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好的职业

来源 :启迪·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iyantt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画漫画算第几好的职业?
  
  作为一名漫画大师,我平时思考很多很多人生方面的重大问题。其中主要的一个,就是什么职业最赚钱,特别是买菜钱不够需要放回去几个土豆的时候。当然,我思考这个问题,绝对不是因为我想放弃漫画行业转去从事最赚钱的职业。如果能转去第二赚钱的职业我也可以接受,呵呵。
  其实我觉得,对于一个职业来说,钱多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能比较轻松地赚到很多钱。按这个标准,贩毒就不是个好的职业。虽然听说赚得很多,但是肠子里放四百多个小塑料胶囊估计不是特轻松。我是没试过,反正我吃完自助餐连走路都困难,别说后面有人拿枪追着了。
  那,说了半天,什么是最好的职业呢?漫画大师认为,歌手,是世界上最好的职业。当然了,不是说所有的歌手都最好,必须是混到一定程度的。其实任何职业都是这样,再好的职业,也是混得好的才好。对唱歌来说,地下通道的就差点儿,虽然我挺向往的。而能在工体,或者任何能装几万人的地方开演唱会的歌手,就好点儿。
  这就是我认为的全世界最好的职业。钱赚得很多,没得说,杰克逊,对吧?而且,唱歌也是很轻松的事,反正比92分钟的足球比赛或5个多小时的网球比赛轻松。
  歌手可能会说,唱歌可不轻松,有时候还得上到高处,挺危险的。是,睡觉还可能从床上掉下来呢。歌手可能又说,还得跳舞呢,跳舞也不轻松啊。您一小时拿几十万,非给您搬张床躺着唱才叫轻松啊?
  再说了,您不是自己一人对着墙又唱又跳一个多小时,对墙又唱又跳的那是漫画大师。您是在聚光灯下,穿着七八套华丽服装(不是同时),在万人的喝彩中,又唱又跳。别说上个高点的台阶了,我觉得,您就是整场都跟李宁点奥运火炬似的挂高处横着跑着唱,都不是太委屈您。
  而且,唱歌本身就是个享受的事,要不怎么那么多人花那么多钱跑KTV去受罪呢?同样是唱歌,那儿得给钱,您这儿是拿钱,而且还不用等着轮到你。
  唯一有点儿美中不足的是,听说搞音乐的人寿命不是特长,从莫扎特,到舒伯特,到舒曼,到柴可夫斯基,到杰克逊,都活得不太长。特别是杰克逊,留下5亿没花完,按小沈阳的理论,不是一般的痛苦……
  李莉摘自《济南时报》 编辑/刘杨
其他文献
美国第三十三任总统哈里·杜鲁门(1884-1972)为纪念与妻子贝丝结婚三十八周年,写了这封编年史式的情书。贝丝在丈夫去世后,每天都阅读这封信,一直到她自己于1982年作为最长寿的第一夫人去世。    1920年6月28日,度过幸福的一年。  1921年6月28日,一切顺利。  1922年6月28日,破产,处境艰难。  1923年6月28日,成为东部法官,有饭吃。  1924年6月28日,女儿4个
期刊
知道先生:  这段时间,我发现自己好像迷上了偶像剧,我需要花费时间到网上下载,观看又要占用我的时间,有时候上课还会想想接下来的剧情会发生什么。虽然我知道身边的很多同学都在看,也都很着迷,但我还是有点儿担心,自己的这种爱好是不是有些过度,并演变成“上瘾”?并且爸爸妈妈也提出了少量的反对意见,你觉得呢?   Sunny    Sunny:  “瘾”在字典中解释为“特别深的嗜好”,也有人说日常生活中无节
期刊
世界上有两位以“纸条”著名的作家,一位是与雪莱和拜伦齐名的英国诗人济慈,另一位是20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杰克·伦敦。他们一个用纸条作为学习知识的媒介,一个用纸条随时记录下自己的创作灵感。小小的纸条,成为他们文学生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济慈出生于18世纪末的伦敦,是杰出的英诗作家之一。由于家境窘困,济慈不满16岁就离校学医。1816年,他认识了李·亨特、雪莱等著名诗人,受他们的影响,喜爱上了文学
