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棚:我解汉印成我法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lang6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篆刻思离群,舒卷浑如岭上云。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汉家文”。丁敬论印诗曾经深深地打动着我的心灵。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那年我十八岁,当我初看到一枚枚鲜红秦汉印的时候,我怦然心动,浑朴大气,古倔厚重,神秘幽深的“中国印”令我“三月不知肉味”。好像有一种强劲的魔力吸引着我,让我中了心魔,深深地爱上了篆刻这门古老的艺术,我自作聪明用捡来的青砖刻了又磨,磨了又刻,产生了自己第一件所谓的篆刻作品。斗胆寄去本地的一家报社,居然发表了,让我兴趣大增。后来在启蒙导师文维义先生的指导下开始学习临摹先秦两汉印章,对章法、刀法、配篆等开始进行全面的了解,三年寂寞而快乐的师范生活奠定了我的书法篆刻基本功。参加工作以后,我开始深入学习书法篆刻艺术,我先后参加了上海普美篆刻学校函授、中国书协的篆刻研修班学习,先后得石开、徐正濂、郭强、李刚田等诸位先生指点,不断深入学习书法篆刻理论,集思广益,眼界大开。
  “印从书出”,这是当代篆刻创作的不二法门,只有先锻造自身的篆书风貌,才能形成自我的篆刻风格。我深明此理,在书法的学习上初以唐楷“颜柳”人手,先后学习《邓石如篆书》《张黑女墓志》《石门颂》《乙瑛碑》《袁安碑》《石鼓文》《秦诏版》等,以开阔自己的视野,为篆刻的学习打下基础,以秦汉古玺印中奇倔奔放一路作为自己深入学习取法的重要对象,不断寻找适合自己性情的表现方法。唐《六体书论》云:“学必有法,成则无体,欲探其奥,先识其门”,我以权量诏版,汉镜铭,汉碑额等文字为借鉴,期能形成自己的篆法语言,对明清流派印中黄牧甫一路印风情有独钟,主要学习其刀法语言及结字奇正相生的艺术思想,以求用刀的鲜爽,洒脱劲健,对来楚生的用刀方法进行学习研究,对汉封泥的边栏形式进行取舍,以丰富自己的篆刻语言。尤喜诏版文字的自然诡秘、生动活泼之姿,将“诏版意味”施之于印,在秦印文字中寻找营养,用刀稳健狠辣,冲切披削兼用,期能形成天真朴拙,鲜爽率意的印风。
  “印中日月长”,我在书法篆刻的大干世界里游淌,不断充实自己,加强对外界的交流学习。“转益多师是吾师”,不固守一家,取法乎上,勤学多思,一以贯之。在篆刻的风格追求上顺其自然,于印章中的方圆、奇正、聚散、呼应等关系颇费心思。
  篆刻之道,方寸天地,读书悟道,开阔胸襟乃第一要义,我喜读书,遇到喜好的文句,从而在大脑中反复思考形成意象,从刀法构图到章法,以整体审美情趣去关注之,以期能够“有我”。然后在纸上反复写稿,最后反书上石,印证所想。
  “印外求印”是我多年的思考实践,以“印内”为本体,在“印外”吸收丰富的造型元素,不拘泥前人,更多关注篆刻点线面的造型与构成,将情感精神注入形式之中,将古文字進行自我意识的印化,从而整体上做到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平中见奇。
  在坚持自我特色和个人风格特征的大方向上学习借鉴,消化沉淀,以期达到真与美的境界,我深知“过犹不及”的道理,坚持“渐变”的原则,不故作新奇,注重自身文化构建,求印风的自然形成。
  篆刻艺术是一种“神圣而痛苦的事业”,但我无怨无悔,二十余年来,一路荆棘丛生,蹒跚前行,但吾不求闻达,以刀与石抒写着我的人生况味,幸甚至哉!作打油诗一首自慰:篆刻方寸乃大干,刀笔成歌走石丸。吾解汉印成真我,乐得逍遥似散仙。
其他文献
他,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媒体人。在电视台工作几十年,作为资深的电视摄像记者,他对影像有极为敏锐的洞察力,早年间的绘画功底也给他在影像构图的把握上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他,又是一个极其低调的人,低调得希望把自己掩藏在白日的阴影里,不被人察觉。他的话并不多,但只要谈到艺术就能滔滔不绝,灵光乍现。  在一个可以被世界或者人群遗忘的时刻,他醉心于阅读,书籍给了他另一个安静的世界。  在一个可以遗忘尘世的短暂瞬
任平  四川清音表演艺术家  国家一级演员  四川清音李派第三代传人  现任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艺术研究院曲艺团)副院长兼成都市曲艺团团长  成都榜样·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成都市政協会委员  成都市文联副主席  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  四川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成都市曲艺家协会主席  享受省委省政府“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的政府津贴  曾获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奥地利第五届国际合唱
