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开展教学导入的意义、原则和方法

来源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680n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学导入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博物馆学界对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认识逐渐深入,而对于教育界比较成熟的“教学导入”理念却尚未有鲜明的认识。根据教育理念和工作实践,对博物馆教育活动中教学导入的概念和意义进行分析、探讨,进一步提出了博物馆开展教学导入的原则和方法,并举例说明。
  关键词 博物馆 社会教育 教学导入
  0 引言
   教学导入是教学工作的主要环节之一。根据外国科学家研究,在课程最开始的3~5 min,学生在认识上的积极性和注意力往往是极不稳定的。教学导入“既是教学过程中的起始环节,也是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情境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博物馆由单向静态的“藏品中心”向交互形态的“教育中心”和“在地文化中心”转化。其“第二课堂”的角色和地位已为国际社会所认可,教育成为博物馆的重要职能之一。因此博物馆的教学活动,亦应当遵循教育的科学规律,将教学导入作为博物馆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并予以重视。
  1 博物馆开展教学导入的意义
  1.1 教学导入有利于稳定学生情绪、拉近师生情感
   博物馆的学习环境有别于学校。学生参加博物馆教育活动,首先要将自身的情绪从“生活状态”转换到“学习状态”。同时,学生都是情感的个体,而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师生往往都是初次见面。所以,选择合适的教学导入,不仅可以让师生关系尽快由“陌生”到“熟悉”,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还可以在上课伊始稳定好学生的情绪,将学生从“生活状态”转变到“学习状态”来,使学生尽快融入课堂氛围之中。
  1.2 教学导入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教学活动产生兴趣,他们就会主动学习,并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成果。有经验的施教人员,会通过丰富的教学导入方式,给予学生一定的、恰当的信息刺激,促使其兴奋点转移,将注意力集中在施教人员、教育活动和主题内容上,从而能够激发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1.3 教学导入有助于建立知识联系、提升活动效果
   施教人员通过形象生动而又符合主题的教学导入方式,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课程知识联系起来,这就如同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设了一座承前启后的桥梁,不仅拉近了学生与博物馆之间的距离,更为学生铺设了快速通向博物馆教育活动主题的通道,从而提升了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综合效果。
  2 博物馆开展教学导入的原则
  2.1 主题性
   教育强调教学目標,博物馆教育活动亦有自身的主题和教学目标。博物馆教学导入的目的是安定学生的情绪,完成学习情境的转换,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快速走进博物馆教育活动主题的大门。因此,教学导入的首要原则紧扣活动主题。
   博物馆教育活动中的教学导入不能脱离教育活动的主题和教学目标,应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学习心理出发,紧扣博物馆教育活动主题,启发学生的思考。
  2.2 针对性
   博物馆教育活动不同于校园课程,它具有“实物性”和“情境性”的特点。博物馆教育活动的施教人员,在开展教学导入的时候,必须要针对活动主题,以及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知识背景等,实施不同的教学导入方法。只有针对不同群体、不同主题,选择更为恰当的导入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博物馆教育活动的效果。
  2.3 趣味性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教育心理学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学生对博物馆教育活动感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如果学生对活动内容不感兴趣,只是被动地学习,那么教育活动效果就会很低。因此,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设计和施教人员,在教学导入的时候,要紧紧抓住学生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互动需求等,尽可能地激发学生们的兴趣。
  2.4 关联性
