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思考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ld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的同时发展其创新能力。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积极创设民主、和谐、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创设质疑情境,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课,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习惯,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
  
  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一个民族只有拥有一群思考的人,这个民族才是有希望的。而教育的根本意义就在于教会我们的后辈思考,让他们在不断的创新中推动民族的前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创新教育的理念势在必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理念,让学生在享受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用新的思维角度看待问题,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自主自愿的获取更多有用的知识。
  要搞好“创新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得创新思维成为学生的一种能力。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当前务必具有的基本技能。
  由于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训练过程,所以作为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将创新教育与大纲内教学内容的教育相结合,在教学中首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各种教育方法的结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培养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有逻辑地进行思考。
  要在教育活动中融入创新思维的培养,授课方式的改变至关重要,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创新教育的需要,只有从教学活动的每一步开始改变才能出色地完成创新教育的革新。
  
  一、备课时以创新教学为基础
  
  备课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求知需要,准备充足信息储备更要在备课的过程中考虑到每一项活动对学生的启迪。
  首先,要注意问题情景的创设,在提出思考问题的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问题情境必须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因此在教学的准备活动中应该有意识地多准备问题情境,用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新知的欲望,引导他们体验自行解决问题的快乐,从而促进创新性思维的发展。教师要设法将一些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有趣、诱人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去品尝学习数学的乐趣,使课堂充满愉快的气氛。如在进行珠算加法训练时,学生就感到枯燥,若用趣味的故事来进行,将有神奇的效果。比如,教学“元、角、分”的时候,我们可以设计模拟小小商店的活动情景,让学生在小组内扮演售货员和顾客的角色,将授课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是枯燥的数学学习更具趣味。
  其次,是一题多变,不断追求更多更优秀的教育方式,以诱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
  1.应用题改变题目的不同条件和问题。例如:“学校购进图书200件,发到各班共160件,还剩多少件?”教师引导审题后,要求学生改编成新的应用题。学生们在这种问题的改编中加深了对题目的理解,创新思维得到纵向发展。
  2.计算题一题多解。例如:“用简便方法计算36×24”,教师应让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积累的经验去探索解题的方法。结果学生会有许多不同的解法。
  (1)36×3×8
  (2)6×6×24
  (3)35×20 36×4
  ……
  综上所解,为题目寻求多种解法同样也能达到诱导学生进行创新性思考的目的。
  
  二、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创新教育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工具要革新。用巧、妙、趣的教具,抓住学生的视觉,教学《方程》、《千克(公斤)的认识》、《圆的认识》时,教师拿着天平、手称、两端栓着粉笔的绳子(代圆规)。新奇教具的使用,本身就对学生有着极强的吸引力,这与传统的普通教具形成对比,能快速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的想象,思维由此得到拓展。
  其次,精心设计好导入课。如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一上课就讲《八戒分瓜》的故事;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上课就讲《猴子摘桃与分桃》的故事;教学《乘法分配律》,一上课就讲《老人与青年卖葱与买葱》的故事……这些有趣的故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即将学习的课程的内容,同时也更好地理解了各个学科之间微妙的联系,这种思考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最后,授课过程中,说理的部分也是极其重要的。这一部分的成功与否将决定创新教育的目的能否达到。说理训练对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比如:“一工程队,3人6天共修公路180米。照这样计算,6人12天能修公路多少米?”这个例子,我们要引导学生做这样的分析:
  1.用由果索因分析:要求出6人12天修公路多少米?必须先求出每人每天修公路多少米?已知条件告诉我们3人6天共修公路180米,所以每人每天修公路的米数就可以求出来,因此,本题的式子为:180÷3÷6×6×12
  2.用由因导果分析:已知3人6天修公路180米,可以求得每人每天修公路多少米?已知每人每天修路多少米,那么6人12天修公路多少米就可求出。列式为:180÷3÷6×(6×12)
  3.用推理、假设、探究分析:由题意可知每人每天修公路的米数是一定的,假设工作的时间不变,人数由3人增加到6人,是原来的2倍,修公路的米数也相应增加到原来的2倍。而时间由6天增加到12天,是原来时间的2倍,所以修公路的米数应是原来的(2×2)倍。列式为:180×(6÷3)×(12÷6)也就是:240×(2×2)
  这种分析思路让学生学会并掌握说理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题途径的能力,优化了应用题的教学过程,在指导学生有理有据地分析解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逻辑性。
  末尾,根据上面三个算式题,让学生根据不同的解法说说每个步骤代表什么?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重点是要在说理上,以教育学生要有创新思维。在完成上述所有教学准备活动和教学活动以后,总结课堂学习的内容,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总结,争取做到学生可以举一反三,老师可以汲取经验完善教学步骤。
  
  三、数学活动课中体现创新教育
  
  首先,活动课的原则要体现创新教育,要以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为宗旨,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突出具体形象思维,给学生以能力的钥匙,不给知识的包袱,促进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1)通过设置悬念,创设问题场景,积极启发小学生从已知到未知,促使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转换,同时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同时让学生掌握不完全归纳法之类的数学方法。(2)要提供有趣的足量的数和形的形象材料,那么如何去挑选这些材料呢?荷兰数学教育家凡
其他文献
电缆接头的安装关键工艺控制对于保障电缆附件的可靠运行尤为重要。基于电缆绝缘表面粗糙度对电缆可靠性的影响机制,本文分析了电缆接头在安装处理时的表面轮廓特征,进而使用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现场整体溯源方法,可避开单个数字计量装置无法有效溯源的问题,理论分析了各个数字计量装置误差对整体有功计量的误差影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得到误差解析表
【摘 要】随着新一轮中、高考课改的推进以及国家对中小学教育投入的逐步扩大,多媒体、计算机已经渗透到学校的角角落落。而随着多媒体和网络的应用,如何适时适度使用,又是我们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 高中数学 整合 教学效率    随着新一轮中、高考课改的推进以及国家对中小学教育投入的逐步扩大,多媒体、计算机已经渗透到学校的角角落落。而随着多媒体和网络的应用,如何适时适度使用,
(山东省东营市第二中学,山东 东营)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教学体系和教学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适应高中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对高中学校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如何构建完善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体系进行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体系 计算机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高中信息技术不再像以前的计算机课,内容和目标都有了变化。它以进一步提高学生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逐渐存在着一种由高架桥方案取代高填方路堤方案的趋势.但究竟这两种方案之间存在着何种可比性?本文从工程经济的角度,通过两者之间的经济费用分
本文介绍益阳白沙大桥为保证工程质量,在施工管理上采取的一系列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