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修辞手法的应用和分析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cc7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大部分英语演讲比赛选手在备赛撰写英语演讲稿时,缺乏对修辞手法重要性的认识,不能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本文通过统计近年来“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总决赛冠亚季军选手演讲稿中修辞手法的使用,依托实例分析主要修辞手法的使用情况,以期能够为广大英语演讲比赛参赛选手提供有效策略。
  【关键词】英语演讲;修辞手法;应对策略
  【作者简介】王之圣,东北师范大学。
  中国日报社“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由中国日报社主办、二十一世纪英语教育传媒承办。大赛创办之初即作为国际英语联合会创办的国际公众英语演讲比赛(International Public Speaking Competition)中国区唯一选拔赛,大学组获胜选手将奔赴英国伦敦参赛,与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的选手同台竞技,代表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青年学子的风貌。
  一、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修辞手法的运用情况
  西方修辞学的发展史表明,演讲是修辞的最早来源。合理运用各类修辞手法,不仅能帮助演讲比赛选手生动形象地描写场景、刻画细节,也能够帮助选手在演讲结构、语势、主旨等方面实现更好的效果。
  本文的素材均来自“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冠亚季军选手的已备演讲稿。该比赛由中国日报社主辦,具有权威性;全国冠亚季军选手演讲稿经过精心打磨,具有参考价值。为证明修辞在演讲中使用的普遍性,本研究对选取的30篇演讲稿进行了有效性检验。经统计,30位演讲选手的讲稿中累计使用各类修辞手法共251次,涉及10类修辞,统计结果及占比如图1所示。
  二、主要修辞手法在英语演讲词中的分析
  1.排比(Parallelism)修辞分析。排比结构是用一连串结构相似、内容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来表达意思、增强语势,使其内容得到强调,从而提高语言表达力的一种简洁明快的修辞手法。排比结构可由单词、词组、不定式、句群等构成。排比在所有修辞手法中占比最大,高达约64.9%。
  例如:Every time I am busy weighing the ingredients, he will offer to help mix the pastry. Every time I teach him how to break an egg, we always end up picking eggshells from the mixture. Every time I ask him to fetch me some milk, he will salute to me and shout “Yes”. (第25届季军王嫣)
  此句是由句群构成的排比。该名选手运用排比描述了她和她的弟弟在烘焙时一个个十分温馨的画面,每一个排比参与项都是烘焙时的细节刻画(如称量食材、拌面、打蛋等),这样温馨的画面与后文中弟弟因刻板印象不愿意穿围裙形成鲜明对比。
  2.引用(Quotation)修辞分析。引用是指在说话或写作中引用现成的话,如诗句、格言、成语等,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引用可分为明引、暗引两种。明引指直接引用原文,并加上引号,或者是只引用原文大意,不加引号,但是都注明原文的出处。暗引指不说明引文出处,而将其编织在自己的话语中,或是引用原句,或是只引大意。运用引用辞格,既可使文章言简意赅,有助于说理抒情;又可增加文采,增强表现力。
  例如:That is the time when the solidarity of humans falls into place, as what Rousseau had foreseen more than two centuries ago: “Men cannot generate new strength, but only unify and control the forces already existing, and the totality of forces can be formed only by the collaboration of a number of persons.”(第24届季军袁佳茵)
  此处,该名选手直接引用卢梭的话,旨在表明人类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团结个体的力量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这也与作者演讲中提到的电影《流浪地球》的例子相呼应,在人类面临毁灭性灾害时,最后仍然有一群不同种族的人愿意团结一心,共同拯救地球和余下的生灵。
