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英语,从早读课做起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和总的教学方法,已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所熟悉。以学生“能做某事”为目标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合理采取“任务型”教学途径。任务型教学(Task?鄄based approach)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本文通过对任务型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探索,联系实际教学,谈谈“任务型”教学在初一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一、以人为本,贴近生活
  Go for it!为教师提供了每单元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地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方式和行为,“以人为本”,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利用学生、教师本身和环境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创造运用英语的机会。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主线,重视体验参与,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重视语言运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完成任务,使课堂语言活动近似于习得过程。所以,我们要改变以往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以单词的记背、语言点和语法知识的反复讲解和强化训练为重点;紧紧围绕教材内容,字斟句酌,惟恐“超纲”,造成人力物力和时间上的浪费;课堂千篇一律,教师“唱独角”,学生“作听众”,课后抄抄写写,“题海战术”,这样使得教师讲得累,学生更是学得身心疲惫。
  我在教numbers(one—nine)之前,要求学生收集身边的数字,如生日、电话号码、车牌号、幸运数字等。在课堂上,学习完one—nine后,要求学生把自己收集的数字告诉同学,并记录下同学告知的数字,比一比谁记得多而准。学生对这一任务非常感兴趣,课上积极主动地做“事情”,有的学生还把班上同学的电话号码制作成通讯录。又如在学习Unit 3 Is that your sister?时,让学生把家庭相片带到课堂上,互相介绍家庭成员,巧妙地将授课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层层递进,人人参与
  任务的设计,除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情景的真实性以外,还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和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使教学阶梯式地层层递进。素质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我们要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任务。学生只有在经过战胜困难后取得成功时,才会感受到真正的成就感,才能产生更持久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可以给所有学生同样的材料,但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并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也可以把难易程度不同的材料给不同学生,共同执行一个大任务。执行过程中,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优差结合,团队成员各尽其职,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共同合作完成任务。
  三、创设情境,注重交际
  任务型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即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活动来学习语言,那么任务的设计要提供给学习者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语言情境、语言形式等要符合交际的功能和规律,使学习者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语言、掌握语言的应用。
  四、课外拓展,语言习得
  在任务型教学中,语言形式的呈现没有了,练习也不重要了,但表达突出了。活动越多,学生可理解性的输入越多,语言习得就越多,“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了就用”。不仅在课内,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将任务延伸到课外。教师结合学生实际,丰富教学内容,创造运用英语的机会,给学生提供展现学习成果的机会。如,制作School ID Card,Lost and Found,Christmas card,calendar,time table等,把它们展览出来,让每个学生体验到学以致用的成功感。
  五、更新评价,过程激励
  新课程评价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评价的多元性和多样性,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最突出的是引入形成性评价的机制与方法。正视个体差异,倡导过程激励,以多层次、多角度、多主体的结果与过程并重的评价方式激励进步。教师更应该及时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这样他们才会反思自己的成功与不足,进一步提高自己。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要学会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善于鼓励和表扬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更自信、更积极。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进步。
  总之,任务型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和以活动为方式”的思想,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实际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是素质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其他文献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应该是最能激发学生情感的课程。但是,多年来,我们语文老师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保守固执关起了情感的大门。如今,新课标向我们传达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在语言方面的基本功,也应该发挥其对学生情感态度的熏陶感染作用,发挥其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
校园文化是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以校园空间为背景,围绕着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制并共享的精神、物质、文化的整合系统。在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过程中,校园文化承担着课堂教学知识替代的功能;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校园文化具有:陶冶功能、教育促进功能、导向功能、社会化功能、凝聚功能。因此我们要着力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我校在乡政府的直接支持下,始终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大事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无论是在结构、内容,还是在方法、手段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创新,它因此也变得越来越“活”了。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和来自农村学生方面的原因,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还不高。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效呢?  一、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教师是主
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学反思是必要的,只有如此才可能提高“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质量。    一、新课改背景下“体育与健康”教学反思的意义    1.教学反思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课程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说就是破旧立新,这既给“体育与健康”教学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也给教师带来了困惑与挑战。课程改革到底怎么改,没有现成答案,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和反思。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全新的理
短文改错是目前高考的必考项目,内容较为浅显,多为记叙文。该题并非难题,但得分率不高,在20%到35%之间。第三次模拟我所带班的得分率为25.8%,第四次模拟为20.6%。究其原因,与认识短文改错的特点和做题方法不无关系。  一、题型特点及改错口诀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该题的特点:  1.改错题内容较为浅显,题材较为轻松,基本都是中学生平时喜闻乐见的记叙文。  2.改错题一般在10行以上,每行8—
【摘 要】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注重个性化,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通过构建对话式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情景活动和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主动构建生成性课堂教学,利用课堂生成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动态生成的课堂更精彩!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课堂生成对话式师生关系创设情景活动生活经验    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打破了过去由教师唱“独角戏”式的表演教学模式,形成了师生互动、生生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词汇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体现在词汇教学的“质”和“量”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的词汇量显著增加;另一方面,新课标提倡从用的角度出发去学习词汇。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科学记忆词汇要求首次过渡学习,多感官参与,及时复习,以“词块”为单位输入,提高对词汇的加工速度和记忆效率。词汇学习还应做到循序渐进,因为对单词的理解、记忆和运用都需要一个过程,要经过“初次音形义的了
历来谈到美术教育,人们想到的往往是绘画方面的教育。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人们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使人们自觉提高欣赏美的意识。因此,美术教育,不应该简单地停留在“美术的教育”的肤浅理解上,而应更深刻地理解为“审美意识的培育”,就此而言,美术教育的任务也就显得艰巨了。作为一个美术教育者,必然应该给被教育者以全方位、多角度的审美意识。正是基于这样的前提,我想粗略地谈一谈,书法,作为一种传统艺术的形式
所谓分层次教学,即根据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对其进行分类排队,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每个层次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借以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  实施分层次教学,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所决定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所必须的。招生难、就业难、收费难、管理难已经成为制约中专教育发展的瓶颈因素。由于招生难,中专学校由过去的对考生挑挑拣拣
一、设计意图  学诗重在通过吟哦咏诵来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有的人》是一首富含哲理的现代诗,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而言基本上没有难懂的生字词,但他们能读准字音并不等于读懂了这首诗。有些学生对朗读有这样的误解:声音忽大忽小,语速忽快忽慢,语气忽轻忽重就叫做“有感情”。他们不能根据原作的含义来确定朗读的音高、语速、轻重、声调等。因此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