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了解黄斑区光感受器内外节(IS/OS)层局部微小缺失的常见病因及相干光断层扫描(OCT)特征.方法 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到2012年1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门诊患者资料,OCT示患眼黄斑区IS/OS层局部微小缺失、中断,视网膜缺失区域外不伴有其他形态学改变,从患者的病历资料中提取病史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底彩色照相、OCT、FFA等检查结果.结果 90例98只眼.
【机 构】
:
300020天津市,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天津市眼科医院,300020天津市,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天津市眼科医院,300020天津市,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天津市眼科医院,300020天津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黄斑区光感受器内外节(IS/OS)层局部微小缺失的常见病因及相干光断层扫描(OCT)特征.方法 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到2012年1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门诊患者资料,OCT示患眼黄斑区IS/OS层局部微小缺失、中断,视网膜缺失区域外不伴有其他形态学改变,从患者的病历资料中提取病史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底彩色照相、OCT、FFA等检查结果.结果 90例98只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视物模糊或伴眼前黑影.原因未明者47例47只眼(48.0%),外伤史者17例18只眼(18.4%),黄斑裂孔术后者7例7只眼(7.1%),眼底出血吸收后者5例5眼(5.1%),电焊伤者4例8眼(8.2%),激光损伤者3例4眼(4.1%),电击伤者2例3只眼(3.1%),高度近视者2例2只眼(2.0%),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浆)恢复后者1例1只眼(1.0%),合并青光眼者1例2只眼(2.0%),合并糖尿病者1例1只眼(1.0%).眼底彩色照相显示黄斑区出现圆形或椭圆形、边界不清的暗黄色改变者72例80只眼(81.6%),未发现明显改变者18例18只眼(18.4%).OCT示黄斑区均可见IS/OS层局部缺失、中断,视网膜缺失区域外不伴有其他形态学改变;37例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多种因素均可导致黄斑区IS/OS层部分缺失,致病因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视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损害;OCT检查能够明确病变部位,对临床诊疗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硬腭黏膜重建下睑后层后的转归.方法 对2007年至2011年在深圳市眼科医院诊治的13例下睑恶性肿瘤患者行Moth切除、硬腭黏膜移植联合眼周皮瓣转移重建眼睑及睑缘粘连术,6个月后行睑缘粘连分离术,术中切取睑缘部分硬腭黏膜送病理组织学检查,于术后第一天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前节,用激光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活体硬腭黏膜.结果 病例在裂隙灯显微镜下眼睑形态良好,角膜透明.在激光角膜共焦显微镜下位于
目的 应用数字化眼病筛查模式研究上海城乡社区老年人群视力损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一套数字化的眼病筛查技术和工作模式对上海城乡社区目标人群进行眼病筛查.通过问卷调查、进行视力、眼压、验光、裂隙灯眼前节、免散瞳数字眼底照像等检查,将数据作信息储存、传输与处理并由专科医生确立主要病因及作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调查共纳入7879人(其中宝山区5223人;金山区2656人),实际受检66
瞳孔阻滞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最常见的致病机制,而晶状体在瞳孔阻滞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从理论上讲,解除晶状体因素的影响,可以从发病机制上阻止闭角型青光眼的进展.且随着白内障手术设施的完善和技术的发展,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haco+IOL)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已成为可能.但由于手术适应证的不统一以及术者的技术水平问题,使得有关手术结果的报道大相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Avastin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疗效.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就诊的11例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患者行Avastin玻璃体腔注射1.5 mg,治疗后随访3个月,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变化、人工晶状体情况及眼底情况、Zeiss stratus OCT测量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结果 行Avastin玻璃体腔
过去20年我国干眼流行病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国际研究水平还有不小差距.亟需开展一批高水平的干眼流行病学研究项目,揭示我国干眼人群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和危险因素;加强干眼的诊断研究,建立适合本国患者流行病学调查的统一及快速的评价与诊断指标;提高眼科临床医生对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视程度,加强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培训;贯彻慢性疾病的三级预防策略,建立干眼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体系;对有价值的干眼流行病学研究结
温州医科大学视力表研究团队通过潜心探索,编写成《视觉效果体验手册》。该《手册》将精细到弧分的视力评判与日常生活中的书报、电脑、手机、账单等文字材料等量评估,使普通百姓能从最常用的日常阅读中,发现自己的视觉状态,从而能确定视觉矫正的需求目标。
患者男,30岁.双眼红、异物感、视力下降20天.患者因“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于2010年10月在某医院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来源为其妹.术后2月病情平稳后出院,按内科医嘱口服抗排异药物(他克莫司3 mg/d、骁悉0.58 g/d及泼尼松80 mg/d),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及血液的他克莫司浓度,并根据转氨酶情况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
目的 评价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眼的视觉质量.方法 收集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共32例(44只眼).实验组17例(22只眼)植入Bausch&Lomb Akreos AO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对照组15例(22只眼)植入Bauseh&Lomb Akreos Adapt球面人工晶状体,随访时间为术后3个月,在暗室自然状态下,使用MFVA-100型多功能电子
目的 通过对联合白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单纯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的比较,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 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136例(169只眼)翼状胬肉患者,原发性108例(137只眼),复发性28例(32只眼).按随机表顺序分为A组和B组.A组68例(84只眼)采用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B组68例(85只眼)采用翼状
目的 回顾性分析眼睑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分类以及行Mohs法切除后进行眼睑缺损修复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近10年来收治的95例(95只眼)眼睑恶性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上睑54例,下睑41例,其中男性46人,女性49人,平均年龄(61.2±16.8)岁(47岁~87岁).所有患者行Mohs法切除后,根据眼睑缺损范围和部位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眼睑成形或再造.其中66例患者眼睑后层缺损达全长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