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权就好这一口

来源 :文史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jushi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大革命”中,江青搞八个样板戏,她在与文艺界人士交往,进行戏剧改革的同时,给人改名也成了她的最大兴趣。她给当过我们评剧院领导,后调北京京剧院当领导的薛恩厚,改名为薛今厚;给京剧演员钱浩梁改名浩亮;给钢琴家殷承宗改名殷诫忠,还给很多人改过名,当时很轰动。
  由于“文革”中改名风盛行,什么“革”字、 “武”字、“争”字、“翻”字、“造”字等满天飞,仿佛名字当中没有这些个字,就不革命了似的。
  我们单位有一位唱三花脸的老演员,叫窦立如,忽然有一天,他胸前贴了一张白纸,写着:从今改名“斗批改”。他从前院走到后院,边走边敲着一面大锣高喊:“革命了!革命了!改名‘斗批改’!”大家互相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用眼神表示好笑。
  过了这阵风,他又照样在胸前贴着白纸,白纸上写着:“改窦立如”。他从前院又走到后院,仍大声自我介绍。后来我们问他为啥把名字改来改去?他说:“现在是唱戏闹革命,咱就跟着哄!反正大伙都在演戏,咱也跟着过过戏瘾,起哄!别认真……”
  “文革”期间,我(新凤霞,1927-1998,我国著名评剧演员)跟“皇帝”溥仪一起在全国政协劳改队接受劳动改造。一天,我们正在全国政协后院劳动,中途休息聊天时,谈到了江青给人改名的事情,我说:“江青是演员出身,她对文艺界感兴趣,改名是关心人,她是毛主席的夫人,她给谁改名,谁敢不同意?!还得说是荣幸了,她要给我改名……”
  没等我把话说完,“皇帝”就抢着说:“她是有道理的,要新。你已是新凤霞,不能改成旧凤霞。”
  我说:“给我改成旧凤霞,我也不敢说不好哇。”
  “皇帝”说:“人在当权的时候容易独断专行,我也有过这种唯我独尊的独裁心理。记得在宫里,有一个小太监姓黄,叫黄立金,听了这个名字,我当时心里就反感,好像他姓黄本就不该,他还叫立金,黄和金都应是皇家专用的,这么一想,我就随便给他改了个名叫黑小三,但不许说姓,只叫‘小三’,因为他在兄弟中排行三。现在想想也真太可笑了。”他用手捂着嘴对我说,“江青心里说不定就有这种独裁心理。”
  我说:“要是专制不倒,封建制度不消灭,你哪能跟我一起劳动改造哇。”
  “皇帝”说:“这是挽救了我,要不,我哪里知道这么多知识,又学了这么多能耐呀!”接着,“皇帝”又说:“人生一世能够干活,懂得什么是真正的人的生活,这是一件很幸福快乐的事情。我得感谢劳动人民,想想我的前半生,我那时真是个只会吃不会干活的废物,可怜又可恨!”
  (责任编辑/楚  文)
  (电子邮箱:zhouwenji0303@163.com)
其他文献
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开国秘密战》是老八路张鼎中革命战争年代的回忆录。  张鼎中1919年8月出生于山西省榆社县,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八年抗战,参加百团大战等大小战斗百余次。1945年调军调处执行部第三十一谈判小组。在华北军区政治部保卫部三科兼军法处工作期间,主审马法五、黄维、陈长捷等战犯。参加开国大典秘密保卫工作。1952年赴朝鲜战场作战。1954年调华北工程指挥部政治部(后改