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白蛋白水平升高预测不合并糖尿病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

来源 :中国循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una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入院时尿白蛋白水平(UAC)升高对不合并糖尿病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预后的评价价值.方法:入选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北京水利医院内科住院的不合并糖尿病的HFrEF患者212例.留取患者入院后次日晨起首次中段尿检测UAC,以≥30 mg/L定义为UAC升高.出院后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至2020年12月,以全因死亡为主要终点.根据UAC水平分为UAC升高组(n=69)和UAC正常组(n=143),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全因死亡率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方法评估全因死亡的预测因素及UAC升高的预测价值.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患者分为<90 ml/(min·1.73 m2)患者(n=87)和≥90 ml/(min·1.73 m2)患者(n=125),评价两类患者中UAC升高的预测价值的差异.结果:UAC升高患者69例(32.5%).出院后中位随访28(10,54)个月,66例(31.1%)发生全因死亡.UAC升高组患者全因死亡率高于UAC正常组患者(42.0%vs.25.9%,P=0.01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入院时收缩压、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出院时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后,UAC升高是不合并糖尿病的HFrEF患者出院后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2.424,95%CI:1.455~4.039,P=0.001).在eGFR≥90 ml/(min·1.73 m2)患者中,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UAC升高患者生存率低于UAC正常患者(P=0.032).校正其他临床变量后,UAC升高仍是患者出院后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校正HR=2.757,95%CI:1.339~5.675,P=0.006).在eGFR<90 ml/(min·1.73 m2)患者中,UAC升高患者与UAC正常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4).结论:UAC升高是不合并糖尿病的HFrEF患者出院后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与肾功能水平有关.
其他文献
钴酸锂由于其高压实密度,高能量密度、优异的的循环寿命和安全可靠性,仍然是便携式电子用锂离子电池正极主要材料.随着消费类电子产品对锂离子电池续航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钴酸锂的充电截止电压不断提高,以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然而,随着充电截止电压不断提高,钴酸锂正极的缺陷也不断暴露,例如颗粒表界面稳定性下降、不可逆相变以及在高电压的不均匀反应等问题,均会导致容量、库伦效率、循环寿命受到影响.因此,对钴酸锂在高压下的实效机理及其改进方法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中-重度主动脉瓣反流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变化,同时了解主动脉根部形态对冠状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8月至2019年5月期间中-重度主动脉瓣反流患者41例(反流组),术前行经食道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通过半自动方法获得主动脉根部形态参数.同时选取20例主动脉瓣功能正常的院内就诊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利用校正TIMI血流计帧法观察冠状动脉血流速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反流组校正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的TIMI血流帧数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目的:探讨麦冬皂苷D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心肌细胞H9c2,实验分为心肌细胞未行任何干预的对照组、缺氧复氧组(H/R组)、缺氧复氧+麦冬皂苷D组(H/R+OpD组)、缺氧复氧+麦冬皂苷D+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过表达组(H/R+OpD+PI3K组)、缺氧复氧+麦冬皂苷D+pcDNA空载体对照组(H/R+OpD+pcDNA组).噻唑蓝法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试剂盒法检测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