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辈子杀猪,这辈子教书;上辈子杀人,这辈子教语文;上辈子杀人不承认,再给套个班主任”。这是圈内比较流行的同行们愤懑的自嘲。
凑巧的是,笔者就是这样一个上辈子“恶贯满盈”这辈子尴尬不已的家伙——语文教师兼班主任。
对我而言语文教师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职业,而班主任工作,确实是需要掌握诸多管理技巧之后才能做得风生水起的。
从我并不长久的教学生涯来看,班级管理绝非简单的爱的艺术。对教育事业的爱,是实现班级规范管理的一个大前提,但爱绝对不是一把万能钥匙,不能打开班级管理的每一扇门。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我们大多数教师并不认同的“技巧”,而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既是班级管理的目标,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技巧。
魏书生说:“管理是集体的骨架。”而班级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管理工作当然举足轻重。对于高中生来说,高中生活是崭新的,他们渴望在这个天地中施展拳脚。因此,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竭尽全力创造条件,让学生成为管理班级的主人。
或许我们可以将“班级”这个概念置换为“团队”。让学生提前进入社会状态,让其对自身的定位更加成熟、理性——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会面对世界本来的真实甚至残酷,进而实现自我管理和团队协作。
自我管理是个体对自己的管理。班级的自我管理也就是班集体成员在自我管理的基础上达到班级内部管理自主运行的方式。自我教育它可使学生个体成为集体意志的体现者,以集体带动个人,使整个群体团结一致、朝气蓬勃、进取向上。
教育者常以居高临下的阵势横加干涉,使用一些过时的、不符合身心发展规律的纪律手段,如体罚、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谴责等,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压抑。
对学生进行制度管理,也并不是把学生管得严严的,说不准说,动不准动,而是尽可能地多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天地。如多开展社会调查、专题讨论、学科竞赛等一些有意义的班级活动。在活动中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在实践中,让学生自觉地用管理制度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最后达到自己考察自己、自己思考自己、自己解剖自己、自己调节自己、自己战胜自己的理想境界。
班级自我管理真正地体现了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客体,又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和在教育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同样,一个人的成长,如果始终需要外力的约束和推动,那么就不是真正的成长。一个学生,只有能够真正离开教师的看管,达到真正的“慎独”,实现自我管理,才是真正的实现了教育的目标。
凑巧的是,笔者就是这样一个上辈子“恶贯满盈”这辈子尴尬不已的家伙——语文教师兼班主任。
对我而言语文教师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职业,而班主任工作,确实是需要掌握诸多管理技巧之后才能做得风生水起的。
从我并不长久的教学生涯来看,班级管理绝非简单的爱的艺术。对教育事业的爱,是实现班级规范管理的一个大前提,但爱绝对不是一把万能钥匙,不能打开班级管理的每一扇门。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我们大多数教师并不认同的“技巧”,而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既是班级管理的目标,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技巧。
魏书生说:“管理是集体的骨架。”而班级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管理工作当然举足轻重。对于高中生来说,高中生活是崭新的,他们渴望在这个天地中施展拳脚。因此,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竭尽全力创造条件,让学生成为管理班级的主人。
或许我们可以将“班级”这个概念置换为“团队”。让学生提前进入社会状态,让其对自身的定位更加成熟、理性——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会面对世界本来的真实甚至残酷,进而实现自我管理和团队协作。
自我管理是个体对自己的管理。班级的自我管理也就是班集体成员在自我管理的基础上达到班级内部管理自主运行的方式。自我教育它可使学生个体成为集体意志的体现者,以集体带动个人,使整个群体团结一致、朝气蓬勃、进取向上。
教育者常以居高临下的阵势横加干涉,使用一些过时的、不符合身心发展规律的纪律手段,如体罚、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谴责等,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压抑。
对学生进行制度管理,也并不是把学生管得严严的,说不准说,动不准动,而是尽可能地多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天地。如多开展社会调查、专题讨论、学科竞赛等一些有意义的班级活动。在活动中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在实践中,让学生自觉地用管理制度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最后达到自己考察自己、自己思考自己、自己解剖自己、自己调节自己、自己战胜自己的理想境界。
班级自我管理真正地体现了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客体,又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和在教育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同样,一个人的成长,如果始终需要外力的约束和推动,那么就不是真正的成长。一个学生,只有能够真正离开教师的看管,达到真正的“慎独”,实现自我管理,才是真正的实现了教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