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HOXC10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RT-PCR方法检测人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HOXC10的mRNA水平,同时检测胃癌细胞株BGC823、SGC7901细胞和正常胃黏膜细胞株GES-1细胞中HOXC10 mRNA和蛋白的表达.将胃癌BGC823细胞分别进行HOXC10 siRNA、阴性对照siRNA转染,并采用CCK-8法观察各组细胞增殖能力,采用细胞克隆形成检测各组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各组细胞侵袭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实验检测上皮间质表型
【机 构】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胃肠外科,广东深圳518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HOXC10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RT-PCR方法检测人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HOXC10的mRNA水平,同时检测胃癌细胞株BGC823、SGC7901细胞和正常胃黏膜细胞株GES-1细胞中HOXC10 mRNA和蛋白的表达.将胃癌BGC823细胞分别进行HOXC10 siRNA、阴性对照siRNA转染,并采用CCK-8法观察各组细胞增殖能力,采用细胞克隆形成检测各组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各组细胞侵袭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实验检测上皮间质表型蛋白的表达.采用裸鼠皮下移植瘤和肺转移模型评价HOXC10对BGC823肿瘤生长和肺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人胃癌组织中HOXC10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BGC823、SGC7901细胞HOXC10表达水平均高于GES-1细胞(P<0.05).BGC823细胞HOXC10 siRNA组的细胞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和侵袭能力均显著低于siRNA对照序列组(均P<0.05);与NCsiRNA组相比,HOXC10 siRNA组的间质表型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和转移相关分子MMP-9的mRNA和蛋白均显著下调,而上皮表型蛋白上皮钙黏素的mRNA和蛋白均显著上调.HOXC10过表达引起的细胞功能、mRNA和蛋白的变化与HOXC10 siRNA相反.HOXC10 siRNA能显著抑制BGC823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和肺转移灶的形成.结论 HOXC10是人胃癌中潜在的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或治疗靶点.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脑胶质瘤术后放疗联合通窍活血汤加减及替莫唑胺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北京中医医院平谷医院诊治的62例脑胶质瘤术后患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1例.2组均于术后4周进行标准方案化疗6周,然后对照组给予替莫唑胺治疗,第1~5天150 mg/(m2·次),每日1次,28 d为1个周期,之后给予200 mg/(m2·次)维持;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
目的 探讨基于中医体质辨识理论的体质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云浮市中医院神经内科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150例,按照就诊顺序依次编号,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基于中医体质辨识理论的体质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及干预后不同时间点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巴氏指数(BI)、生活质量评价量表-36(SF-36)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的神
目的 探讨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保留性心衰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时段内60例EF值保留性心衰患者,以治疗方式差异性为分组原则,应用常规抗心衰治疗30例归入对照组,联合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30例归入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LVEF、E/A更高,LVEDD、LVESD更低,同时观察组较对照组BNP、6MWD均更优(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差
目的 分析川崎病(KD)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伤(CAL)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防范措施提供指导性的依据.方法 从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KD患儿中随机选取50例,对其冠状动脉情况进行检测,将并发CAL的患儿列为CAL组(19例),将未并发CAL的患儿列为NCAL组(31例),对两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其各项检测结果.结果 与NCAL组相比较,CAL组中年龄≤2岁、男性患儿占比较高,Hb水平较低,CRP>50mg/L占比较高(P<0.05);多因素Logistie回归分析发现,男性、CRP
目的 观察情绪管理联合心理疏导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自杀倾向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4月—2019年10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有自杀倾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以及依从性教育,试验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加用情绪管理联合心理疏导,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效果.结果 护理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后,观察组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护理12个月后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下降(P均<0.05),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