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的“伤心”四重奏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hui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初某集团高管因心肌梗死离世,年仅44岁。而2016年下半年某医疗集团创始人同样因心肌梗死于北京去世,享年44岁。对于两位英年早逝的精英倍感惋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早早患上各种慢性疾病,也出现很多年轻人过劳死亡的案例。除了自身体质等一些特殊情况外,年轻化的慢性疾病均为共性的不良生活习惯所造成。
  第一奏:吸烟
  吸烟,对身体的危害非常之大,重量级文献研究比比皆是。我反复强调吸烟是心肌梗死年轻化和心脏猝死排位第一的危险因素,戒烟最早获益的也是心血管系统;公共场所立法控烟一年,心肌梗死减少30%-40%。可现实中很多人还是碍于交际需求和依赖成瘾性而不愿戒烟。青中年这一年龄段人群特别是事业有成人士普遍缺乏防患于未然的紧迫感,尽管悲剧不断发生,仍存侥幸心理,不相信吸烟真那么有害。
  第二奏:长期饮酒
  适当的酒精饮料在交际时能提升现场气氛,也能在一个人时愉悦身心,可大量饮酒可致血压升高,难以控制,甘油三酯明显升高,血糖波动。长期大量饮酒可致酒精性心肌病、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大量喝酒可引发严重不规律的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即医学上的“节假日心脏综合征”,长期大量饮酒还导致酒精性脂肪肝和肝硬化。喝酒不舒服者不要喝酒,喜爱喝酒要限量(每日白酒1两、葡萄酒2两、啤酒300ml左右)。饮少量酒可能对血管的有限保护作用,远不及日行万步路。
  第三奏: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可造成机体免疫异常、抵抗性下降,内分泌系统紊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出现一系列躯体化症状,甚或造成、合并精神心理等问题。这就是我一直提倡且强调的双心门诊中的心理问题。过度劳累可引起血压、血糖波动,而这部分人群还常用吸更多的烟来消极提神,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这种生活方式对于社会精英及痴迷某些娱乐游戏的人群来说最为普遍——劳累了身心、毁掉了健康。
  第四奏:不运动
  不運动,特别对于中青年群体来说,每天大部分时间面对的是手机、电脑,在不断强化的手指功力和脑力灵巧性的对比下,来的更快更猛的是肉身退行性变化。在此基础上新陈代谢更是越来越糟,身体机能越来越差。
  大多数中青年群体总有工作忙没时间运动的借口。因常年处于工作日程繁忙的状态,我也曾肥胖、血脂异常和餐后血糖升高。17年来我坚持日行万步路,从未间断,体重减轻了21公斤,各项指标也回归正常。忙不是借口,不能天天游泳、爬山,但可以善用碎片时间,如机场候机、开会早到、茶歇等时间快步走路。
其他文献
一、食物要多样、营养得全面  食物多样是指每天要吃12种以上的食物,每周25种以上。而这些食物当中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肉类、蛋类、奶类、大豆类、坚果类。而我们经常提到的合理搭配,它的前提就是在这些食物的基础上进行搭配。  不同种类的食物为我们提供不同的营养素。每天千万不要把吃饱当作目标,吃得营养健康才最重要。另外,需要补充的是,每天摄入的蔬菜中应包含一半以上的深色蔬菜、一大部分绿叶菜以及适
很多人都会认为,高血压是老年人才会有的病,年龄的确是高血压的一个危险因素,且年龄越大,风险越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年轻人就不会得高血压,且年轻人由于不注意,反而可能忽略高血压带来的危害。  经常抽烟喝酒易患高血压  ●本刊记者: 前几天单位体检,才刚刚30岁的高健被检出高血压,这令他十分不能接受。现在年轻人出现高血压的情况越来越多,这是为什么呢?  ○孫宏涛:造成高血压几大因素中,年龄确实是一项,但
