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如何变学生依赖教师学为积极主动地学呢?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摸索出一种“温、导、引、点、示、练”的六环节教学法。
这种教学方法,目的在于使学生从“学会”飞跃到“会学”。建构起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观,促进学生学习技能的形成和发展。
一、温
温飞在教学中起铺垫作用,它符合数学学科知识点间的链状联系特征。任何一个新概念,都是通过复习的作用,建立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的。“温故而知新”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导
导题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导题的合理性、适度性,是新概念形成的切入点。数学教学导题的功能,在于使学生进入思维推理的状态。我在教学“商多位数”时,利用845÷32和8450÷32两道习题,为教学8450÷32埋下伏笔,使学生愉快轻松地接受了新知识。
三、引
导题像一架梯子、新知识若树上高悬的果实。如何摘取果实呢?导题要在瞬间为学生设置一个悬念,引导学生进入思考状态。
四、点
点拨是促使学生“会学”的关键。这一环节,迁移了“精讲”教法的优点,同时也有“浚其源而疏之”的功效。在教学8450÷120时,我点出“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对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相同倍数,可以简算”这一规律,学生即有顿悟净相板演。启发点拨,使学生中“不愤不悱”的少了,积极求知的明显增多。
五、示
示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效仿。示范中可给予学生新概念的科学模式,并培养学生严密精细的分析习惯。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难免带有片面性,只有通过教师的严格示范,才能促使学生准确、科学地把握新概念。
六、练
练习的多样化可以保证技能的灵活性和应用技能的正确性。练习中,正例的选择有助于对概念的理解和对变式的运用,可使学生正确把握概念的本质。“练”与教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相联系,是学生对新知识的独立运作,能够强化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温、导、引、点、示、练”六环节小学数学教学法,每一环节都体现着学生的主体作用,每一步都是学生动手动脑的结果,促使他们“蹬水过河”,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
(责编 晓 月)
这种教学方法,目的在于使学生从“学会”飞跃到“会学”。建构起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观,促进学生学习技能的形成和发展。
一、温
温飞在教学中起铺垫作用,它符合数学学科知识点间的链状联系特征。任何一个新概念,都是通过复习的作用,建立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的。“温故而知新”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导
导题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导题的合理性、适度性,是新概念形成的切入点。数学教学导题的功能,在于使学生进入思维推理的状态。我在教学“商多位数”时,利用845÷32和8450÷32两道习题,为教学8450÷32埋下伏笔,使学生愉快轻松地接受了新知识。
三、引
导题像一架梯子、新知识若树上高悬的果实。如何摘取果实呢?导题要在瞬间为学生设置一个悬念,引导学生进入思考状态。
四、点
点拨是促使学生“会学”的关键。这一环节,迁移了“精讲”教法的优点,同时也有“浚其源而疏之”的功效。在教学8450÷120时,我点出“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对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相同倍数,可以简算”这一规律,学生即有顿悟净相板演。启发点拨,使学生中“不愤不悱”的少了,积极求知的明显增多。
五、示
示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效仿。示范中可给予学生新概念的科学模式,并培养学生严密精细的分析习惯。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难免带有片面性,只有通过教师的严格示范,才能促使学生准确、科学地把握新概念。
六、练
练习的多样化可以保证技能的灵活性和应用技能的正确性。练习中,正例的选择有助于对概念的理解和对变式的运用,可使学生正确把握概念的本质。“练”与教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相联系,是学生对新知识的独立运作,能够强化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温、导、引、点、示、练”六环节小学数学教学法,每一环节都体现着学生的主体作用,每一步都是学生动手动脑的结果,促使他们“蹬水过河”,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
(责编 晓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