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请不妨“耍点小聪明”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g2008a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要善于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抓住时机,进行渲染、鼓励、挖掘,用老师的“小聪明”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奔向不曾预想的“柳暗花明又一村”。
  关键词:教育教学 教育智慧 小聪明
  教育教学方法“不是自古华山一条道,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教育教学中常常遇到的“风云变幻”,需要教师的机智与灵活,不失时机地对有关情况进行有效调控,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所以,在教育教学中,老师不妨“耍点小聪明”,用我们智慧的心灵去点燃学生智慧的头脑,使“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无奈变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
  情景一:看未来科学家的照片
  我们班的孩子思维灵活,但在学习上缺乏钻研精神,没有自信。为此我想了很多办法,希望他们能提高自信,知难而进。但效果都不明显。正当“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有幸参阅了王晓春教授撰写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使我眼前一亮。
  一切准备就绪后的一节课上,我神秘地问全班学生:“同学们,你看过未来科学家的照片吗?知道未来科学家长什么样吗?”话音刚落,孩子们便议论纷纷:未来的科学家长什么样我们怎么会看见呢?既然是未来的科学家,现在怎么会知道呢?……学生们用疑惑不解的目光望着我。我等全班学安静下来后说:“老师这儿可有好多未来科学家的照片呢,未来科学家长什么样,只要谁想出这道思维拓展题,老师就让他看一看!”孩子们用怀疑的目光望着我,但为了能看到未来科学家的照片,还是急不可耐地低头思考起来。他们时而皱眉,时而咬笔凝思,时而奋笔疾书,时而一幅恍然大悟的样子,有的还得意地笑出声来,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我让做对的学生按顺序上讲台上看,但告诉他们,看完下去后不能告诉别人。第一个同学大摇大摆地来到了讲台上,我让他低头往盒子里看,他看过后,先是一副惊讶的表情,但马上就喜逐颜开,还忍不住笑出声来。第二位同学紧接着也走了上来,她看完后,先是兴奋又羞涩地笑了一下,然后又得意地走回座位。看到前面两人变化多端的表情,下面的同学可就想不明白了,对他们左瞅右瞧,好像在说,未来的科学家又不是你,干嘛得意成那个样子!学生们一个接一个地冲上台观看。有的看完后哈哈大笑,有的捂着嘴巴,有的点了点头,还有的尖叫一声“呀!”……原来他们看到的居然是镜子里的自己,我这儿根本就没有什么科学家的照片,而是一面装在盒子里的镜子。未来的科学家居然是他们,这怎能不让他们激动呢?孩子们一个个兴奋异常,两眼放光。
  我告诉他们,只要我们从现在开始,刻苦学习,善于动脑,我相信大家都会成为未来的科学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反思:相信了自己是怎样的人,就容易成为这样的人。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为“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孩子接受暗示性比较强,容易被大人的期待所左右,一个人有了自信,对自己满怀期望,他就会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看未来科学家的照片”这个小游戏,给孩子们一个心理暗示——他们就是未来的科学家!一个小游戏,让孩子们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对未来满怀憧憬,这样的小游戏难道不比简单的说教更具有说服力吗?
  情景二:罪魁祸首是老师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因此常常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如果处理得不好,将直接造成课堂气氛紧张或尴尬。相反,处理得当,将会成为激活学生情智的金玉良机。
  一次我上课正讲得兴起时,却看到小Y在给他周围的同学们在发什么东西,他们一伙根本没在听讲。我悄悄走下去,他们都没发现,等看到我想把东西藏起来时,已经来不及了。原来他们手中拿的是贴画,一问都是小Y发的。我气不打一出来,心想,自己不听讲就算了,居然还影响别的同学,太可恶了。我没收了贴画,正准备继续上课。眼睛却不由自主地向小Y他们几个望去,小Y显得蔫头耷脑的,还不时地瞅我几眼,满眼的委屈,其他孩子也是精神不振。显然,他们对我有点敌对情绪。一个念头忽然冒了出来:不了解情况就没收了学生的东西,我是不是太武断了?如果继续讲课不理他们,他们肯定是听不进去了……我脑子飞速地转着。对,还是先问问再说。一问才知道,小Y说他看到这几天老师没给同学们发小奖品,他就想老师的小奖品肯定是发完了,所以就把自己的贴画拿出来发给同学。我脸有点发烧,原来,他是在学着老师的样子在给同学们发奖品。于是笑着对他说:“看来贴画事件的罪魁祸首是老师呀,谢谢你提醒我,我一定要把贴画买回来!”我学着灰太狼的语气对他说。同学都被逗笑了,气氛马上活跃起来。我拿起贴画问他:“你可不能抢了老师的权力,让老师把贴画发给表现好的同学们行吗?”我接着讲课,气氛十分活跃,孩子们思维敏捷,发言积极,教学效果出乎意料的好。贴画一张张地发出去了,孩子们的脸上闪耀着欣喜的光芒。尤其是小Y,得到了3张贴画,小脸上写着自豪与兴奋。一石激起千层浪,下午有几个孩子拿来了贴画,说是让我以后发给表现好的同学。