   博物馆教育活动应注重教育的科学性和知识的关联性。根据心理学研究,人的认知通常是“由已知导向新知”,学习是一个联系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博物馆开展教育活动,应当注重学生的以往经验和认识,注意其新旧知识之间的相关联系。施教人员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以教学导入为支点,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3 博物馆开展教学导入的方法
  3.1 开门见山式导入
   开门见山的导入方式,是教育工作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方式。其特点是“短、精、快”。施教人员以教学活动主题为基准,直截了当地说出主题和活动流程。此方法在博物馆教育活动中一般不单独使用,往往与其它方法相结合。
  3.2 实物导入
   “实物性”是博物馆教育活动的重要特点,实物导入也是博物馆开展教育活动的常用方式。这里的“实物”,除文物外,还有文物复仿品、文创纪念品,以及其它展品等。博物馆课程教学,通过实物展示的方式进行导入,更容易营造教育活动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鸿山遗址博物馆的特色教育活动“盘蛇玲珑球”,在活动开始时,施教人员先向学生展示馆藏文物盘蛇玲珑球的仿制品,让学生近距离、全方位地观看实物,甚至可以触摸实物,然后再引导学生了解文物的功能和价值。
  3.3 新旧知识联系导入
   教学提倡“温故而知新”。博物馆开展教育活动时,可借助与教育活动相联系的旧知识和经验,使其成为学生吸收新知识的前提,提高他们的兴趣。如鸿山遗址博物馆的特色教育活动“青瓷三足缶(高年级)”,施教人员的导入是:“同学们,大家在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课本里学过一篇叫《将相和》的文章,里面有‘渑池会’的典故,说蔺相如不惜血溅五步,让秦王为赵王击缶。大家知道这个缶是什么样的吗?为什么秦王击缶就代表了让步呢?”该课程从学生已有的课堂学习经验出发,来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认识“青瓷三足缶”这件文物和它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   3.4 多媒体导入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成为教学的重要方式。施教人员可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在音频、视频、动画等方面的强大功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和兴趣。如鸿山遗址博物馆的特色教育活动“青瓷三足缶(低年级)”,施教人员在上课伊始,用投影设备播放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千人击缶”视频。大气磅礴、美轮美奂的表演画面深深吸引了学生注意力。随后,施教人员进一步以“‘奥运缶’和‘鸿山缶’的关系”为话题,引导学生认识鸿山遗址出土的青瓷三足缶。
  3.5 悬念导入
   悬念可以产生扣人心弦的诱惑力,激起学生们探索求知的欲望和期待。通过设置悬念来导入,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将其引导到教育活动的主题上来。学生们在思考的同时,还能体会到问题解决的愉悦,从而提升学习的效果。如鸿山遗址博物馆的特色教育活动“青瓷三足缶(高年级)”。施教人员在联系语文课本的同时,提出“大家知道这个缶是什么样的吗?为什么秦王击缶就代表了让步呢?”这样的悬念导入,引起了学生们进一步探索学习的兴趣。又如鸿山遗址博物馆的特色教育活动“青瓷冰酒器”。施教人员一开始提问:“同学们,现在很多人家里都有冰箱,夏天的时候可以喝到冰凉的冷饮。那在没有电的古代,人们又是怎样实现夏天喝到冷饮的呢?”该活动通过“古人如何在夏天喝冷饮”这样一个悬念,吸引学生们去了解教育活动主题“冰酒器”。
  3.6 故事导入
   学生们喜欢听故事,特别是引人入胜、情节曲折的故事,对他们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这些故事包括传说、神话、典故、名人趣事等。如鸿山遗址博物馆的特色教育活动“古代琉璃”在上课伊始,给同学们讲述了一个名为《西施泪》的故事:相传,春秋末年,范蠡在铸剑时发现了一种物质,命名为“蠡”。当他遇到越女西施时,将“蠡”打造成首饰送给她,作为定情之物。再后来,越国被吴国打败,西施被迫前往吴国和亲。临别时,西施将“蠡”送还给了范蠡,她的眼泪流进了“蠡”里。后人称之为“流蠡”。该课程以“流蠡”的故事作为课程教学的导入点,介绍古代文物琉璃。
  3.7 音乐导入
   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并能够影响人的情绪和状态。施教人员在上课时播放相关的音乐,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关注,而且容易导入主题。如鸿山遗址博物馆的特色教育活动“越国编钟”就在上课伊始,播放了在1997年庆祝香港回归音乐会上曾侯乙编钟的演奏片段。通过曾侯乙编钟的音乐真声,引导学生去了解鸿山越墓的编钟文化。
  3.8 游戏导入
   游戏是学生们最喜欢的项目。通过游戏导入课程,是利用孩子爱玩的天性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这种边玩边学的方式,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对主题的理解。如鸿山遗址博物馆的特色教育活动“青瓷丁宁”。课程伊始,施教人员利用手鼓、三角铁等现代乐器,和学生们玩起了“击鼓进军、鸣金收兵”的小游戏。通过这项游戏的导入,学生们真切感受到了古代战争中军事类乐器的作用,为随后认识“鸣金收兵”的“丁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9 热点导入
