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anterior chamber intraocular lens,ACL)治疗高度近视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局限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比同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60眼和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anterior chamber intraocular lens,ACL)59眼术后视力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接近度(以视力表的行为标准)、同一手术后不同时期残余屈光度、两种手术后半年残余屈光度(<1 D)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半年以上的满意度.结果 ACL术后6个月达到和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比例是93.2%,而LASIK是66.7%;同一手术后不同时期残余屈光度比较:ACL组P值均>0.05,LASIK组均为P<0.01;手术后6个月残余屈光度在1 D以内的百分比,LASIK为95%,ACL为73%;术后一过性高眼压发生率:ACL为20%,LASIK为3%;ACL其他手术并发症:瞳孔变形占7%,人工晶状体移位或偏转占3.5%,切口闭合不良占5%;满意度:ACL手术患者抱怨眩光及暗视力下降的比例为1%,而LASIK为2%.结论 ACL用于矫正超高度近视、远视以及角膜相对较薄的近视有其明显的优越性,是非常有效和安全的.局限性是不能较精确地矫正散光,存在眼内手术的风险,应规范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