  反思:学生的想法很简单、很淳朴,但是如果老师的头脑不“复杂”一点,恰恰无法发现这种简单和淳朴。孩子有自己的思维逻辑,他们会因想做好事而犯错误,如果我们遇到事情只会大发脾气,那么孩子稚嫩的心灵定会受到伤害。在贴画事件中,我及时调整了教育方式,把贴画奖励给同学们,使犯错的孩子感觉到他是在帮助老师,从而产生自豪感,同时也保护了犯错孩子稚嫩的心灵。老师的“小聪明”,巧妙地化解了师生间的紧张气氛,激活了学生的情智,使教育呈现出不曾预想的精彩。
  情景三:给点甜头
  要学生改正作业中的错题时,总有一些学生比较懒,错题老是改不完。更让我郁闷的是,平行班刘老师班上的学生改错可积极了,改完错还笑眯眯地走出了办公室。我觉得特别奇怪。就忍不住问:“你有什么法宝让学生这么爱改错题呢?”她神秘地说:“你要给点甜头他们才会有动力!”她递过来一本她们班的作业本给我看。原来,只要学生改了错,她就会在后面加上相应的分,全部改完,就会加到100分。对于学生来说,谁不想得100分呢?难怪他们班的学生改错那么积极!我也开始在我们推行改错加分制。还别说,真管用!连懒孩子也抢着来改错,看到分数加成100分,眼睛里都是笑。
  反思:本来一个棘手的问题,通过“耍小聪明”后有了改观。改错加分制,说穿了不过是老师笔下的一个数字小把戏,却激起了学生的积极向上之心,变“要我改”为“我要改”。只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这样的“小聪明”,何不多“耍”几次呢?
  教育教学的过程是动态的、充满偶发性的。我们应具备一定的教育智慧,从复杂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抓住教育时机,进行渲染、鼓励、挖掘,也就是“耍点小聪明”,这样,我们的教育教学才会成为一种艺术,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才会有令人叫绝的“柳暗花明”,才会呈现出不曾预想的精彩!
  参考文献:
  [1] 王晓春.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欧阳明.教师教育智慧的修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英、法语同属于印欧语系,外语公共教学与学习中难免将英语与法语进行比较。本文从比较句子种类的划分、构成、语气、用法等方面着手,分析英/法语句类之间的异同之处,以使语言学习者能更好地了解掌握这两种语言。  英语法语句子句类一、引言  句子乃是表达一个完整思想的最基本的语言单位。对于句子的分类以及句法的分析每种语言都有不同的标准。法语和英语均是源于日耳曼语,属于印欧语系,两种语言相互影响而逐渐发展传播。
现代信息技术用于语文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创设情境,可以突破知识难点。
汽车专业的学生走入社会后,面对的是激烈的行业竞争,面对的是更新换代非常快的、科技含量非常高的汽车产品。这就要求他们不但要有传统的维修技能,还要会使用新式检测仪器,特别是利用检测的数据,结合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地分析故障机理,最终排除故障。为此。汽修专业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为培养适合新形势的汽车人才而努力探索。  汽修专业学生兴趣汽车专业的学生走入社会后
小学语文快乐课堂学习效率快乐是什么?从心理学角度看,快乐是人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是一种积极心态。从教育学角度看,快乐的心态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开发思维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一、注重知识的生成获取  传统的课堂模式下,教师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一味注重知识的单向灌输,学生由于缺少课堂参与而不能亲身体验,这样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就不是很深刻,更不用说得到快感。范老师的课堂恰恰相反,他特别注重
从什么是数学素质,当代高职数学教学现状,高职院校数学素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培养高职学生数学素质的途径四个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  高职院校 数学素质 学生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是一股不可小看的力量,他们是今后社会建设和生产的主力军。众所周知,他们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成绩较差,乃至整体素质不高。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下大力气,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把他们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  作为一名数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