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种植活动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telie_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在种植活动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幼儿园对种植活动组织与创设不够完善的现状,并提出了具体的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希望为关注此话题的人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种植活动;渗透情感教育;教育策略
  种植活动是指在教师的带领下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植物的种植、培育过程中,虞永平教授提出了幼儿种植活动中的“全收获”理念,是指在种植指导过程中不仅为幼儿带来了多方面的活动、体验等,还促进着教师、家长等成年人的专业发展。种植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向幼儿渗透情感教育,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幼儿园种植活动现状
  (一)幼儿园对种植活动的创设不够具体
  现阶段,幼儿园开展种植活动存在教师对种植活动设计不合理,幼儿园为种植活动提供的场地不够,对种植活动的开展不够重视等问题。具体表现在:幼儿园为种植活动的提供的种植园区面积大小不一,或是根本不提供种植园区,使得中职活动开展存在局限性。教师在种植活动的组织上缺乏有效性,无法针对种植活动开展多元化的、全面性的教育,导致种植活动很难有效发挥其效益。一些幼儿园甚至在幼儿园空地上摆设绿植,设计成种种植角,使幼儿对种植活动的理解与认知不够深刻。
  (二)生命教育成为当代教育的主要命题
  幼儿教育发展中,生命教育逐渐成为当代教育的主要命题,种植活动的开展,教师引导幼儿亲近自然、走近生命、参与植物的种植、培育、呵护的过程,了解生命的成长,促使幼儿形成关爱生命的情感,在积极的实践、参与与观察中,领悟生命的意义,形成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真挚情感。
  二、种植活动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合理设计种植活动方案
  幼儿园教师应当在种植活动开展之前,合理的设计活动方案,并将种植活动中的各项任务与渗透情感教育相结合,具体的活动方案内容包括种植的时间、植物、场地、工具等,以及种植的具体过程。其中包括种子的认知、植物的认知、土壤的认知以及种植的认知等,在种植活动的各个层面加强对情感教育的渗透,使得教育的有效性不断提升。在种植的准备工作层面,教师应当为幼儿讲解各个季节对应的种植知识,如,春季是播种的季节,带领幼儿种植向日葵、茄子、莲藕等,夏季是观赏的季节,此时种植的莲藕开出了荷花,向日葵渐渐长大、茄子花也逐渐结成果实。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玉米、荷兰豆等在秋天收获,且该类种子还可以收集起来用于第二年的种植。教师带领幼儿认知四季中植物的状态,引导幼儿了解人的生命发展与四季相似,由出生的婴儿,青年、成年、成长为老年人等,在四季讲解中渗透幼儿热爱生命。
  在实际的种植阶段,主要包括翻土、播种、埋土、浇水等,教师可注意针对各个种植细节为幼儿讲解,翻土过程中,教师可带领学生观察土中的世界,有石子、砂石、虫子,还有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土壤是生命的根源,土壤孕育出的植物,生产的粮食,养育着人类。在浇水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水与生命的关系,植物通过吸收水分生长、存活,而人同样需要水分才能存活,培养幼儿形成重视保护水资源、保护自然的情感。
  (二)种植阶段的情感渗透
  种植活动的开展,需要由幼儿亲自体验翻土、播种、浇水与埋土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的使用翻土的工具,并引导学生围绕翻土工具展开思考,工具是如何发明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意识,并以故事的形式为学生讲解翻土工具是人类的祖先,在劳动中为了更加方便开展各项农作活动,一点一点进化,发明出来的,直至今天各类工具的应用更加有助于人们的劳动,由劳动工具引发学生对人类祖先的思考,认知生命的本源。由学生亲自体验利用工具翻土的过程,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合理使用工具。
  在播种过程中,教师可围绕种子的生长发育展开讲解,为幼儿讲述种子是如何从萌芽、发育、生长最终成长为成熟的植株并开花结果的,让幼儿感受植物生命的整个周期与过程,在种植阶段不断向幼儿渗透生命的情感,使得幼儿都得珍惜生命,并加倍呵护植物的生命,透过植物的生长与种植看待生活中的事物,对生命产生新的思考。
  (三)管理阶段的情感渗透
  种植活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幼儿在种植活动中体验了培育生命的过程,并积极参与到植物种植的管理中,定期对植物进行灌溉,除虫,将植物的病株移除等,幼儿在植株的管理过程中,观察到了病虫害对植株的侵害,以此了解到,人在成长过程中也会受到很多磨难,生病、外部的干扰、打击等,但只要人们能够坚持,勇敢地面对这一切,便能逐渐成熟,像健康、成熟的植株一样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坚强、健康、有力的生长。
  教师还需带领学生了解如何进行浇水、施肥、捉中,预防病虫害等,有效的照顾每株植株的成长。教师还可通过教学实验的创设,引导幼儿观察植株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如一部分的植物不除草,而另一部分的植物除草,观察几天后植物生长的变化,引导幼儿观察植株在周围有草的环境下生长的较为缓慢,而周围没有草的情况下植株生长的相对健壮。在种植活动的植株管理阶段积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责任心等,对植株进行细心的照料。
  (四)收获阶段的情感渗透
  植株成长阶段会结下果实,此时教师可带领学生观察植株生成果实的过程,感受收获的喜悦,让幼儿在种植与收获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与快感,激发幼儿培育生命、种植生命、领悟生命的热情。植物的果实可以用来食用,植物的根茎叶等可以用来制作装饰品,制成编筐、剪贴画、标本等,让种植活动更加多姿多彩,更好地分享种植活动的成果,培养幼儿有始有终、懂得分享快乐的高尚品质。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幼儿园对种植活动的创设不够具体,且生命教育成为当代教育的主要命题,推动幼儿园积极开展种植活动对幼兒进行情感方面的渗透教育。通过合理设计种植活动方案、种植阶段的情感渗透、管理阶段的情感渗透、收获阶段的情感渗透等策略的开展,充分发挥种植活动对幼儿的教育意义,使得情感教育的有效性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翁烨.幼儿园种植活动中情感教育的渗透[J].华夏教师,2019(11):90-91.
