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然高雅 踏实研学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chong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恩情永存记一人,
  师德润泽似海深。
  锦言诲我终生益,
  飘云带彩亮明灯。
  ——真诚感恩导师范锦飘
  “慧婷,快点!快!在这边的教室。看,这就是范老师!”同事压低声音,急促地叫着我。
  我一阵欣喜。早已听闻东莞教研名师范锦飘老师,今天必须一睹风采。“可惜——我们来得太晚了!看,人挤得这么满,得想办法进去呀!”
  这是2014年5月在东莞市学科带头人展示活动上的一幕,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范老师。他颜值虽不惊艳,但气质淡然高雅;个头虽不算高,但气场强劲有力;音调虽不激昂,但语色清醇独特。嗯,这就是范老师。我知道他,但他不知道我。
  2015年12月的一天,我的QQ对话框弹出了一个陌生的头像,蓝天白云下的青草地上,一头牛正俯首啃草。哈,这只“孺子牛”是谁?“风之谷”的名字给人舒服恬静的感觉。
  “慧婷,你好,我是范锦飘。”
  范老师!那时,我认识他,他也认识了我。
  2016年5月,我幸运地进入了范老师的工作室。到落笔的今天,近700天的相识、传授、指导,使我认识到范老师——淡然高雅,踏实研学。
  一、处世低调,踏实雅范
  认识范老师的人,无一不用“低调”来形容他。是的,工作室活动从不搞排场,但场场爆满;讲座论坛从不讲花样,但次次有“干货”;言谈举止从不油滑,但字字珠玑。
  东莞市小学语文教研室严考全主任曾说过:“他是我见过的最低调、最踏实的学者。”是呀,范老师淡泊,婉拒了一次又一次的行政提拔,专心做小学语文教研。市教研室黄小颂老师无论在公开的活动场合,还是私下聊天,都表达了对范老师朴素、低调、踏实作风的欣赏。
  这就是范老师:做事既守原则又不张扬,既高效又循序渐进,低调踏实,潜心研学……我想,淡泊、宽容是君子的雅量,低调、扎实则是强者最好的外衣。
  二、理论厚实,率先垂范
  有一种生活态度叫低调,有一种理论高度叫厚实,于是就有了学者的低调和厚实。跟随着范老师学习的两年,我看到了一名学者的理论厚度。两年来,范老师工作室开展了十多次活动,从高质量的教学到扎实的研讨,从深入浅出的理论到醍醐灌顶的讲解,无不让我们这些“饥渴者”“吃撑了”。范老师先后给学员们开了八个讲座,在一次次分享交流下,我认识了“现代语文教学思潮”,我理解了前瞻理念“深度学习”“策略意识”“PISA测试与阅读素养”等,我有了课程意识,懂得了聚焦语用,增强了文本意识。
  亦舒说:“真正的才華如火焰般难以收藏,总会燎原。”范老师每年都撰写大量的论文,且所撰写的论文多次获省、市级的奖励,发表在专业期刊上的论文也比比皆是。作为他工作室的一员,我满心骄傲。在范老师的鞭策与指导下,我所写的论文也拿到了省级奖项,教学案例也陆续发表、获奖。
  低调的范老师,在课题研究上更是硕果累累。大课题,小课题,都有着足够的理论与实践素材资源,研究之路从不停歇,至今已八次荣获省市科研成果奖。课题研究,对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来说是一件高深莫测的事,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但在范老师的引领和手把手的指导下,学员们也都成功立项了个人课题。
  这就是范老师,凝神聚力、潜心钻研,让我们在看似枯燥、艰辛的课题研究中,同样也能收获成长的幸福。
  三、育人无悔,大师风范
  在向范老师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汲取了专业成长的能量,也收获了人生多次的感动。范老师除了进行一场场精彩的讲座外,更亲自授课,《山中访友》《匆匆》《矛和盾的集合》《秋天的图画》等课的教学,都在提醒我关注文体,关注语用,关注策略,关注学生的学习。在他的课堂上,语文像一束花,带着生命力量的多姿多彩。每一次开放,都让人叹为观止。
  我,幸运听到花开的声音,优雅淡然。我更幸运能够得到范老师无私的指导,于无声处听惊雷。在范老师的亲自帮助下,2016年4月,我获得东莞市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随后的展示课《揠苗助长》《夏洛的网》等都因得到范老师的指导而受到好评。2017年7月,我的教学设计、教学论文等都得到范老师的亲自修改,均获省级奖项,有的还在专业期刊上发表,课题也获得立项。在范老师两年的指导下,我深刻体会到:只有锲而不舍
  的量变,才能换来破茧成蝶的质变。
  从范老师研学的精神上,我发现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教育不是单纯的灌输,而是帮助受教育者发现自己、找到自己,然后成为他自己!
