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机技术发展历程(六)——煤岩界面探测

来源 :中国煤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bi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岩界面探测(CID)是采煤机实现少割岩、多割煤选择性开采的重要技术。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开始研发自动化采煤设备,首先研制出探测顶煤厚度的γ射线探测仪。随后的60多年里,CID一直被当作自动化采煤的关键技术,相关研究广泛开展,迄今已有数十种探测技术和算法。笔者认为,CID的目的是保证采煤机实现煤层边界仿形截割,应分为截割前、截割中、截割后3个探测时段,采用构造扫描探测、截割触觉探测、煤壁视觉探测3种方法,以满足采煤机截割路径导航、姿态实时调控、截割轨迹修正3个需求。目前,国内外主要有15种CID方法,
其他文献
对我国常用的闭口闪点测定方法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阿贝尔闭口杯法和泰格闭口杯法的测定原理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这3种方法分别对2种有证标准样品、4种有机试剂样品和7种喷
债务期限结构指的是长期、短期负债各自在企业负债总额中所占的比例,本文选择的是长期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例。债务期限结构的选择是债务融资最重要的财务决策之一,不适当的债
近年来,日本家长教师协会在职能行使、活动开展和理念贯彻等方面暴露出一些问题,并由此进行了相应改革。其在改革实施方法、运行机制等方面对我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