  3.对比(Antithesis)修辞分析。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做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例如:Nowadays, all trains in China provide its passengers with receipts for commodities, but 7 years ago, things were quite different.(第16届冠军许吉如)
  此处,该名选手指出:现如今乘客在列车上购买商品都可以得到小票,但七年前情况完全不一样。用开头的一个对比吸引了读者注意力,引出下文选手要讲述的七年前一名大学生因列车售票员不给小票起诉铁路局的故事,为主题“青年人的法律信仰”作铺垫。
  4.暗喻(Metaphor)修辞分析。暗喻又叫隐喻,只出现本体(Tenor)和喻体(Vehicle),指在两事物间寻求相似特征,并以其为基础,在探讨一事物时映射另一事物,从而达到比喻的效果。两者之间的联系和相似之处是暗含的。此修辞手法可使语句更生动、更形象,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例如:“Globalization is a conspiracy.”my South African friend, Nuhu, once told me. I was in a shock while he explained, “It’s a game that we’re forced to play by the rules set by the superior westerners.”(第22届亚军朱家毅)   此处,该名选手的南非朋友所说的“全球化是一场我们被迫玩的游戏”中,“全球化”是本体,“游戏”是喻体,旨在表达朋友眼中的全球化“阴谋论”,它只掌握在少数西方玩家手中。此处暗喻运用得恰到好处,表达了选手的这位朋友对于全球化的态度,并与后文该位选手反驳的观点形成对比。
  5.明喻(Simile)修辞分析。明喻,是喻体、本体、比喻词同时出现的比喻,是将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两种基本上不相同事物连接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
  例如:The old era is like a cocoon, protecting us from possible dangers outside and providing us with warmth and comfort.(第23届亚军倪侃)
  此处,我们可以明显发现比喻词“like”,该名选手把“旧时代”比作“蚕茧”,因为旧时代就像蚕茧一样为我们提供温暖和舒适,免受外界可能的危险,也为后文选手想要打破这样的舒适和局限作铺垫。此处明喻也与该名选手的演讲题目“The Cocoon of the Past”在结构上相呼应,比喻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6. 其他修辞分析。在此次统计的30份演讲稿中,剩下的五种修辞(头韵、夸张、典故、拟人、转喻)虽然占比相对较少,但若使用得当,也能起到十分好的表达效果。以头韵(Alliteration)为例,头韵是指在英语语句中有一组词或一句话中,其开头音节具有同样的字母或者发音。在第17届全国总冠军(同年取得国际公共英语演讲比赛全球亚军)陈洁昊的演讲中有一句“Where would we be without some clashes and conflicts”,此處的“clashes”和“conflicts”就是典型的头韵,增强了话语节奏感和韵律感。
  三、修辞手法在英语演讲中的使用建议
  1. 修辞手法的灵活使用。根据演讲者对于特定内容描述的不同需要,灵活选择具有相应或相关特点的修辞手法,不拘泥于某一种修辞。
  2.修辞手法的合理使用。“修辞”两字中“修”是修饰的意思,“辞”引申义即为一切言辞。因此,修辞本义就是修饰言论,但修辞本身是不能替代实质内容的,在演讲中尤其不要为了刻意使用修辞而忽视了实质内容和紧扣主题的重要性。
  3. 排比的多样化使用。合理运用各类排比(单词构成的、词组构成的、句群构成的等),并理清排比参与项的内部关系,在表达时注意语气的加强或减弱。
  4. 引用的规范化使用。引用在论证观点、表达主旨上起着重要作用。但也同时要注意,在撰写演讲稿时,对于内容的引用一定要注明出处,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5. 比喻的精细化使用。理解明喻和暗喻的区别,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点,注重细节的对比,确保喻体能生动形象地体现本体特征。
  四、结束语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全球化趋势的不可逆转,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更加注重英语口语表达,积极参加各类英语演讲比赛。因此,写好一篇英语演讲稿就显得尤为重要。修辞手法能有效地帮助演讲者实现更生动的描述、更有力的观点输出、更清晰的逻辑链条。通过统计总计30份历年来“21世纪杯”英语演讲比赛冠亚季军的演讲稿,不难发现“排比”和“引用”最受选手欢迎,这两种手法在观点的论证上都起到十分有效的作用。“对比”的使用可以帮助演讲者突出要强调的内容,“明喻”和“暗喻”借助喻体提供生动形象的描绘。其他诸如“转喻”“典故”等修辞手法尽管使用较少,但只要合理运用,往往也能有效帮助选手进行内容输出和情感表达。
  参考文献:
  [1]黄滔.诉诸的迷失及其解决方案——大学生英语演讲稿的修辞失误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2):94-96.
