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来源 :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_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探求出反映国际教育竞争力水平的四个综合指标,即“教育投入”、“教育规模”、“教育效率”和“教育产出”。根据这四个综合指标,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得到国际教育竞争力水平的排名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1.世界教育竞争力水平区域发展不平衡,两级分化严重;2.在空间分布上,世界教育竞争力水平区域发展由高到低呈现出较明显的欧洲—北美洲—亚洲—南美洲—非洲的阶梯分布特征;3.教育竞争力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4.中国的教育竞争力水平偏低,亟待提高。最后,笔者针对造成我国教育竞争力水平偏低的原因,
其他文献
传统教学方法 ,侧重于研究教法 ,忽略了教与学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减弱了整体效能。现代教学方法强调整体性 ,在教学中注意教师、学生、教材相协调 ,发挥整体功能
文章利用2014年CLDS数据,运用Logit回归和Fairlie因素分解方法,分析乡城流动人口与城镇居民健康差距的变化趋势及其成因。研究发现:(1)流动具有内生于流动过程的健康损耗效应
20世纪20年代,中国论者主要研究作为自由权、受益权的劳动权。当代中国劳动权研究立基于特定时空定位下的社会背景与知识背景,表现为完全意义劳动权、法条主义劳动权和法理意
<正>A man enters a store to buy milk.He walks out of the store with milk.That is all—milk.At the same time,a woman enters the same store also to buy milk.But,s
用户用电系统是智能电网在居民侧的延伸,是智能电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对居民主要家电的用电起始时间、用电时长、用电时段数的设计,依据动态电价信息,结合分布式电源
<正>弄清我国究竟是否存在消费早熟,直接关系到一系列的宏观决策。因此这一问题是近几年理论界争论的热点,比较集中地讨论了三个问题:一是我国根本上不存在消费早熟;二是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