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格列酮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T淋巴细胞转录因子T-bet/GATA-3表达的调控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ta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T淋巴细胞转录因子T-bet与转录因子GATA-3表达的调控、对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及与地塞米松(DXM)作用机制的异同

方法

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A组)10例及健康自愿者(B组)10名.分离、纯化、培养外周血T淋巴细胞,根据实验要求将两组分为3、24h组,再根据不同的干预分为:未干预对照组(A1组、B1组)、罗格列酮干预组(A2组、B2组)及DXM干预组(A3组、B3组);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γ干扰素(IFN-γ)及白细胞介素4(IL-4)的水平,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T淋巴细胞T-bet mRNA、GATA-3 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

A组3、24h 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IFN-γIL-4和T淋巴细胞的T-bet mRNA、T-bet mRNA/GATA-3 mRNA水平分别为357±31、783±47、5.5±1.0、8.4±1.5、18.7±3.7、11.9±2.9、1.20±0.11、0.290±0.020,与B组3、24 h(659±41、1394±120、11.5±3.0、17.4±4.0、29.0±4.0、18.9±4.0、3.82±0.81、0.870±0.0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59、5.95、14.87、6.25、6.06、4.63、10.23、18.67,P均<0.05),A组3、24 h IL-4、GATA-3 mRNA水平分别为65±6、96±9、16.4±4.2、41±6,与B组3、24 h(57±5、83±7、7.8±2.2、23±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9、3.90、5.77、7.76,P均<0.05);A、B组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4、IFN-γ/IL-4在3 h水平分别为357±31、65±6、5.5±1.0、659±41、57±5、11.5±3.0,与24 h(783±47、96±9、8.4±1.5、1394±120、83±7、17.4±4.0)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8、9.48、5.03、18.21、9.01、3.53,P均<0.05);A、B组T淋巴细胞T-bet mRNA和T-bet mRNA/GATA-3 mRNA在3 h时分别为18.7±3.7、1.20±0.11、29.0±4.0、3.82±0.81,与24 h(11.9±2.9、0.290±0.020、18.9±4.0、0.870±0.090)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62、5.66、29.67、11.5,P均<0.05),但A、B组GATA-3 mRNA在3 h(16.4±4.2、7.8±2.2)的水平,分别低于24h(41±6、23±4)水平(t值分别为10.70、10.11,P均<0.05);A组T淋巴细胞T-bet mRNA表达与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呈正相关(r=0.581,P<0.05),与IL-4呈负相关(r=-0.493,P<0.05);A组GATA-3 mRNA表达与IFN-γ呈负相关(r=-0.501,P<0.05),与IL-4呈正相关(r=0.579,P<0.05);A组T-bet mRNA/GATA-3 mRNA比值与IFN-γ/IL-4比值呈正相关(r=0.696,P<0.05)

结论

罗格列酮通过影响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T淋巴细胞T-bet和GATA-3的表达,从而调控IFN-γ和IL-4的平衡.

其他文献
期刊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相结合的学科,对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要求较高.现阶段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交互式电子白板走进越来越多的普通高中的大门.
从英语培训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出发,探讨了企业开展员工培训的策略和重点方向.
期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现有资料表明,基于肺功能检测的COPD全球患病率约为4%~10%,最近对我国7个省市(北京、上海、广东、辽宁、天津、重庆和陕西)40岁以上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发现,COPD总患病率为8.2%.尽管不同国家和地区COPD患病率存在较大差异,但整体呈上升趋势.COPD是美国第4位的死亡原因,是我国农村第1位、城市第4位的死亡原因.COPD已经成为重要的公
Oshsenbein和Ross[1]在1969年提出牙龈生物型(gingival biotype)这一概念;Seibert和Lindhe[2]将牙周生物型(periodontal biotype)引入教科书——它是指牙龈颊舌向的厚度,分为厚、薄两类,前者对应的龈线较平坦,后者的龈线则起伏明显,分别称为厚平型和薄扇型.一些学者对人的头颅解剖进行研究,发现牙槽骨形态与牙龈形态有对应性,根据牙槽嵴边缘形
期刊
在课堂信息化教学大行其道的形势下,传统授课中的板书越来越少的被呈现,是否便无用武之地?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信息化课堂教师授课仍存在误区,板书在课堂教学中仍存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