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刺客列传》辨“士为知己者死”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lahad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塑造了五位重恩施报的刺客形象,他们以“为知己者死”为人生信条,太史公评价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但司马迁巧妙的叙事技巧、独特的情节安排以及特有的身世之感,使得这种在情感驱动下看似侠义的行为呈现出一种狭隘、自私,甚至一厢情愿的盲目性。
  【关键词】:重恩施报;刺客;矛盾
  “士为知己者死”是司马迁称赏的一种刚烈精神,《史记﹒刺客列传》中五位刺客的立名之举:曹沫多次战败逃跑,庄公信任不疑,故曹沫在齐鲁会盟时不惧生死劫持齐桓公;专诸因公子光善待而舍生刺吴王僚;豫让为报智伯的尊崇之遇刺赵襄子;聂政因自己作为市井屠户,而严仲子以卿相身份与之结交请缨刺杀侠累;荆轲刺秦更是太子丹礼遇下慷慨赴秦的千古悲歌。
  被歌颂的“立名”之举
  司马迁分别通过豫让、聂政、聂政姊之口三次道出“士为知己者死”,可见他极度倾慕士当为知己者所用。司马迁对于“名”的重视,在《报任安书》中可见一斑:“立名者,行之极也”。“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之不朽”[1],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写作动机即是他对“三不朽”的认同追求,他塑造的刺客们都在刺杀行为中名垂后世。刺客们通过自身行为立功立德,使得司马迁在精神追求上有强烈的认同感,虽“侠以武犯禁”,但其精神力量却足以教化世人,在豫让与其友人的对话中,提出“既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2]明确提出怀二心事君是为不忠不义,这在大一统的王朝中确有忠君重气节的教化作用。而司马迁因“忠而被谤”使得遭祸之后的内心忧愤郁结于胸,发泄为文。
  被隐藏的“忧愤”与肆心为文
  “(司马迁)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惟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發于情,肆于心而为文……”[3]因李陵之祸的遭遇,在《史记》中表现出寄情言志的创作动机,尤其塑造刺客这类具有悲剧色彩的人物时,身世之感分外强烈。“陵未没时,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大臣忧惧,不知所出。”[4]可见李陵兵败后世情之趋功好利,而司马迁为其辩护,引祸上身之时,“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功,欲以广主上之意。未能尽明,明主不深晓,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壹言。”[5]又见世情之虚伪冷漠。“今举事壹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更见世人之自私自利。这场飞来横祸强化了司马迁创作中的悲剧意识,他受刑因出于义举;百般困顿之时,无人伸手。司马迁深感世态炎凉,更加向往彼此信任的人际关系,故在创作中大力张扬知己、知遇行为的可贵。
  据此观刺客中的曹沫,同为将军,多次战败逃跑后,仍被鲁庄公信任不疑。但李陵以不满五千兵卒与匈奴亿万之师作战十余日,最后兵败遭俘,君王抛弃,群臣构陷。君明臣贤的互相信任是司马迁极度倾慕的,故将一个“亚刺客”[6]列于此,显然并非称扬其功绩,而是借曹沫悲李陵,同情其遭遇为其鸣不平。
  聂政传记中,司马迁以聂政事败暴尸于市、严仲子消失、聂政之姊于市井哭政为收笔,而李陵兵败后皇帝猜忌抛弃;自己遭祸后,交游莫救,亲近不言;聂政之姊为其弟申名的行为与其当初自己为李陵辩护的义举,使得司马迁在情感上引起强烈的共鸣与悲愤,故此安排即见肆心为文,以泄心中忧愤。
  被美化的杀手与雇佣兵
  专诸刺吴王僚是一场权利争夺者的游戏。若从专诸的主观角度看,因公子光善待而认为自己被知遇,甘为其争夺权力的匕首,为知己者而死是成立的。但客观而言专诸仍是权力争夺的牺牲品,弑君行动本就是非正义性的,其在忠于恩主的同时就是背叛君王。
  严仲子与侠累有私人仇怨,寻聂政时,先企图以百金将其收买,聂政不受,严仲子说“臣有仇,而行游诸侯众矣。然至齐,窃闻足下义甚高,故进百金者将用为大人粗粝之费,得以交足下之欢,岂敢以有求望邪”[7],一场赤裸裸的金钱交易。司马迁以严仲子矛盾言行刻画了其狡诈的行径。聂政事败,尸暴市,严仲子却始终未曾出面,而是聂政之姊绝险千里为其弟申名。士已死,知士的人亦消失。司马迁认为“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8],这样的行为具有国士之风,而聂政的行为与这一价值观背道而驰,故其行动除了成全自己报恩的迷狂信念,再无其他了。严仲子与其结交意在寻求报私仇的一把刀,当这把刀没有实现其价值时,弃之何妨。
