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婴儿特发性马蹄内翻足Ponseti法矫正后平均5年的随访结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3月至2008年6月,我院骨科采用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连续病例,入选标准:①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生后即有足内翻畸形);②首次治疗时年龄0~12个月;③仅采用Ponseti方法矫正.排除标准;①治疗及随访过程中发现其他运动神经系统畸形:多关节挛缩症,髋关节脱位、膝关节脱位、羊膜束带、脊髓栓
【机 构】
:
20110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骨科,20110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骨科,20110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骨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婴儿特发性马蹄内翻足Ponseti法矫正后平均5年的随访结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3月至2008年6月,我院骨科采用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连续病例,入选标准:①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生后即有足内翻畸形);②首次治疗时年龄0~12个月;③仅采用Ponseti方法矫正.排除标准;①治疗及随访过程中发现其他运动神经系统畸形:多关节挛缩症,髋关节脱位、膝关节脱位、羊膜束带、脊髓栓系、脊膜膨出,脑发育不良等;②就诊前曾采用其他方法治疗.临床结果的判定,优:跖行,无痛,行走生活良好,已行,或未行跟腱切断术;良:已行或已决定行胫前肌外移等非涉及关节囊的矫形手术者;差:已行或已决定行后内侧软组织松解术者.结果 经病史分析得到56例76足符合标准.其中男42例,女14例,双足20例,单足36例(左侧11足,右侧25足),共计76足.随访年限最短3年,最长6年,平均5年.76足中62足(81.6%)临床结果为优,6足(7.9%)临床结果为良,8足(10.5%)临床结果为差.以患儿就诊时年龄是否超过3个月分为两组,两组均为38足,小年龄组中29/38 (76.3%)为优,5/38(13.1%)为良,4/38(10.5%)为差,大年龄组中33/38(86.8%)为优,1/38(2.6%)为良,4/38(10.5%%)为差,两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①特发性马蹄内翻足采用Ponseti法矫正后在平均5年随访时,81.6%的足为优,7.9%的足为良,10.5%的足为差(需要行后内侧软组织松解术);②在4~12个月之间开始矫形的特发性马蹄内翻足中,在平均5年随访时与0~3个月之间开始矫正的患儿相比,临床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手术切除范围对Ⅳ期神经母细胞瘤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2年12月至2010年12月确诊的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59例,其中未接受手术切除肿瘤原发灶的17例,不完整切除的9例,完整肉眼切除的33例,其中有镜下残留的10例,无镜下残留的23例.结果 59例有随访资料中的Ⅳ期NB患儿中位生存时间23个月(1~96个月),中位就诊年龄为41个月(13~118个月
目的 探讨外科治疗静脉畸形术后残余静脉畸形的介入硬化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在我科接受介入硬化治疗的18例静脉畸形患儿,均曾行外科切除术,术后复查MRI均证实仍有部分残余病灶,其中病灶位于四肢并累及肌层6例,病灶位于膝关节或肘关节腔周围2例,病灶位于颈部且包绕颈部血管或侵入颈动脉鞘3例,病灶位于足底并侵入跖骨间隙2例,病灶位于眼眶2例,累及腮腺1例,累及直肠、乙状结肠2例,上述残余病灶外科往往难
目的 调查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营养风险及其临床结局的相关性,为临床营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Strongkid营养风险筛查方法对我院4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分析营养风险评分的影响因素;调查患儿在住院期间营养支持、术后感染、术后住院时间、监护室时间及治疗费用,阐明不同营养风险对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 4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入院时高度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32.2%,中度营养风险发生
目的 探讨儿童肝外胆管炎性肉芽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本组共6例,其中女4例,男2例,年龄2~6岁(平均4岁).3例反复腹痛,6例皮肤巩膜黄染,3例出现陶土色便.6例TBIL(46.9~172.2 μmol/L),DBIL (29.3~68.5μmol/L),AST (68.2~277.7 U/L),ALT (48.5~133.9U/L).B型超声:胆总管占位4例,左右肝管占位2例.腹部CT:肝门部
目的 探讨单孔腹腔镜监视下经阴囊入路睾丸固定术治疗高位腹股沟型隐睾症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23例患儿的27侧高位腹股沟型睾丸在单孔腹腔镜辅助下经阴囊入路完成睾丸固定术,用组织钳通过阴囊横切口经外环进入腹股沟管或腹腔抓住睾丸拖出体外,从精索横断未闭鞘突游离睾丸固定在肉膜外;最后在腹腔镜监视下用自制双钩疝针经皮腹膜外关闭开放鞘突.结果 所有27侧睾丸在腹腔镜监视下成功固
目的 分析DIXDC1和AXIN2基因在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chsprung disease,HSCR)中的表达,探讨其在HSCR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和荧光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方法检测60例HSCR患儿正常段(有神经节段肠管)和狭窄段(无神经节段肠管)中DIXDC1和AXIN2的表达
目的 探讨儿童软组织内微小金属异物的取出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软组织内金属异物病例.根据取出方式不同分为A、B两组.A组:26例,C形臂下定位,直接切开取异物.B组:15例,采用C形臂下7号注射器针垂直定位,侧位调节针的深度,亚甲蓝标记,手术取出.比较两组取出成功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C形臂照射次数.结果 A组:1例由于异物体积太小,未能取出,手术成功率96%.手术时间平均约53 min.
目的探讨新生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体外培养及鉴定方法,为早产儿肺损伤体外研究提供实验手段。方法取出生24 h内新生Wistar大鼠肺组织,用胰酶和胶原酶消化,经离心和免疫吸附法
目的 通过研究睾丸和睾丸引带组织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的表达情况,以进一步探讨小鼠睾丸引带发育与睾丸下降发育的关系,以及雄激素在其中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时期小鼠睾丸、睾丸引带AR和RT-PCR技术检测新生小鼠睾丸引带AR mRNA的表达.结果 新生小鼠睾丸引带中存在AR mRNA的表达.随着小鼠日龄增加,睾丸中AR的表达于产前短暂降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