  这就是范老师,我生命中的点灯人,他为我点燃了教育的心灯,引领我展开更为深入的教学思考,并使我成为他那样的人。
  四、低调“奢华”,真有“范儿”
  范老师低调谨慎,朴实无华,但温情满溢。他话语不多,但言简意深,凝练有力,即使在工作之外和我们谈天说地,我们也能从他的平和与睿智中,感受到一位教育者对教育的坚守和热爱。
  范老师也是“奢华”的,理论奢华,育人奢华,让我感受到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坚持职业赋予我们的使命,用行动的勤恳来赢得社会对我们的尊重,从而让我们在有生之年不负自己,更不负“教育者”这个称谓。
  这样一位有实力、有内涵的学者型教师,所展示的乐此不疲地追求教育的自觉与执着、安静与踏实、纯净与唯美,促使我提笔,写下我的感恩、感激和感悟。
  这般低调“奢华”的男子,不得不令人感叹:真有“范儿”!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石排镇福隆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
其他文献
一名物理科学家的内心,容得下每一步精细的算法,也装得了整个自然界的规律及奥秘。但是,这颗心一定是能够沉淀得下来的,唯有如此,才会掌握自然的真相。并且,在这真相背后,融汇着这颗心对科研的热爱。  多年来,北京理工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教授李元昌致力于关于半导体的激子效应和自发凝聚的研究。作为2019年北京理工大学唯一一位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的学者,当谈及科研历程的时候,李元昌提及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坚持。
也说这里的句号与省略号  赵慧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拉萨古城》这篇选读课文中有这样两句话:“人们的诵经声和讨价还价的嘈杂声混在一起,香炉中吐出的桑烟香味与外国香水的气味混在一起,古老质朴的藏戏唱腔与节奏激烈的迪斯科乐曲混在一起……。佛教与尘世,宁静与喧哗,虚无与真实……这一切使圣地拉萨富有魅力,使古城拉萨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神秘之地,神圣之地,幸福之地。”而这篇课文被编入鲁教版四年级下册选读课文时,其
【教学目标】  1.辅导学生掌握生字词。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懂得作者按“先总起,再分述,后总结”的全篇行文思路以及按先概括、后具体及空间位置转换记叙山海关局部风貌的行文思路。  3.训练学生用词语概括山海关的特点,培养他们概括归纳的能力。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领会重点词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4.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出的热爱祖国疆土、热爱中华民族的炽热情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内容简介】  《小熊温尼·菩》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一只玩具熊,它是克里斯托弗·罗宾过第一个生日时收到的礼物。后来,玩具熊和它的几个朋友——小猪、驴子伊哟、猫头鹰、兔子、袋鼠妈妈和袋鼠宝宝、小老虎的故事被罗宾的爸爸阿伦·亚历山大·米尔恩写成了孩子们挚爱的书,现在它们被永久保存在纽约公共图书馆里,以纪念当年孩子们的快乐。  在《小熊温尼·菩》这本书里,作者米尔恩给我们带来一个充满了幽默和童趣的世界。小熊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朗读教学过程无法量化和朗读效果无法进行书面考查,教师缺乏相应的研究,造成课堂朗读训练有余而效果低微,学生书面表达胜于口头表达的尴尬局面。如何让教师摆脱朗读教学的困境,有效“突围”,探求行之有效的朗读方法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一、给足朗读时间,循序渐进  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读,涵泳工夫兴味长。”足见朗读对阅读理解的重要性。  一是时间要充分。可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教材安排每节课的
十多年前,接手一个新班。原来的老师换了,原来的规则变了,孩子们必然要“乱”一阵子,最突出的表现在课堂。往往是上课铃声响过好几分钟,教室里仍然是叽叽喳喳。  对待这种“乱象”,方法一般无外乎两种。一是以“暴”制“暴”,通常是教师大声发令“不要讲话”“要上课了,请安静”——大多数年轻教师常用此法。效果?谁用谁知道!相比之下,第二种办法就优雅得多,那就是“以静制动”:老师站在门口或者讲台,拿目光去说话,
為了让学生在轻松的寒假里不忘记阅读和学习,我再三斟酌,结合《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播放预告,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寒假作业:“在微信群里吟诗诵词”,具体做法概括为四大步骤:一观二诵三背四画。  一观,认真观看诗词大会。看选手表现,看嘉宾点评,看经典诗文,看董卿阿姨的主持风格等;  二诵,吟诵经典诗词。把选手答题或嘉宾评论中感兴趣的诗词,在《唐诗宋词元曲》中找到原诗,熟读成诵;  三背,背感兴趣的古诗词。
第一次阅读《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文章,让人感觉眼前一亮,细细咀嚼似乎与众不同,对于该文我有自己的独特感悟。这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的第一篇课文,是根据作家梁衡的同名散文改编,课文节选时进行了删改。这篇哲理性的散文,既有动人情节的叙述,也有美丽容颜的描摹,既有丰富情感的表达,也有说理的阐释,作者笔下的人物形象丰满逼真。本文以“美丽”为关键词贯穿全文,采用倒叙的手法,先讲美丽庄重的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
说起书,觉得自己和它蛮有缘。拿到一本新书,埋首其间,深吸一口气,感觉比世上任何一种馨香都来得满心欢喜。还有,我爱沉醉在书中的那时光,或悲或喜或思考,一個恍惚,半天就过去了。难怪从小到现在,唯一不厌倦的事,就是读书。回首我个人的成长史,实际就是我的阅读史。  参加工作前的阅读——铺就成长基石  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爸爸就开始给我买书,他耐心地教我给每一本书标上1、2、3、4……这些个序号,告诉我这些
如何让过往的作文教学在孩子们的心田里继续存在?自然离不开作文复习。但作文复习不等同于外在的叠加,毕竟我们探索的、追寻的,应该是有意义的自身具有,是内在的学习,是心底的生发,归根结底,也就是对作文复习的再“体验”。  一、融会贯通,从关注阅读走向关注作文  作文复习时,倘若视域狭窄,就作文讲作文,而做不到触类旁通,显然是最大的忌讳。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共选编了23篇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