  消失的知己
  荆轲的悲剧命运显而易见,卫元君不用他,又被盖聂和鲁句践轻视,结交高渐离后惺惺相惜,在市井间高歌沉醉。被引荐给太子丹,而燕丹需要的只是一把刺秦的匕首,对其物质引诱,以高位来笼络他,却不信任,怀疑猜忌。荆轲临行前的悲歌,就有了哀叹自己命运的意味:他似乎开始觉醒,不再像之前的那些刺客一样对舍生报恩的信念迷狂、盲目。但正在觉醒的荆轲仍旧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命运。彼时秦一统天下已呈现出必然的趋势,而燕丹仍将国运寄托于刺秦王这一偶然性极强的行动,荆轲之死只能成为历史必然趋势的祭牲。更为不幸的是荆轲的刺客之路,是被“诱拐”的:面见太子丹时,太子丹提出“刺秦大计”,并明确表示将这一使命交付与荆轲,其表现是在犹豫中推脱道“此国之大事也,臣驽下,恐不足住使。”燕丹顿首固请才答应,后为笼络,许之上卿,以上舍、太牢、美女侍奉他。出发前,荆轲因等朋友,燕丹便怀疑其反悔,并以言语相激。田光的自杀、太子丹的物质笼络利诱、刺秦前的怀疑不信任将荆轲推向了刺秦的不归之路。
  燕丹的礼贤下士,无非是以物质上的优渥培养杀手,也印证了“布衣之侠的地位是卑微的,但是不管他们具有多么崇高的品德,他们的本领,连同整个灵魂都已经被统治者所收买,成为他们手中温驯的工具。”[9]这一言论。
  为知己者死
  豫让是最典型的“为知己者死”的刺客,且行为表现出儒家忠君重义色彩。事智伯前,曾事范氏及中行氏但皆不遇,后“智伯甚尊崇之”,视为国士。刺杀行动中,豫让宁愿以自毁的方式,也不愿以“怀二心事君”这种更容易成功的方式接近赵襄子,突显了“忠”的色彩。刺杀虽失败,过程是成功的,即生命个体在走向死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价值得以彰显。彼时智伯已死,豫让的行为并没有外物的役使,没有物质诱惑,一切皆发自内心情感的自觉。智伯善待豫让并非以有所求为前提,故较与其他几位施恩者可称之为真正的“知士者”。
  刺客们以毁灭式的报恩行动名垂千古,但他们所信奉的“士为知己者死”,更多的是主观上的一厢情愿,带有一种偏执与迷狂,除了豫让以及“亚刺客”曹沫,其他三者都死于非真正的知遇。所谓“为知己者死”既成了士人理想的渴求,也成了可遇不可求的希冀。司马迁因自身遭遇,一边歌颂他的信仰,一边怀疑其合理性,故《刺客列传》才会呈现出热忱而又悲壮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袁立泽.左传[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
  [2]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M].中华书局,2009年
  [3]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30页
  [4][5][8]班固.汉书﹒司马迁传[M].中华书局,2007年
  [6]戈春源.刺客史[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3页
  [7]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M].中华书局,2009年
  [9]徐朔方.史记论稿[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
其他文献
【摘要】:声乐这一艺术形式的特殊性突出,而艺术的表演力则是其灵魂所在。所以,对于声乐表演来讲,更多的人将自身情感融入其中,通过对演唱技巧的灵活运用完成艺术表演。这样一来,声乐作品所蕴含的艺术感染力也明显增强。基于此,文章将以演唱技巧为切入点,阐述并分析了和声乐艺术表现力相关联的因素,提出了强化声乐艺术表现力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演唱技巧;声乐;艺术表现力;研究  在声乐表演中,最佳
期刊
【摘要】:电视节目主持人除了自身的专业素质过硬以外,其他方面也应该有突出的表现,比如心理素质和个性化的主持风格,因为只有通过两方面的综合作用,才能够保证电视节目主持人在实际的主持活动中能够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主持风格来吸引观众,所以本文從心理素质和个性化主持两个方面来探讨了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  【关键词】:主持人;心理素质;主持风格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连接观众和电
期刊
【摘要】: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过热发展,不断上涨的房价导致居民“住房难”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从低收入城市青年的住房问题着手,了解低收入城市青年住房存在的困难,分析存在这些困难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低收入城市青年住房困难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低收入城市青年;住房;住房保障  经济发展迅速,过大的贫富差距和过高的房价使得低收入的城市青年无法购得住房,更有甚者不能租到高租金的房屋。他们一方面难以承受商品
