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方》药物\“非廉\”考释及\“飞廉\”文化内涵探讨

来源 :中华医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b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音韵、训诂、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互证等方法,论证出土文献《养生方》药物"非廉"即《神农本草经》中的植物药"飞廉",而非动物药"蜚蠊"。"飞廉"一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语源上与"风"有关,语义有"轻、快"的内在含义,被用为相关图腾形象、传说人物、历史人物、药物、建筑等名称。

其他文献
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是中国医学史研究的重要学术组织,其早期成员中有许多都身兼医生、医史学者2职。文章以中华医史学会会员录为基础史料,结合近现代医学期刊及大众报刊等资料,对1949年之前西医会员的生平、医学成就及其医史研究工作进行了简单回顾。希望增进学界对前辈学者之了解,亦期呼吁更多西医同仁关注医学史研究。
莫里斯阅读伍连德的《鼠疫斗士:一个现代中国医生的自传》后,曾致信李约瑟,希望发起授予伍连德剑桥伊曼纽尔学院荣誉学位提议;后又在《剑桥评论》撰写书评,介绍伍连德自传;伍连德去世后,又撰写讣告,刊登于《泰晤士报》,予伍连德高度评价。
20世纪前期,中华医史学会是中华医学会这一西医学术团体中唯一接收中医背景成员的专科学会。因此,对中华医史学会早期中医会员的研究有着特殊的意义。通过梳理这一时期的医学杂志,并参考今人研究,本文对中华医史学会早期14位中医医生、学者的生平事迹和学术著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整理,从而了解他们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为中国医学发展及医史研究所做出的贡献。
今年恰好是《中国医史》这部著作的两位作者,王吉民130周年、伍连德140周年诞辰的纪念日。两位作者原来分住于华东地区及马来亚的槟榔屿,相隔千里。虽然他们忙碌于各自的专业领域里,王吉民专注于首家医史博物馆的创建,成绩斐然;而伍连德则战斗于抗击肺鼠疫的最前线,并成功地于短期内扑灭,享誉全球,又主持在中国召开的"万国鼠疫研究会议",还活跃于创立防疫机构、海港检疫机构、建设医院和医学教育等多方面的活动。只
期刊
民国时期中华医史学会会员中,外国籍会员数量占1/3以上,他们为中国医学史的研究和中华医史学会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这些外籍会员一直未得到学界关注,笔者介绍了伊博恩、胡美、海深德、毛惠霖、嘉惠霖、安尔、罗爱思、马雅各、许保德、谷润德、傅瑞士、启真道、西格里斯特这13位外籍会员的生平和他们在医史方面的研究工作。这些会员关于中国医学史的研究对西方社会了解中国传统医学和医疗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医方类聚》成书于世宗二十七年(1445),是朝鲜医学之集大成者,书中引用了《妇人大全良方》的部分内容。以朝鲜原书覆刻的日本文久元年(1861)本影印本为《医方类聚》底本,元勤有书堂刻本缩微胶片(简称元刊本)为《妇人大全良方》底本,对《医方类聚》引用《妇人大全良方》内容进行比较研究,《妇人大全良方》在《医方类聚》直接引用42次,其中《妇人门》41次,《小儿门》1次;间接引用分为单行大字和双行小字2
《金匮玉函经》与《伤寒论》同体而别名,经北宋治平年三年(1066)校正医书局整理得以传世。目前学界所用的《金匮玉函经》是清代陈世杰本,系陈世杰从清代学者何焯处得手抄宋本后校讹整理,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刊行。通过检索从1066年至1717年间的医学著作中引用的《金匮玉函经》条文,经对比将其分为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2类,以此来考查《金匮玉函经》自宋本传世后的流传情况,据此推测,元明时期的医家未曾得
《梅师方》是亡佚医方书,其书名出自《证类本草·所出经史方书》,《证类本草》保留其佚文117条。除《证类本草》外,共50种医书明确引用《梅师方》部分佚文。其中38种医书未超出《证类本草》引《梅师方》佚文范围,12种医书所引《梅师方》佚文为《证类本草》所未载,以此推测《梅师方》在1552—1578年间的长江流域有可能还存世。就《梅师方》现存的佚文而言,其内容与《肘后备急方》有学术渊源的关联。
白术被古人誉为"补气健脾第一要药",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大宗药材之一。根据临床治疗要求的不同可有生用白术、土炒白术、麸炒白术、焦白术等多种炮制品。炮制质量对保障药效、用药安全及提高制剂工艺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历代古籍、近现代文献和规范中白术炮制方法的详尽考证,厘清白术历代炮制沿革的脉络,并结合炮制工艺差异、辅料添加及药效理论分析等,总结得出炮制工艺变革的内在规律和外在因素,即省却了繁琐和重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