   新闻生活热点和学生们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讲课时,若能以当前热点为引导,则可调动学生们的兴趣。如2015年电视剧《芈月传》热播,鸿山遗址博物馆的特色教育活动“青瓷豆”以“《芈月传》的穿帮镜头——青铜豆形香炉”为导入点,引领学生认识“豆”这件文物的功能和演变。又如2020年新冠肺炎病毒带来的疫情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全国各地齐心协力,共克时艰。鸿山遗址博物馆设计了特色教育活动“青瓷匜和盘”、“吊釜和沥水器”等,以“古代卫生防疫”为导入点,介绍古代的卫生生活用品及相关的历史文化,既加强了学生的卫生防疫意识,又增强了大家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3.10 诗词成语名言导入
   中华文明灿烂悠久,留下了大量优美的古诗词、成语、名言名句。博物馆开展教育活动,可以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古诗词、成语或名人名言为导入点。让经典的语言与经典的文物相伴,共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如鸿山遗址博物馆的特色教育活动“玉觿”,选用了《诗经》里的《芄兰》一诗:“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通过对古诗和文物的讲解,使学生理解“觿”的功能和内涵。又如鸿山遗址博物馆的特色教育活动“青瓷鉴”,则以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言“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为导入点,引导学生认识“鉴”的功能和内涵。再如鸿山遗址博物馆的特色教育活动“青瓷鼎”,以成语“一言九鼎”为导入点,引导学生探讨和理解“鼎”的内涵和价值。
  4 结语
   教学导入的方法有很多,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博物馆施教人员开展教育活动时,可根据教育活动主题、施教对象等具体情况灵活運用。导入方式也不是完全单一的,有时会几种方法一同使用,重点是如何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此外,还要注重教学活动时间的控制,教学导入的时间在整体课程中的占比不宜过多,以免头重脚轻。也不能为了游戏而游戏,为了导入而导入。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随着博物馆的不断发展,遵循教育规律、结合自身特点而开设的博物馆特色教育活动将成为未来博物馆发展的潮流。博物馆教育工作者,应当注重教学导入在博物馆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只有准确地把握教学导入原则,采用合适的导入方法,才能够顺利地开展教育活动,达成博物馆社会教育目的,进一步提升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王卿.试谈博物馆文物资源的课程开发——以鸿山遗址博物馆《神奇的镜子——青瓷鉴》为例[J].人文之友,2019(23):7.
  [2]臧勇.课堂教学导入策略与方法探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21):46-47.
  [3]王建华.论课堂教学导入的精细设计[J].当代教育科学,2015(2):63-64.   [4]郭芬云.課的导入与结束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王卿(1982—),男,从事吴越文化考古、大遗址保护与博物馆学研究,E-mail: 114040605@qq.com。
  On the significanc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teaching import in museums: The case study of Hongshan Site Museum characteristic education activities// WANG Qing
  Author’s Address Wuxi Hongshan (National) archaeological site park management center, Wuxi Hongshan Site Museum, E-mail: 114040605@qq.com
  Abstract Teaching import is the important link of education.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understanding of museum education in the museology has gradually deepened, but there is no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vely mature concept of "teaching import " in the educational community. Based on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and practice of museum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concept and significance of teaching import in museum education activities, and further puts forward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teaching import in museums, with examples.
