息传递速度,使每个馆员决策更快更有效率,对馆员的培养和个性化服务能力的塑造,是构建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根本所在。
  三是建立特色信息化数据库。西部地区各公共图书馆利用合理资金,建立同时具有互联网浏览、电子邮件收发、光盘数据库和其他数据库的检索并支持远程访问、运行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和网上读书、视频点播、多媒体网络教学等功能的电子阅览室;逐步加大电子文献的采购比例,不断扩大自己的馆藏资源;增加对本地区政治改革、经济发展、乡土人情等有关内容的收录力度,建立适用于本地区的有特色的信息化数据库,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年龄、层次读者的信息需求。
  2005年克拉玛依市图书馆在全疆建成第一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地级市支中心,并逐步在全市的乡镇、街道、社区、学校、企业建设共享工程基层站点。共享工程的实施全面改善了全市街道(乡镇)以及企业图书馆(室)的网络和计算机装备条件,为进一步构建“联建共享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1年,克拉玛依市全面推进联建共享体系,重点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公共图书馆设点布局问题,即通过在一座城市建一个公共图书馆群来达到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全覆盖”,以实现图书馆服务的“普遍化”目标;二是跨系统整合各级各类图书馆资源,把全市所有公共图书馆、5个街道分馆和53个社区分馆、17个企业图书馆(室)、26个学校图书馆的资源整合成同一个系统,让同一座城市的民众共享同一个资源体系,提升全市图书馆服务的整体水平,实现图书馆服务的“均等化”目标。
  加强培训,提高技能素质。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需要既懂图书情报学专业知识,又熟悉各种信息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需要高层次、高素质创造型管理人才和训练有素、学有专长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受过正规培训的信息管理人才和计算机网络人才。因此,必须加强图书馆人才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对现有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不断引进高素质人才,特别是熟悉图书馆业务知识、计算机技术、核心专业等方面知识的人才。同时还要利用激励机制、良好的用人机制,为图书馆的数字化改造、信息化发展和网络化管理做好人力资源的准备。
  克拉玛依市构建“联建共享体系”,整合了全市各级各类图书馆建设力量,共享了更高质量的专业服务,生动阐释了图书馆“普遍均等”的职能。具体来说,一方面使得全市所有的图书馆,包括街道(乡镇)、社区(村)图书馆(室)和企业图书馆(室)、学校图书馆等全面进入自动化管理状态,这无疑具有管理手段整体提升的意义;另一方面,它促使所有从业人员必须具备操作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能力,这又具有提升职业队伍整体服务能力的意义。2012年底,“联建共享体系”使全市所整合的文献资源达到130万余册,全市累计办证达到3.3万余人,办证率已接近全市总人口的10%,在全国属领先地位。资源、管理、人员素质等全面构成了示范项目实施后的克拉玛依市图书馆服务的全新面貌,使老百姓利用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从而大大提高了全市各馆馆藏文献利用率。
其他文献
动画片《小红脸和小蓝脸》是一部色彩鲜艳,构思新颖,语言流畅,生活气息浓厚,适合儿童心理,具有一定教益和独特艺术风格的影片。编导者以拟人化手法,描写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
柴松岳省长在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公路建设,重点是高等级公路建设,建成和基本建成沪杭高速公路浙江段、甬台温高速公路、杭金衢高速公路、上三
语言好比是一个多面结晶体,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其显示的光采迥然有别。指导学生赏析语言也就可以从文理、文采、文味、文气等不同角度入手。一、“文理”角度 “文理”
重庆市开县位于大巴山南麓,是一个“不临江靠海,无铁路航空”的内陆山区大县,主要靠公路同外界联络。开县又是一个资源大县,拥有人口144万,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和矿藏资源,
河北省内各电厂大都是燃煤发电,大量的粉煤灰,给国家造成巨大的负担,而储存不当又会造成空气和水体污染,还须占用大面积的土地,成为社会一大公害。为此,河北省政府曾专门下达指示,强
受建设部科技司委托,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于1999年3月20日在太原主持对珠海亿达科技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开发的“感应式IC(Mifare)卡公交收费及计算机管理网络集成系统”进行成
一、遵循竞争效率原则,必须要正视和理解港口生产经营竞争的客观必然性 港口生产经营的竞争性与其它各行各业的企业竞争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市场经济发
于飞——在《东港谍影》、《蓝色档案》、《斗鲨》等片中饰演角色; 戈沙——在《长空雄鹰》、《傲蕾·一兰》、《向导》等片中饰演角色; 庞万灵——在《创业》、《做蕾·一
松陵港务实业公司是江苏省吴江市的一家港口企业,由于近年来在经营上的失误、内部管理上的混乱和财务上的失控,造成公司生产经营严重亏损,职工收入下降,人心不稳定,企业濒临
继《少林小子》后,李连杰、黄秋燕又将携手合演一部武侠功夫巨林——《南北少林》。该片是由香港著名武打演员、大导演刘家良监制和导演,张鑫炎协助拍摄,李连杰、黄秋燕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