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抑郁症共病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皮质醇水平的相关因素,了解皮质醇水平与帕罗西汀抗抑郁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并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200例。根据血清皮质醇的浓度,分为皮质醇升高组(n=100)和皮质醇正常组(n=100),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测查抑郁严重程度,用自编问卷调查人口学资料、生活习惯及病程等信息,计算体质量指数,测查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两组患者使用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治疗8周,使用HAMD减分率评估疗效。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抑郁症共病2型糖尿病的患者皮质醇升高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化血红蛋白≥6.5%(6.5%~8.0%,OR=2.72;≥8.0%,OR=5.69),HAM D评分≥20分(OR=3.31)、体质量指数≥25(OR=3.56)、年龄35~50岁(OR=2.37);保护因素包括每周运动时间≥4 h(OR=0.28)、抑郁病程>12个月(OR=0.10)。帕罗西汀治疗8周后,皮质醇升高组患者的HAMD减分率低于皮质醇正常组[(0.66±0.11)vs.(0.86±0.05),P<0.01],HAMD减分率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β=-0.26,P<0.05)和皮质醇水平呈负相关(β=-0.17,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导致抑郁症共病2型糖尿病患者皮质醇升高的危险因素可能为糖化血红蛋白高、体质量指数高、抑郁症状重、年龄35~50岁;保护因素可能为运动多、抑郁症病程长。皮质醇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高的患者帕罗西汀疗效可能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