  [2]屈文婷.种植活动中感受“生活教育”的魅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5):77.
其他文献
【摘要】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主要以“线上教育”方式进行。而随着国内肺炎疫情情况逐渐好转,多地陆续分批开学。因此,学生复学复课前后应如何做好线上线下的教学衔接成了大家热门关注的一个话题。特别是即将面临小升初的学生,复课后既要巩固六年级下册的新知识,又要面临小升初数学第一轮总复习,这无疑对教师、学生、家长来说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而作为一线教师,又该如何设计复习课的教学环节,上好这
【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守恒法是经常会使用到的一种解题方法,守恒法具有计算方便且不易出错的优点。守恒法主要是利用物质在参与化学变化的过程中某一个特定量的守恒规律来寻求解题思路,寻找变化前后的守恒因素,从而快速地找准等量关系,方便学生进行作答。文章结合相关的例题,选取几种常见的守恒类型进行解题思路的分析。  【关键词】守恒法;中学化学;解题运用  守恒法的运用原理主要就是根据化学问题中的化学
少先队辅导员是少先队员们亲密的朋友和指导者。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使命和责任感,践行少先队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推动少先队改革落实,切实增强少先队辅导员队伍的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在改革契机中树立做少先队辅导员的信心,提升专业素养,努力做一个优秀辅导员,引导感悟方向用“心”做事,传承红色基因。  一、良好的人际人际关系是做好辅导员工作必要条件  学校少先队辅导员主要负责少先队工作,指导少先队开展各项活
【摘要】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在大力提倡构建“快乐·高效课堂”的今天,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Ipad是去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开展激烈的抢答活动、展示优秀的学习成果、设置引人探究的悬念等,让学生感受进入情境、参与竞争、获取成功、深入探究的乐趣,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打造“快乐·高效课堂”。基于此,本文对如何借助Ipad增添课堂乐趣作了探讨。  【关键词】Ipad;课堂;乐
秋季,具有传染性的病毒和细菌蠢蠢欲动。在人群密集的校园里,防范病毒和细菌十分迫切,师生、家长都要高度重视。  秋冬是诺如病毒的高发期,尤其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如学校、餐馆、医院等地。  虽然目前诺如病毒急性肠胃炎没有特效药,以补剂及对症治疗为主,但也不必过于紧张,因为它是自限性疾病,病情轻微,恢复后无后遗症。  面对诺如病毒,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如何预防呢?  1.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而与祖辈或其他监护人生活。长期与父母分离,造成了他们在心理上的一些缺陷。在我校1700多名学生当中,留守儿童有700多人,约占学生总数的4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成了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重点。因此,关爱留守,守望未来,势在必行。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  根据我校走访留守儿童家庭、开展留守儿童心理问卷调查,以及召开教师座谈会等
本报综合消息 6月20日-21日,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统筹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工作方案》,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牵头主办的“新时代广东省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政策研究”首次研讨活动在肇庆市举行。省教育研究院教学教材研究室副主任钟守权主持研讨活动,肇庆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郭志勇参加活动。来自省教研院、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的专家和部分中小学校教师、出版机构专家共18人参加研討活动。  研讨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结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新课程标准二者提及的关于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要求,本文基于教科版三四年级教材中出现的语法点,结合日常教学现状,浅谈创编口诀辅助三、四年级学生进行语法学习。  【关键词】语法点;语法口诀;辅助作用;教学实例;改进建议  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结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新课程标准二者提及的关于培养学生语言技能方面的要求,小学英语应重视语法教学,为培养学生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优化,对初中数学的要求也有所变化,相对于以前的题海战术,如今的初中数学教学更趋向于数学思维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需要打破死板、被动的教学状况,来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地探索适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的实践性;思维的主动性;思维的整体性  数学思维是学生
【摘要】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能够进一步充实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内容。本文从课外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来源、呈现方式以及组织形式等方面入手开展研究,希望能够为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提供参考意义。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课外阅读,但是文言文的课外阅读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即使学生能够学懂文言文,并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