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后卒中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的选择模式

来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gho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及再发率均高,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加剧,脑血管病的危害在逐渐上升。虽然静脉使用阿替普酶及血管内治疗的有效性已被证实,但只有少数患者接受了这种治疗。低治疗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发病时间不能确定或就诊时间的延误造成的。醒后卒中患者因发病时间无法界定,因而无法行再灌注治疗。随着一些重要研究的开展及成功,使我们重新思考简单按时序表达的“时间窗”概念,认识到即使在超过指南推荐的时间窗,仍有可能存在可挽救有梗死风险的脑组织,逐渐形成了“组织窗”的
其他文献
图式理论强调人们对文本的解码建立在已有知识之上。如果在阅读前能够帮助学生激活已有图式或者补缺图式,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大
目的分析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行机械再通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及评价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01-2019-07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收治的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行
目的总结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炎症(CAA-RI)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的特点,探讨临床诊断的要点。方法本研究纳入2016-07—2018-07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治的10例CAA-RI患者,总结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自理能力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2018-03―2019-10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9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
康德通过对传统德性品质观的批驳,确立了德性范畴的新内涵,将德性视为遵循义务法则时意志的道德力量。在他看来,德性力量的本质基于主体自我内在的自由原则,其全部的职责在于与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