  Keywords museums, social education, teaching import
其他文献
摘 要 针灸铜人是中国古代医学家发明的刻有穴位名称的针灸模型,具有研究与教学的双重功能,对中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让更多观众了解针灸铜人宝贵的文物价值及深厚的医学价值,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利用多媒体手段对原本静态的针灸铜人进行升级改造,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这使得互动感应式针灸铜人成为最受喜爱的科普展项之一,有利于激发观众的参观兴趣与求知欲望,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经络穴位知识。  关键词 针
摘 要 手工制作活动可以分为艺术、科技和劳动技能三种。中国铁道博物馆火车3D纸膜拼装教具和活动开发经过调研、设计、活动组织等环节,在细节上存在需要改进之处。手工制作活动在设计活动时应该充分发挥市场调查的作用,合理设计制作难度,注意手工成品在课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 博物馆 教育 手工制作  0 引言  近年来,博物馆手工制作活动蓬勃发展。这类活动打破了博物馆传统的以看和听为主的学习方式,具有灵活多
摘 要:空气滤清器系统做为发动机进气系统的重要零部件,其不仅影响着发动机系统的进气效率,功率,扭矩等,更重要的在于它还是整车的噪声源之一,影响着整车的内噪声和通过噪声。随着汽车在我国的大规模普及,其已日渐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因此人们对汽车本身的噪声和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做为噪声源之一的空气滤清器系统的噪声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本章内容将具体说明如何基于噪声控制进行空气滤清器的设计开发。  
2017年11月16至18日,英国博物馆协会年会在英国工业城市曼彻斯特举办。会议主题锁定“观众、藏品与劳动力”,阐释如下:  一、观众  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引起政治动荡,社会缺乏包容,人与人之间隔阂渐长,信任不足。在这种氛围下,博物馆如何扩展观众群体,加深与公众的关系?博物馆如何在愈合社会裂痕中发挥作用?如何在展览和活动中反思诸如贫困、气候变化、全球化等当代重要议题?如何吸引那些对博物馆缺乏
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汽车自动启停系统、AGM铅酸电池,搭建了一种模拟工况平台对AGM电池进行仿真、评价,并对实际的AGM电池的频繁充放电性能、充电接受能力、寿命等重要性能进行仿真测试。  关键词:自动启停STT;AGM电池;充电接受能力;寿命;工况仿真  中图分类号:U463.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550(2015)03-0027-05  Abstract: This p
起亚汽车近日发布官方声明称,该公司位于尼日利亚拉各斯(Lagos)的合资工厂(UVAL)已经正式投入运营。  UVAL CEO Jacky Hathiramani称,由于促进当地制造业发展能给厂商带来税收优惠,因此起亚此前曾斥资数十亿奈拉在当地建厂,目前UVAL已开始投产汽车,预计初始产能为2.5万辆/年。此外,Jacky Hathiramani还表示,UVAL合资工厂已聘请尼日利亚各所高校的工程
摘 要 博物馆课程的开发面临两个重要问题:(1)课程设计中的教育目的;(2)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结合上海博物馆的经验,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博物馆应当充分利用实物资料,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并采取鼓励学生自主思考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博物馆教育 学习动机 课程设计  0 引言  近年来,面向学校开发的课程已经成为博物馆教育的重要形式。这些课程不仅扩展了博物馆的表现内容,而且加深了对蕴含在博物馆
摘 要 在科学教育中,随着人们对“馆校结合”研究的逐渐加深,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新形式和案例。在我们努力提倡将学校教育与科普场所相结合的过程中,可能忽略了早在民國时期,因为特殊的社会背景,当时就已经存在相似的合作机制。通过分析1943—1949云南省立昆明科学馆的案例,介绍其成立背景、组织构成及与省内学校共同开展科学教育的合作机制,为如今的“馆校结合”研究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馆校结合 科学教育 科
摘 要:在铝合金客车车身骨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十字形骨架连接接头进行全新设计,开发出两种接头方案,再利用HyperWorks对原有骨架连接结构和两种新型连接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基于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对方案二连接接头进行尺寸优化分析,开发出质量更轻的铝合金连接接头。  关键词:客车;铝合金;HyperWorks;优化设计;接头  中图分类号:U463.83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55
摘 要 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近几年实践来看,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就业状况等方面逐步提升,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职业素养方面的现实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路径是做好如下工作:以序列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把职业素养与专业课程两个系统一体化设计;以科学的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职业素养的发展;以实践教学为抓手把专业课教学与职业素养教育相融合。  关键词 高职教育;职业素养;老年服务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