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改革导向下的中学历史教学的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yi1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第八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学历史学科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应该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对历史学科的教学模式进行相应调整,本文将重点介绍基于新课程改革导向下的中学历史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中学历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149-01
  前言
  历史学科在中学阶段占据重要地位,但是,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老师在讲授历史知识时,把学生当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这严重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长此以往,学生会失去对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不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我们的教学策略进行调整,本文将从以下方面,简要论述基于新课程改革导向下的中学历史教学的策略。
  一、中学历史教学现状
  2001年6月,我国开始了第八次新课程改革,至今已有十八年之久,笔者以历史学科教学为切入点,对我国新课改的成就进行了收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我国中学阶段历史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1],但是,从调查结果来看,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凸显出了许多新问题,比如: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师说生听的教学模式是主要的历史教学模式,学生只会根据老师划的重点进行死记硬背,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降低。
  二、新课改导向下中学历史教学的有效策略
  为了改善当前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进行了多方论证,总结出了一些解决策略,具体分为以下几点:
  1.构建双向互动交流的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提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但是,中学历史教学,不管是对于老师,还是学生,都很难做到这一点。
  一部分老师认为:如果把课堂交给学生,那历史教学就变成了自学历史,学生们很难抓住重点,无法对知识点进行完整掌握;大多数学生则习惯了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模式,所以,要改善这一现象,就需要老师老师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2]。
  例如:我曾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尝试构建了双向互动交流的课堂教学模式,简单来说,就是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我在讲解某一个知识点时,我会先把要解决的问题清楚地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到课文中寻找答案,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当学生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我会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大多情况下,学生们在讨论中能够找到答案,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最后,我会以提问的形式,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在这种以互动为媒介的双向互动交流课堂教学模式下,师生间的距离感消失了,并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与学的进程之中[3]。
  2.依托信息技术进行知识的精细化讲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信息技术教学已经走进课堂,为了改善当前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很好的解决许多问题,依托信息技术进行知识的精细化解读,可以使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点,也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
  比如:筆者在讲解《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时,我在希沃教学平台上进行了相关教学资源的搜集、整理,并在教学中依托这些信息化教学课件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除此之外,我们在讲解相关知识时,也可以将“五四运动”的历史评价及其产生的历史影响,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成具体的影像资料对学生进行展示,这也可以将基础性学科知识讲解,不仅如此,信息技术的教学化应用可以带动整体教学趣味性的提升,这也有利于学生更好进行知识的学习、理解和吸收[4]。
  3.常态化进行教学评价与调整。
  新课改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老师也要具备创新意识,不能墨守陈规,我们在进行历史教学策略改革时,往往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于是,常态化进行教学评价与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来说,中学学校应当将历史教学创新性提升作为教学评价的一个标准,并参考实际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引导并要求历史教学进行教学层面的调整和优化,而对于中学历史教师而言,他们需要在实际教学中与学生进行较好的交流,鼓励并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对老师教学提出一些意见或是建议,教师则要在较好分析学生教学意见的基础上,在教学模式优化和教学策略选用层面进行一些调整,这对于教与学之间关系的协调也有很大帮助[5]。
  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的中学历史教学,要正视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我们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勇于创新,从构建双向互动交流的课堂教学模式、依托信息技术进行知识的精细化讲解、常态化进行教学评价与调整等途径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1]唐世农.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J].教育观察,2019(11):132-133.
  [2]孙亚萍.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6(05):98.
  [3]罗锦有.树立人文意识,让历史更富有人文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13):118.
  [4]叶丹.新课程改革下中学历史教学理念的更新[J].西部教育研究,2017(17):95-96.
  [5]石春柳.例谈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的主题设计[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04):36-37.
  作者简介:张国生,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大公初中,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历史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程稳步推进,新课程的理念已经逐步深入人心,创设情景、实践活动等让数学更具趣味性、感官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参与的热情更高了。但我们的教学似乎又步入一些误区,使得数学课堂的数学味、思考性变淡。反思当前课改的一些做法,我们迫切需要走出课改的一些误区,回归平实高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情景误区;活动误区;材料取舍;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们的教学模式也在发生着改变。在高中课堂教学中,老师们越来越重视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笔者以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为例,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从高中数学互动教学的实施意义,互动性交流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现状分析以及如何增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互动性等三个方面展开进行研究和探讨,从而对于现阶段高中互动性教学课堂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以期能够对于这些问题
随着第三届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顺利举行,中非鞋业贸易也进入了-个新的历史时期,为谋求共赢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鞋业生产国和出口国.中非鞋业贸易之
创新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主题,是区域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创新活动中存在着市场失效和系统失灵两种失效。在我国,市场失效主要是由于创新环境不完善造成的;而系统失灵是
本文主要就目前我国公司股权结构的缺陷,导致的治理结构不完善的现状,通过对公司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的关系以及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的性质、作用与定位论述,提出完善与发展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