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碳中和LNG贸易特点及挑战

来源 :油气与新能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中和LNG是天然气行业应对能源转型的创新之举,伴随着多船碳中和LNG交易的探索性开展,其作为绿色转型的抓手为国际石油公司所青睐。在重点分析了碳中和LNG贸易的发展趋势、特点以及面临挑战的基础上,对中国参与碳中和LNG贸易提出对应建议。研究认为,碳中和LNG具有一定的市场增长潜力,贸易价格将主要受碳价和LNG市场供需影响,但是目前还存在碳排放量难监测、碳减排认证不完善、价格传导不顺畅等实际问题。建议企业积极关注全球碳中和LNG的发展趋势,利用市场化的手段降低碳中和LNG进口成本,中国政府部门加快完善碳市场
其他文献
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发电具有反调峰特性和不确定性,容易造成弃风、弃光。为应对清洁能源消纳这一挑战,提出考虑电转气与冷热负荷惯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搭建电转气和冷热负荷惯性模型,并分析碳交易机制下电转气设备的工作特性以及冷热负荷惯性对其需求的影响,从而建立冷热负荷供需不等式约束条件;进一步建立考虑电转气与冷热负荷惯性的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成本最小目标函数,以及相应的各机组与系统功率约束。通过YALMIP和GUROBI工具箱建立并求解最优调度模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提高清洁能源消纳能力,降低综合能源系
在沧东凹陷页岩油水平井钻井过程中,面临机械钻速低、安全风险大、固井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预测了地层漏失压力和坍塌压力,进行了井身结构和井眼轨道优化、PDC钻头个性化设计,并集成盐水钻井液、旋转导向钻井技术、韧性水泥浆和漂浮顶替固井等配套技术,形成了沧东凹陷页岩油水平井优快钻井技术。该技术在沧东凹陷20口页岩油水平井进行了应用,应用结果显示:固井质量优质率提高了30.4%;井深超过4 500.00 m井的平均机械钻速提高了20.2%,平均钻井周期缩短了30.6%;井深小于4 500.00 m井
通过提炼偏远地区电网可靠性提升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基于机会约束优化的配网侧储能电站规划方法。计及投资成本最小化目标以及储能运行、配网潮流安全、供电可靠率要求等约束条件,建立网侧储能选址定容优化决策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随机场景描述偏远地区电网故障与用电负荷模式的不确定性,并引入可靠性机会约束灵活控制规划决策的不确定风险承受能力,进而借助样本平均近似理论,将机会约束规划模型重构为易于求解的混合整数线性优化形式。通过对西藏某偏远地区实际配网的算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机会约束优化方法对于网络故障不确定风险具有良好
阐述了溶剂、初始原料、模板剂类型、研磨方式及加热方式等磷酸铝分子筛的合成要素,并探讨了各要素的调变对分子筛合成的影响。初始原料和模板剂类型的选择对合成分子筛的骨架结构类型起决定性作用,而溶剂、研磨方式和加热方式的选择对分子筛合成实际工业化应用、安全环保方面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不同要素的组合可优化分子筛的合成工艺,从而降低制备成本,实现绿色环保化工,为磷酸铝分子筛的设计、研发、绿色合成提供参考依据。
长庆油田页岩油大井丛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存在摩阻扭矩大、滑动钻进托压、机械钻速低和储层地质导向识别程度低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大井丛水平井多层系布局、大偏移距设计、三维井眼轨迹控制和提速工具配套等关键技术研究,在平台井网/井序优化部署、密集式井组轨道防碰设计与控制、水平井一趟钻完钻、储层随钻评价与精准控制和注水区安全钻井等方面取得了技术突破,形成了长庆油田页岩油大井丛水平井钻井提速技术。该技术在华H40、华H60大井丛平台进行了现场应用,井丛水平井井数最多达22口,平均钻井周期18.94 d,较未采用
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是实现页岩油高效开发的关键,经过十几年的技术研究与实践,中国石化初步形成了以“超密切割布缝、暂堵转向、高强度加砂、储层保护”为主体的页岩油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并在部分地区实现了页岩油勘探重大突破,但是工艺参数和技术水平与国外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相比尚有差距。为此,在介绍中国石化页岩油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对比了国内外主要页岩油区块地质特征的差异,分析了中国石化页岩油压裂技术需求及面临的挑战,并针对中国石化陆相页岩油储层的特点,从地质–开发–工程一体化研究与实施的角度出发,同时
副产物聚乙烯蜡主要来自淤浆聚合高密度聚乙烯工艺,具有熔点较低、熔程宽、纯度低以及分子量分布宽等特点,直接使用存在应用范围窄、售价低、产品效益差等缺点,通常需要精制处理后才能进一步应用。介绍了聚乙烯蜡的分类,综述了副产物聚乙烯蜡的精制方法及其应用进展,并对副产物聚乙烯蜡的应用技术发展提出了展望。
长庆油田陇东地区页岩油施工区域沟壑纵横,水资源、基本农田和森林资源保护区较多,采用水平井开发受地形地貌及资源保护区影响较大,三维水平井偏移距的大小直接影响水平井平台布井数量及大平台工厂化作业,影响地下资源的有效动用。为此,在分析大偏移距三维水平井特点及钻井难点的基础上,优化剖面设计,优选造斜点、消偏井斜角、方位角及消偏井段,完善井眼轨迹控制方式,在不使用旋转导向系统的情况下优化常规螺杆钻具和PDC钻头,并综合应用降摩减阻工具及适用于页岩油大偏移距钻井的水基CQSP-4钻井液体系等,形成了陇东页岩油大偏移距
北美海相页岩油采用长水平段水平井密切割体积压裂技术和“工厂化”施工技术等手段,已获得规模化商业开发,而国内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起步晚,总体处于试验与示范阶段。为促进我国页岩油的勘探开发进程和页岩油开发技术的发展,总结分析了北美海相页岩油和国内陆相页岩油储层的基本特征、储层改造技术现状和特点,从中得到了诸多启示,从而针对国内陆相中高成熟度页岩油储层的特性,提出了强化基础与机理研究、进行多岩性偏塑性储层穿层压裂技术及复杂缝压裂技术攻关、研发多功能压裂液和压力敏感智能支撑剂、研究排采和CO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这三大石油公司是中国LNG(液化天然气)市场主力军,在经过多年发展后各自形成了上下游一体的LNG业务链,但也面临诸多挑战。为进一步推进LNG业务高质量发展,在分析三大石油公司LNG主要业务发展现状及“双碳”目标带来的影响的基础上,指出石油公司LNG业务发展面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减排压力增大、LNG应用成本较高、LNG供应稳定性和安全性仍存在诸多风险等几方面挑战,提出坚持低成本战略、推进技术创新、加快LNG行业低碳转型、促进市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