  [2]李丽生.英语排比结构类型及其修辞功用[J].山东外语教学,1999 (02):12-16.
  [3]王燕萍,夏珍.英汉对比修辞学实证研究:论证语篇修辞结构之对比[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5):147-150.
  [4]吴志伟.奥巴马总统竞选演讲稿修辞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0.
  [5]杨弘毅,张依,王靓.大学生英语演讲的修辞手法功能和策略研究[J].海外英语,2019(13):227-230.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提问是小学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这些对于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如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有效开展小学英语课堂提问展开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课堂提问  【作者简介】张雪仙,福建省永安市北门小学。  课堂提问不仅是小学英语教学中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家长对于孩子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从孩子出生之前购买学区房,到天价的择校费以及各式各样的补习班,都体现了家长对于孩子的重视程度。随着我国国际化地位的逐渐提升,英语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我国从小学阶段就开始进行了英语教学,但我国小学英语所使用的绘本教学方法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导致了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情况受到影响。本篇论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现阶段小学英语绘本
【摘要】在素质教育下,英语教学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互动学习的机会,让学生能够从互动中深入理解更多的英语词汇、语法以及句型等,并将英语知识灵活地应用到互动环节;这样就可以构建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英语水平。本文分析了互动教学法的概述,探究了互动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相关的策略,以便强化英语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互动教学法;策略;英语;概述  【作者简介】张丽华(19
【摘要】随着中国和葡语国家的往来不断深化,作为官方语言的葡萄牙语越来越多地进入到国人视线,但部分人对其认知仍有待完善。本文旨在通过简要阐述葡语的基本分类,深化对其学习方法的了解,以便葡语初学者更快入门。  【关键词】葡语;基本分类;学习方法  【作者简介】王道良,陆军步兵学院外语教研室。  近年来,中国政府在非洲的影响力迅速提升,安哥拉、莫桑比克等非洲葡语国家也开始被大家了解、熟知。葡语这一“冷门
【摘要】伴随着教学核心理念的逐步推进,传统式单一化的知识学习早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要求,教师应重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别于过去的考试成绩问题导向,而是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备确立的导向性,将学生的知识学习,专业技能实践及其感情心态进行合理的结合,在文化艺术基础累积的过程中,持续提高个人的独立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促进对学生核心素
【摘要】在高中英语的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是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和课后学习效率的关键一环,特别是在知识散乱、难以建立体系的高中英语中,英语教师不应忽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本文提高学生主体性进而提升高中英语学习效率做出探讨。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生主体性;学习策略  【作者简介】任志忠,西和县第二中学。  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主体性,让学生通过主体性学习
【摘要】2017年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包含“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四个维度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以及学生在必修课程阶段和选择性必修课程阶段的阅读词汇量要求。整本书阅读相较于单篇阅读,短章在内容、词汇和语境的丰富性等方面的优势明显,更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将结合Tuesdays with Morrie一书的阅读教学实践来谈整本书阅读的选材、教学设计、问题设计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读和写是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它们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把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看作一个彼此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绝不能把他们割裂开。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偏离了精“读”重“写”的轨道,或重读轻写,或重写轻读。人教新版《英语》教材优化的一大亮点是将原来的l
【摘要】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理念强调,在英语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要提高所有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能力和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需要依据因材施教理念实施分层教学,就是要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课外阅读等方面实施分层,这样才能调动各层次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简
【摘要】在现代教育发展背景下,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已经逐渐成为国内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任务。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及职业院校开始运用新媒体技术营造出良好积极的教学环境及氛围,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新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主要作用进行了阐述,分析新媒体技术利用过于形式化、直接用新技术代替学生的自主思考等新媒体时代大学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