期刊
【摘要】:大数据时代下对档案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管理人员应该要做好相应的管理服务工作,增强自身的服务能力,以达到用户档案管理的目标。管理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做好大数据的云储存工作,确保电子档案的完善性;要提升档案大数据的云服务能力,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形式,并建设档案智能检索系统,增强档案管理部门的整体服务能力。除此之外,该部门还要建立相应的数据档案馆,加强对用户需求数据的分析,让档案管理服务
期刊
【摘要】:无产阶级从登上历史舞台的那一天起,就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学者的关注与思考,而法、德两国的学者历来就有关注社会主义的传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矛盾的不断尖锐化,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和蒲鲁东的批判,提出了自己对无产阶级历史地位的独到认识,鼓舞和解放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向前发展。  【关键词】:无产阶级; 真正的社会主义者; 蒲鲁东; 马克思
期刊
【摘要】:凌蒙初在“二拍”中塑造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的世俗化特征的道人形象,通过对“二拍”中道士的形象进行分析研究,不仅可以深入解读“二拍”文本内容和凌蒙初所要宣扬的价值观念,还可以一窥当时的社会文化信息之全貌。  【关键词】:凌蒙初;“二拍”;道人形象;世俗化  引言  在中国传统观念以及道教的教义里,道士大部分是而且理应是正义和良善的代表,但是在《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简称“二拍”中我
期刊
【摘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中对于梦  境的记载也继承了《左传》写梦的一些特色和手法,写梦也成为司马  迁塑造人物的一种有力的工具。梦本是一种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逐渐被作家们引入到文学的领域,成为文学中用以表现的内容和方  法。《诗经》中有诗篇涉及到梦,《左传》保存了许多原始的梦材料,  《史记》中关于梦的情节也不少。古人认为梦是人与神、人与鬼的一  种交流方式。《史记
期刊
近年来,随着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格局的形成,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的建立,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社会阶层处于分化和重组的过程之中。社会各阶层在充分显示其角色功能的同时,也凸现出亟待解决的问题,协调和谐的社会关系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任务。对此,学术理论界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涌现出一批有价值、有特色的研究成果。本文拟就当
期刊
【摘要】:《花间集》是由后蜀赵崇祚编辑的一部词集,也是汉族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人词选集,本书收录了18位花间词派诗人共五百首经典作品。这其中包括了由花间派主要代表温庭筠、韦庄在内的六位词人所创作的十七首《河传》,分而为温庭筠三首、韦庄三首、张泌二首、顾夐三首、孙光宪四首、李珣二首。词人虽同属一派,然而词人的个人风格十分明显,比如温韦二人同是描绘女子形象都一个秾艳、细密、婉约、含蓄见长,“密而隐” ,
期刊
【摘要】:《天鹅湖》是柴可夫斯基根据通话故事改编的舞台剧,其中用到的一些音乐就像是一首非常浪漫的抒情诗篇,每一场音乐的选取都极大程度的展示了与场景相应的画面,包括对戏剧的推动以及人物性格的内心描述,具有强烈的交响乐感,甚至充满了戏剧力量,柴可夫斯基将交响乐与舞蹈相结合进行舞蹈剧的演绎,是对芭蕾舞最大的创新,为芭蕾舞表演做出了重大贡献,文章对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做出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