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相宜 口诀识谱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lefeng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许多初中音乐教师面对着识谱教与学的现实矛盾:一是,学生基础差异性与课堂操作同步性的矛盾;二是,技能累积过程性与展示即时性之间的矛盾;三是,审美愉悦性与识谱枯燥性的矛盾。初中识谱教与学的现实矛盾,呼唤新型教学法。笔者根据艾滨浩斯记忆曲线原理,依据学生个性差异、识记规律等心理因素,秉承音乐趣味教学的基本观点,就初中音乐课堂口诀法识谱教学谈点看法。
  所谓“口诀法教学”就是采用风趣形象的教学方法将信息输入学生大脑,产生“愉悦效应”,以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一体化的“口诀法”作为识谱教学策略,重在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思路,以期激发学生内动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初中学生识谱的能力。
  一、口诀法教学操作要点
  动静相宜的口诀法识谱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坚持“愉快教育”理念,把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发挥学生最大潜力,具体操作如下。
  1.视听结合,口诀法节省脑力资源
  识谱教学中,首先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特别是“视听双向转化”的能力。口诀法为“视听协调”极大地节省脑力资源的耗用。
  例如,音符的辨认是相当重要的,连最基本的音符都难以区别辨认,进行视唱是相当困难的。学生平时接触五线谱又少,因此有畏难情绪。可设计口诀让学生边打节奏边念诵。
  男生:教师:女生:
  全音符,圆圈圈。唱几拍4/4拍中唱四拍。
  二分音符,多个竿。唱几拍?4/4拍中唱两拍。
  四分音符,黑黑脸。唱几拍?4/4拍中唱一拍。
  一个尾巴是八分。几拍?4/4拍中唱半拍。
  两个尾巴十六分。唱几拍?4/4拍中唱1/4拍。
  经过念诵、书写、比较、辨认,学生们感觉到知识有了趣味性,记忆轻松多了。穿插其中的节奏练习,对学生增强内心的节奏感觉大有帮助。
  以往音乐教师们抱怨:学生学习“音符形状时值比例表”往往花上两节课,学生还是一知半解。采用口诀法记忆后,从记忆口诀到掌握书写,前后没有超过五分钟。
  2.唱模结合,口诀法拓展身体律动
  音乐识谱视唱学习是既包括心智技能又包括动作技能的内在学习,它是一个综合的学习过程:获取音乐信息,对音乐信息进加工,听觉反馈。识谱视唱过程,一般都要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从在教师帮助下的幼稚程度到独立而熟练程度的过程。
  受到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教学理念启发,口诀法把跺脚、拍腿、拍手、捻指来分别代表低、中、次高、高声部,把“身体乐器”各个感觉器官调动起来,进行节奏组合活动。
  例如,很多学生喜欢音乐课,但有时会表现得随便。为了让学生在上课时保持良好的坐姿,尤其是在练声时防止“懒唱”,大家编了口诀吟唱:
  脚放平,腰挺直,(跺脚)
  坐一半,收收腹,(拍腿)
  挺挺胸,收下巴,(拍手)
  肩放松,眼平视。(拍肩)
  再如,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对不同音色的感受。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第一线,eee,C调mi,G调la。
  第二线,ggg,C调sol,G调do。
  第三线,bbb,C调ti,G调mi。
  第四线,ddd,C调re,G调sol。
  第五线,fff,C调fa,G调ti。
  刚开始,学生听着特别新鲜,听几次后就有些耳熟了。划上五线谱,两个大调各唱名位置再区别、比较、记忆后,学生们都说不再“头晕”了。为了提高趣味性,笔者组织学生进行排队接龙,以律动游戏范式巩固记忆,几次练习后不仅整齐有序趣味盎然,还理清了音名和唱名之间的复杂关系。接下来的几节课每次练1—2遍,唱五线谱时唱名混淆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3.创演结合,培养学生总结创编能力
  口诀法识谱视唱教学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歌谣诵唱过程的伴奏乐器选择竖笛、簧片乐器(口琴、口风琴、手风琴)等。因地制宜,不过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例如,唱名、音名、键盘图对照是最让学生头痛的,学生可用拟人化手法编口诀:
  七个音名排好队,CDEFGAB。(伴随着打击乐节奏型伴奏)
  反反复复作准备。
  相邻两白(键)EF,
  还有半音B和C。
  两黑(键)夹着音名D,
  三黑(键)中间是GA。
  两组学生分别扮演“唱名”和“音名”排队“找朋友”,并在键盘图上指出正确位置。在游戏中,学生明白音名是固定的,而唱名是流动的。由于口诀字数少,而且朗朗上口,大家特别主动地吟唱。有些学生找错“朋友”了,大家发出会心的笑声并会善意地提醒,整个课堂气氛热烈有序。当堂课上绝大部分学生能熟练掌握,第二节课时再复习,完成课后练习相当迅速。
  二、口诀法教学法的注意问题
  1.口诀法识谱教学,应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育是所有教育中,最活泼最生动最富感染力的一门有声艺术。识谱视唱,从本质来看,是一个由音乐审美直觉、音乐审美体验、音乐审美升华三部分组成的学习过程,运用口诀法识谱教学既要掌握记忆规律、准确再认,又要注重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师,应善于挖掘学生潜能,因材施教创设适宜学生学习的氛围和材料。
  2.口诀法识谱激趣,应化解畏难情绪。口诀法识谱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师生的契合,教师的关心、爱护会对学生产生微妙的影响,使二者心犀相通。音乐教师应提高亲和力,时刻关注学生的反馈,帮助学生建立适度目标、给予真挚鼓励。识谱视唱教学中,音乐教师还应当正确面对教育对象的全体性、教育功能的前瞻性、教育效果的后滞性、教育内容的基础性。
  3.口诀法激发动机,要关注群体效应。在口诀法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集体创编歌谣口诀。由于课堂可支配时间短,推敲余地小,难免粗糙,教师应当注重鼓励,要求不可过高。音乐教师的引导可激发学生识谱的积极性。班级授课制的音乐教学过程中,“群体效应”的力量是强大的,音乐教师应当努力营造独立、竞争、合作的氛围,强化群体效应的积极作用。
  “功在课前,利在课上。”口诀法视唱教学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有待实践中不断修正。音乐基础知识、识谱技能学习是音乐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爱护每个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立足于发展学生学习兴趣及能力的教学方法应是值得尝试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刘哲.谈音乐审美体验与音乐审美理解的关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5).