期刊
天才的平均寿限,大概不会超过50岁,美国天才歌星迈克尔·杰克逊之死似乎又在印证这一规律。  不妨简单盘点一下。天才作家巴尔扎克活了50岁,国学大师王国维也死于天命之年,天才作家曹雪芹活了48岁,美国历史上最年轻最有才华的总统肯尼迪活了46岁,天才作家王小波死于45岁,猫王普雷斯利42岁,天才武术家霍元甲42岁,天才军事家岳飞39岁,天才诗人普希金活了38岁,美国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活了39岁,天
期刊
身高越高 赚钱越多    最近海外学界传来了一份报告,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学家安德鲁·利主持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身高比常人高的人,在赚钱方面也是“高人”。如果一个人的身高达到1.83米,他每年就能多赚接近1000美元。  我知道这个所谓的经济学家做此研究的立意和用心,但站在大众传播的角度来看,我没找出这份报告中含有任何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自古至今的名人们也没几个是高人,反而是矮男人层出不穷
期刊
PK源起  2009年7月16日,百度“魔兽世界吧”一个名为“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帖子,在短短的5个小时便引来了超过20万网友的点击浏览,近万名网友参与跟帖,被网友称为“网络奇迹”。而帖中内容只有“rt”二个字母,意思为“如题”。到7月19日14时30分,点击竟然达到惊人的986万多次。    【PK进行时】  论点一  群体无聊的结果?  这样一则只有标题而无内容的网帖,其本身是没多大
期刊
很多人的印象里,美国自成立时就是个共和制国家。其实在19世纪,美国出过一位鲜为人知的“皇帝”,这位被称为“诺顿一世”的“美国皇帝”曾下令解散美国国会,还想建立“联合国”,他可能还是马克·吐温笔下《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国王的原型。  “诺顿一世”原名乔舒亚·亚伯拉罕·诺顿,出生于英格兰。1849 年,30 多岁的诺顿带着4 万美元来美国经商,但很快便宣布破产。出于对美国政治结构的不满,1859
期刊
有人出版过禁书书目,大概是想,看不到书,看着书目遥想一下也是好的。    “雪夜闭门读禁书”,据说是传统文人的一件隐秘乐事。这种压抑与释放机制为禁书在阅读中引发的快感加上了多么好的注脚!“禁止”的确给“游戏”平添了许多神秘的乐趣。但想想看,读书又能给统治者造成多大的危害?这种猫和老鼠的游戏,老鼠本身看不清楚,猫难道不是洞若观火吗?  自从人类发明了书籍以来,可能就存在了书刊检查制度。只不过当时的书
期刊
★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  ★人生不是玩笑,而是一件伟大、庄严的事。生永远应该像死那样严肃、庄严。  ★人类生活的改变不在于外部的改变,而只能基于每个人的自我完善。  ★艺术家在细节上必须竭尽全力。  ★任何潦草写完的文章都要反复审阅,删掉一切多余的东西,不要增补一星半点。这是第一个过程。  ★不要按自己的意愿去改变、损坏所叙述的事件,而要跟随事件,让它把你引导到
期刊
黎明时分,电话铃声骤然响起:“喂,是罗德先生吗?我是欧内斯特,您乡村别墅的看门人。”   “欧内斯特,有什么事?”   “哦,我是想通知您,罗德先生,您的鹦鹉死了。”   “我的鹦鹉?死了?是在国际大赛中获奖的那只鹦鹉吗?”   “是的,罗德先生。”   “该死!多么遗憾呀!我在那只鸟身上花了不少钱。它是怎么死的?”   “它吃了腐烂的肉死的,罗德先生。”   “腐烂的肉?到底是谁喂它吃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