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121785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随着小学英语教学的不断改革,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已成为大家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大胆创新、主动探究,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让语言学习和思维能力培养相结合。
  一、巧设任务疑问,培养学生的探索思维能力
  心理学中提到:人的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疑问是启发学生思考的起点,学生对事物有了疑问,才能激发他们自主探究,从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不要只是一味灌输知识,应采取启发式任务型教学,巧妙设置任务和疑问。
  在教授新词时,教师应避免直接呈现单词的中文,采取不同方式让学生了解中文含义。在教学时,笔者通常会提供信息让学生理解意思,例如:六年级上册教材中出现的新单词“reuse”,笔者提供了“Use something again,”来解释。再如笔者在执教五年级上册《unit1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一课时,先给学生巧设任务,一层层提出疑问,如“森林里有什么”“金发女孩感觉怎么样”“饭桌上有什么”等,引导学生逐步进入整个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英语课堂中,教师不要设计一些不用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应注重设计问题的巧妙性。
  在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启发,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让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更积极主动地去释疑,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思维能力。
  二、给予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的广阔,犹如一棵不断生长的树。而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一项相当重要的有效途径。
  在译林英语教材每个单元的cartoon time板块,故事的内容都很幽默,并且结局开放性,教师在授课时可根据这些特点,让学生发散思维,续编故事结局。如笔者在执教三年级下册《unit2 In thelibrary》cartoon time板块时,发现这个故事很适合续编。故事内容是Bobby表弟很调皮,他到Bobby家随便吃喝,还拿走并咬坏了Bobby的英语书,最后Tina带着Bobby表弟来还书,并说“Is this yourbook?”。看到这里,显而易见故事并未结束,笔者在课上借此提问,Bobby接下来会怎么回答?他们还会有哪些对话呢?在课堂最后,笔者让学生小组合作续编故事。
  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日积月累地给予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逐步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旧识引新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思维能力
  分析概括思维能力,是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已掌握的知识,通过剖析、类比、归纳和总结的方式来学习新知识的一种思维能力。
  笔者在教学新单词时,不会直接将单词读给学生听,而会引导学生对之前已经学过的一些相似单词进行类比,从而找到新单词的正确读音。如在教make,get,down,Monday,behind等词时,笔者会让学生思考并找到可以从cake,let brown,monkey和day,beside和hi中发现这些单词的读音规律,更好的记忆这些单词。对于每个单元的重点句型,笔者常要求学生在操练句型自己归纳特点,从而举一反三。
  学生通过将旧识新知相结合,进行剖析、类比,再归纳总结规律,温故而知新。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适时引导启发学生,强化学生的分析概括思维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四、多样化感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小学生很擅长形象思维,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用眼看、耳听、鼻子闻、舌头品、皮肤触碰这些感知形象将内容反应在头脑中,并让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这样能更有效地加强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现在的英语教材都配有相应的插图、卡片、光盘等,在课堂中,教师也常用这些作为辅助手段,但不要忽略了引导学生去认真观察上面的内容。如笔者在使用挂图执教四年级下册《unit4 Drawing mthe park》时,出示公园图片,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片上的内容,再要求学生自己提出疑问,“Who are they?”“Where are they?”“What canyou see?”等,学生在提出这些问题时,对这篇课文也就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更深入学习这篇课文,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习难度,也提高了教学有效性。
  除了仔细观察,还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如让学生通过听、闻、触摸等方式,让学生的感知拥有多样化体会,进而提出疑问,并用所学语言进行描绘。
  五、拓展丰富化,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理,教师应抓住小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充分活用英语教材,拓展教学内容,启发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尝试能够多角度、多方向地来创造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笔者在执教五年级下册《unit3 Asking the way》这一课时,出示一张地图,设计问路的情境,按照课文内容的模式,问“How canget to the…?”答“Go along this street,Turn left at the traffic lights…”但是当笔者问学生时,所提问题跳出了课文对话的模式,笔者问了一个地图上未标注的地方,让学生没法按照课文思路回答,这时有学生回答“Sorry,I don’t know,”“You can ask a policeman for help,”还有学生回答“You can ask Baidu map,”虽然笔者的问题超出了原有套路,但却启发学生多方向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创造性回答。此外,英语作业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手段。笔者在教中高年级时常会布置一些开放性作业,例如编写小诗、编写新故事等。
  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活用拓展英语教材,给予他们足够的创造空间,鼓励学生不断探索与创新,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与完善,英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阔学生的思路,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将语言和思维相结合,让学生拥有一个自由创造的平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疑问会化作一股无形的动力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天长日久,则会使学生逐渐养成勤思、善问,主动求知,勇于探索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养成敢问,愿问,能问的习惯和能力;利用好问题的形成,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和探索空间,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探究,有效
在幼儿教育中,语言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正处于探究周围世界的时期,他们的语言能力也随着不断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幼儿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来进行语言情境的创设,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语言表达。在具体情境中运用语言,能够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快速发展,使幼儿语言教学取得实效。  一、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幼儿在刚进入幼儿园时,由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到学习主体的位置上,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他们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进行探究,有效掌握教材中的英语单词和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在学生进行主动探究时,教师要让他们摆脱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转变教学观念,创
期刊
新《纲要》科学领域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觉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兴趣。”从实践中我深刻领会到,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只有尽量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规律,使各个领域内容有机联系,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才能更好地完成领域中的目标。  一、丰富材料,注重兴趣的培养  在科学教育活
VEGFR-3主要在成熟组织的淋巴管内皮细胞上表达,肿瘤分泌的VEGF-C、VEGF-D与之结合后可诱导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刺激淋巴管的新生,介导肿瘤淋巴道的转移.通过竞争性抑
基于TMS320LF2407 DSP芯片的脉冲信号检测系统的设备,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结构设计,讨论了匹配滤波的幅值检测算法以及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实验表明,检测系统能够满足在线实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