  [2]雷音.浅谈视唱练耳与“内心音乐听觉”[J].江汉大学学报,1991(5).
  [3]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4]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汪洵.多声思维训练新路探索[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5).
  (责任编辑袁妮)
其他文献
【项目简介】《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项目编号GXZZJG2015B059,系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张好任项目主持人,项目组共有成员12人,研究期限2年。微课具有“短”“快”“精”的特色,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网络移动终端的普及,微课学习成为新的潮流和趋势。在此背景下,微课资源的开发是关键,探索微课资源的应用可以使微课更好地为学习者服务。该项目主要结合高等教育出
“我的爸妈是做电器生意的,他们走南闯北,常年在外联络生意,我一年和他们相处的日子加起来也不到一个月。爸妈把我和弟弟交给了爷爷,奶奶很多年前就去世了,爷爷给我们洗衣做饭讲故事。我在家有时候会和弟弟打架,但在外面谁欺负了弟弟,我就会和谁拼命。十三岁那年来例假的时候我害怕极了,就逃到村里一个同龄女孩家过夜,结果把她家的小床都弄脏了。还是她妈妈教我学会了用卫生巾,并安慰我不要害怕。”十五岁的小叶在向我讲述
[摘 要]教育工作的真谛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承载着诸多学校的期许和家长的期盼。同时,班主任工作琐碎而繁杂,每天面对的是性格各异的学生。如何于细微处见精神,就需要我们每一位德育工作者去发现、去探索、去研究。特别是对刚走上德育工作岗位的年轻班主任来说,值得深思。  [关键词]班主任 成长 工作 细节  [中图分类号] G
[摘要]作文训练形式的多样化,是相对于“命题-指导-批改-讲评”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单调、传统、固定不变的训练模式来讲的。我们应从学生自身需要、兴趣、情感出发,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体现对学生主体的尊重,使训练收到实效。多样化可以体现在训练体材的多样,训练内容的多样,训练时机的多样,训练途径的多样……其实,就是以新颖、灵活、多变的方法,帮助学生轻松地找到可以动口、下笔的“契入点”,有了这个“
[摘要]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甘地的非暴力思想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这个问题非常不理解,有必要运用其中的典型史料对学生进行引导。本文认为甘地非暴力思想取得成功的三个条件是:英国已在印度建立了现代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印度当时独特的社会现实,以及甘地个人高尚的人格力量。  [关键词]甘地非暴力思想成功条件现代民主制度独特社会人格力量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
[摘要]品读经典小说《孔乙己》,遵循从文章的细处入手,探索文章选材构思上的妙处这一教学思路,在追求课堂有效度的同时,也收获课堂的幸福感。  [关键词]孔乙己细节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028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选入了鲁迅的经典小说《孔乙己》,在备课之初,我最先的设想是最为常规的步骤,由学习字词到课文分层,再抓住小说三要素
[摘要]高中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学生对语文的反思是改进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不断地深入学习,反复地独立思考,不断地进行反思,才能让我们的高中语文课堂真正走向改革之路。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60018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
[摘要]当前浮泛僵化的阅读教学充斥着课堂,这样的课教师越来越不想教,学生越来越不想学。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分析这种浮泛而又僵化的阅读教学套路具有的一些特征和形成原因,从而拒绝阅读教学粗线条、平面化,追求精读、细读,在对精妙文字的具体咂摸中体现“语文味”。  [关键词]阅读教学浮泛僵化语文味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026  一位
[摘要]  在英语新课程背景下, 《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 with English)能够严格遵循新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在体现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前提下,呈现形式新颖、话题广泛、功能完善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教材每个单元共由七个板块组成,各个单元板块与板块之间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这就为教师在立足每个单元整体目标的基础上灵活处理各板块教学提供了无限可能。主要针对课本模块二
[摘要]基于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视角及学习者的学习体验,以2013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8年级信息技术教材第三节“动画补间”动画第二小节《旋转的风车》教材内容为范例,提炼出概念形成显性化、操作行为规范化、操作方法精准化三大抓手,深入查证相关资料,融合多种研究手段,探索性提出了一种操作性极强的教学处理方案。为初级教师如何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向学习者呈现“精细化”、“易接受”的学习内容,从而使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