孙琦《跨越二郎山的抗冰保电特巡》  孙琦  在国网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从事新闻宣传和品牌建设工作。长期在电力施工一线担任基层通讯员和技术员。感言:因为电力基建工程大多都在崇山峻嶺或者无人区,千山竞秀、江河交错,所以就开始拿起相机记录身边的人物和美景。特别是2016年至2019年,参与建设世界上海拔最高、海拔跨度最大、自然条件最复杂的藏中联网工程。在西藏的3年时间,愈发爱上了摄影,爱上了镜头艺
主办单位:内江市资中县作家协会  顾建德  GUJIANDE  《磐石》主编。1963年9月生于四川资中县。四川省特级教师、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内江师范学院客座教授,资中县人民政府副总督学,资中县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出版有《齐贤斋词选》《资中籍现当代二十位文艺名家研究》等专著。  寄语  《磐石》从2006年创刊至今,已经走过了15个春秋。15年来,作为资中县唯一的一本文学刊物,《磐石》在县委、县
众志同心联行草192cmX 26cm X 2020年   众志成城祛疫疾,同心戮力送瘟神。  戴躍  1962年生。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作品多次参加中国书协、中国书法院等主办的重要展览。出版有《戴跃书法作品集》。
韩安荣  1965年生,四川泸州人。2000年7月就读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中国书画研究生班,2016年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访问学者,成都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國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山水画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美协、四川省书协会员。四川省西部中国书画院副院长、四川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四川省诗书画院、成都画院、四川省政协书画研
过去的一年里,鹏飞哥哥收到了许多同学的来信。这些信中,有推荐好书的,有给《故事作文》提建议的,有想与其他“文曲星”分享快乐的……也有小部分同学,向我讲述了一些他们不开心的事情,希望我能帮他们出出主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文曲星”们都遇到了哪些不开心的事,如果你面对这些事情,你会怎么处理呢?  河北唐山市鹤祥实验小学 赵京宇  前不久,我和好朋友小涵吵架了。事情是这样的:小涵在收英语作业时,认
十多年前第一次遇见张老师完全是一次偶然,我去琴房找一位朋友,匆忙路过每间琴房,有学生自己练唱,也有老师在示范教学,唯独路过她的琴房的时候,气氛很凝重,有位学生站在走廊里,脸色很不好看,我有点好奇,所以停下来站在不显眼的位置准备“看热闹”,学生终于开口了:“老师你再示范一次吧。”里面有位女老师说话了:“问题不在于你学我的声音,关键是要让你知道,怎么去巩固住自己还没有掌握住的最好状态。”我觉得这话很在
李暉  中国美协会员,成都画院专职画家,成都画院美术馆馆长,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山水画艺委会委员,四川省当代国画院副院长,中国一东盟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出版《李晖中国画选集》《李晖九寨风情》等。
2018年12月12日,由四川省文联主办,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四川传媒学院承办,省视协电视剧专委会等协办的“巴蜀剧作·五朵金花”文艺现象研讨会暨四川省首届青年编剧课堂,在四川传媒学院顺利召开。  本次研讨会邀请到了包括原中央电视台台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赵化勇、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曾庆瑞等在内的国内顶尖专家学者,以及著名编剧钱滨、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