【气不足则胖,血不足则瘦】  有人说,肥胖是因为吃得太多,营养过剩。这话虽然有点道理,但又不全面。我们周围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吃得比谁都多,可是人却很瘦。还有一些人,吃得很少,照样很胖,按照他们的说法,就是“喝凉水都长肉”。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人的胖瘦和气血有密切关系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警卫局保健处保健专家胡维勤说,人体虽然复杂,但最根本的东西只有两样:气和血。《黄帝内经》说:“人之所有者,血
在很多人心目中,“锻炼”是保持身体健康最有效的方式。然而,事实却告诉我们,“锻炼”并不一定会带来“健康”。  10月11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教师赵艳云在听课时突发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消息传来,亲属、朋友无不震惊,因为赵艳云平时是位运动达人,在学校教职工的马拉松比赛中拿过前五名。这样的人,怎么会突发心脏病离世呢?  其实“运动达人”的猝死并不鲜见。据统计,2015-2017近三年时间里
痛经对很多女性来说就像定期到访的老朋友,不少人认为每个月就那么几天,忍忍就过去了。其实,痛经并不仅仅是疼痛,很可能掩盖一些大毛病!如果你的疼痛越来越重,或者疼痛时间较长,那么你就需要细心观察了,也许痛经的背后隐藏着患病的真相。  【长期痛经,可能隐藏这些大病】  常见痛经误区,你中了几个  不少女性深受痛经的困扰主要是对痛经存在很多误区,认为痛经治疗不治疗都一样,或者随便吃点药,其实这些都是不对的
上班上学路上刷一刷、下班放学路上刷一刷、周末不想出门刷一刷、晚上睡不着觉刷一刷……如今的刷屏时代,电子屏幕几乎绑架了我们的双眼。近几年,因过度使用电子产品而使视力受损的新闻也是频频爆出:3岁儿童过度玩平板电脑患上干眼症、广东一女子沉迷于用手机玩游戏导致失明、五旬阿姨每天一睁开眼就开始玩手机,最终导致眼中风……刷屏时代,我们该如何拯救双眼?  【节约用眼才是王道】  常见用眼、护眼误区,你中了几个?
当你查出高血压时,医生会跟你说一句话:需要定期复查。当时你可能随口应是,但走出医院的一瞬间,你是否就将这句话抛在脑后了呢?  血压控制得好也要定期复查  ●本刊记者: 很多高血压患者觉得,只要血压控制的好,定期复查没有必要?  ○孙宏涛:所有高血压患者都应定期复查,看降压效果如何,是否需调整药物;也能帮医生更好了解患者病情。  ●本刊记者:为什么定期复查很重要?  ○孙宏涛:高血压的危害并不仅是血
俞樾(1821年—1907年),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他擅书法,以隶书名于世,是清代碑学兴盛之际“抑帖扬碑”的代表人物之一。  以隶笔作楷书,独树一帜  俞樾“自幼不习小楷”,“工篆隶”是俞樾书法的主要风貌。他的书法在清代复古派“抑帖扬碑”大潮中可谓独树一帜,目前存世的俞樾书法多是以篆、隶法作隶书,以隶笔作楷书。清代考据学派的莫友芝、江声等一批书法家均写有前一种字,而以隶书的笔法写楷书
怀孕或是刚生完孩子时大脑处于低认知能力的狀态。  分析:主要影响因素是新妈妈体内激素变化,睡眠质量下降,生活重心的转移,自我心理暗示“笨”等。产后月经周期恢复后,状况会逐渐消失,如一直未减轻就应就医。
当下,硒元素像维生素片一样走进我们的生活中,但很多人对它的功效却只限于听说或广告。事实是怎样的呢?硒元素能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什么好处?能增加多少硒含量?是噱头还是确有其事?  补硒 不是噱头是“火种”  中国保健协会理事长秦小明曾表示,硒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人与动物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国内外医药界和营养学界,硒被尊称为“生命的火种”,被WHO和国际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