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大陆狗獾食性的研究概述

来源 :动物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ykxc1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狗獾广布于欧亚大陆[1,2],几乎遍布西欧各国[3].在西欧涉及狗獾习性、种群及行为的文献甚多[4~6],然而有关食性及捕食对策方面的文献则较分散.文献中一般认为狗獾是杂食性的(Omnivorous)、随机性的(Opportunistic)或广食性的(Generalistic)的捕食者.以Kruuk[7]为代表的研究者,在一些研究地区(Scotland)发现,狗獾的食物几乎全部为蚯蚓(Lumbricus terrestris).然而,在亚洲、西欧北部、特别是斯堪地拉维亚及英国的研究文献并非如此[1,8~9].相反,在地中海地区的狗獾几乎很少食蚯蚓[10].在前苏联,狗獾的食性及生态也得到广泛研究[11~13],其结果也并非如此.
其他文献
目的 :研制人乳头瘤病毒 16型 (HPV16)L1 E7重组腺病毒 ,以期获得防治宫颈癌的重组腺病毒减毒活疫苗和嵌合病毒样颗粒疫苗。方法 :以HPV16型野毒株HPV16 114/K为模板 ,利用PC
诱导性冷失活是 V型 ATPase的一种共同特性。用荧光光谱技术以水稻液泡膜 H+ -ATPase为研究对象 ,深入探讨了水稻幼苗冷失活现象的机制。研究表明 ,能引起较大程度冷失活现象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 的方法检测110例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基因15外显子D442G错义突变.首先用聚合酶链反应特异性扩
应用PCR、PCR -SSCP和DNA序列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一个有明确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应用史的母系遗传耳聋家系共8人(包括聋人和听力正常者)的线粒体DNA进行研究 ,结果显示,家
为使嵌合分子ut-PA获得抗PAI-1抑制作用的性质,将删除了编码u-PA中R178-R179-H180-R181的12个核苷酸的u-PA cDNA[u-PA(1)]的BamH I-EcoR I部分酶切片段,克隆到含嵌合蛋白ut-PA
经研究表明枫香亚科植物 (苏合香 L iquidambar orientalis,阿丁枫 Alitangiqia chinesis,枫香L iquidamformosana)茎的初生结构中树脂道的发生方式均为裂生型 ,树脂道的发育经历 :(1)原始细胞分裂阶段 ;(2 )胞间道发生阶段 ;(3)胞间道扩张阶段 ;(4 )树脂道成熟阶段 ;(5)树脂道老化阶段。枫香亚科与壳菜果亚科相比 ,两亚科树脂
本文测定了厦门火烧屿养殖大黄鱼成、幼鱼肌肉中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等生化组份 ,并计算其比能值 ;分析了肌肉蛋白质中 1 7种常见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 :成鱼肌肉蛋白质占 1
木聚糖是植物半纤维素的主要成分,它是除纤维素外,自然界中最为丰富的多糖.木聚糖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由β-1.4或β-1.3糖苷键连接的多聚木糖链,在D-木糖的第二位氧上连接有D-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